目前分類:雋永好文章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丹尼爾卡納曼&快樂經濟學
【本報訊】

對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來說,全球經濟危機中最重要的時候是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葛林史班在國會委員會上認錯,他過度相信自由市場的自我調整能力。卡納曼說:「他本質上是說我們所運行的體系框架是錯誤的,這句話從葛林史班的口中說出是很讓人驚訝的。」但是對於卡納曼來說,更重要的是葛林史班不僅僅把個人,而且把金融機構都看作是理性的。「這對於我來講,不僅僅是忽視了心理學,而且也忽視了經濟學。他太相信市場魔力,可以自我規範並會產生良好的結果。」

From Kahneman's point of view,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 of the recent economic crisis came when Alan Greenspan admitted at a congressional hearing that his theory of the world had been mistaken. "Greenspan expected financial firms to protect their interests, because they are r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 market is rational, so they would not take risks that would threaten their very existence," Kahneman says.

三月分最近結束的TED大會裡,也有一場卡納曼精采的演講,叫做「The Riddle of Experience vs. Memory.」。卡納曼是以色列人,當世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以認知心理學聞名於世的他,200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在TED演講中他分析「經驗中的我」(experiencing self) 和「記憶裡的我」(remembering self),怎麼影響人的判斷與抉擇。

我們有心智在兩個層次上運作,一是經驗,另一個是記憶。這兩者在人的決策過程中,扮演很奇妙的角色。你以為做決定、下判斷是依賴經驗,其實不是,你決定的關鍵,在於你對經驗的記憶。甚至,所謂的未來,也不過是一種被期待的記憶。

We are of (at least) two minds: An Experiencing Self and a Remembering Self. In this recent TED Talk, Daniel Kahneman explores & exposes what makes the two of "us" so different. He asks: "What makes us give so much importance to our Remembering Self?" What's the role of each Self in making choices & decisions? "We don't," Kahneman asserts, "make choices based on experiences. We make choices based on our memories of our experiences." We even think about the future as anticipated memories, rather than experiences...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在聽交響樂,原本很陶醉,沒想到結束時,突然出現尖銳刺耳的聲音,破壞了整體聆聽感受。儘管享受的時間有20幾分鐘;最後那個一秒不到的聲音,卻是他對整個聆聽感受的記憶。感覺的好,或壞,無關於整體經驗,而是最後那一點記憶。我們的腦海裡對人生的每個有記憶的事件,所留下來的記憶,其實只有3秒鐘。

Mr. Kahneman recounts a story about someone who was listening to a recording of a beautiful symphony which was followed by a very loud screeching sound. The listener emotionally exclaimed that, "It ruined the whole experience!" But in reality the memory ruined the experience. The listener enjoyed 20+ minutes of music, but now all he was left with was a memory, and that memory was ruined. It in effect, colored the entire experience… or maybe even replaced it, because an individual can't hold onto an experience, only a memory of that experience.

卡納曼的理論解釋了很多人的行為上的盲點與迷思。包含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聯:有兩個人,一個的財富從100萬增加到120萬;另一個從400萬縮水到350萬。我問你,哪一個人快樂一點?大部分人都說,第一個人快樂些。再問一個問題,誰比較富裕?答案是,第二個人。當人們想到怎麼做決定的時候,多半只看短程,人們只看獲利和虧損。

To give you an example, consider the following: You have two people, both of whom get their quarterly returns on their stock portfolios. One of them learns his wealth has gone from $1 million to $1.2 million, and the other one learns his wealth has gone down from $4 million to $3.5 million. I can ask you two questions. I can ask you who is happier. There is no question the first one is happier than the second. Then I can ask you who is better off financially. The second one is better off…… But when people think of the outcomes of their decisions, they think much more short term than that. They think in terms of gains and losses. That was the basic insight.

快樂經濟學-hedonic psychology

幸福是什麼?卡納曼研究人類決策的制定,他現在重點研究的課題是幸福感-什麼讓我們感覺快樂或不快樂,並且開發一種衡量人們幸福感的科學方法。在研究中,他發現,雖然擁有較高收入的人們對自己的生活較滿意,但如果給定一個時刻,他們不見得比收入較低的人快樂。人們長期以來的設想-「金錢可以買來快樂」應該被重新定義,而與之對應的「財富並不重要」的設想也應該被重新定義。卡納曼更提出應當建立國民快樂帳戶(National Well-being Account)來取代傳統的GDP。

丹尼爾.卡納曼簡介

Daniel Kahneman is an eminence grise for the Freakonomics crowd. In the mid-1970s, with his collaborator Amos Tversky, he was among the first academics to pick apart exactly why we make "wrong" decisions. In their 1979 paper on prospect theory, Kahneman and Tversky examined a simple problem of economic risk. And rather than stating the optimal, rational answer, as an economist of the time might have, they quantified how most real people, consistently, make a less-rational choice. Their work treated economics not as a perfect or self-correcting machine, but as a system prey to quirks of human perception. The field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was born.

* Eminence grise is a person who exercises power or influence in certain areas without holding an official position. (Eminence grise意思是幕後功臣)

TED是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科技、娛樂、設計﹚的縮寫,希望「用思想的力量來改變世界」。它於1984年由理查溫曼和哈利馬克思共同創辦,從1990年開始每年在美國加州的蒙特利舉辦一次,在世界的其他城市,也會兩年舉辦一次。在會議中,TED邀請來自全世界有創新思考的人,相互交流。會議的演講內容廣泛,涵蓋科學、藝術、政治、全球性問題、建築、音樂等等,每個講者只講18分鐘。收看卡納曼18分鐘演講,請上www.window1001.com。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海獵豹術》你賣股的理由在哪?
【經濟日報╱郭恭克】


全球基金界名人,前麥哲倫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在股票上漲時賣出,是一種自我欺騙的策略,這就好像把花園裡的花拔掉,而去灌溉野草一樣; 股市就像玩撲克牌,只要手中的牌顯示有勝算的可能,就要緊握在手裡。」(摘自《投資大師語錄》,柏妮絲‧柯恩著,財訊出版社)

很多人喜歡以自己買進股票的成本來決定進出時點,他們習慣稱之為「停利」與「停損」。也就是超過自己的買進成本多少便賣出手中股票,跌落成本多少比例便不計一切賣出持股。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沒有道理的投資行為。你的買進成本與公司最新營運現況往往一點關係也沒有;決定是否要賣出股票的最大理由,應該是股價上漲幅度已反應大半公司最新營運狀況,或最新營運狀況比原先預期產生落差。因此,趁股價未完全下跌前就提前賣出。

無論上漲或下跌,你是否應該買進或賣出持股的理由,其實都與買進成本沒有任何關係。

每個人買進股票的成本可能都不同,因此,市場有太多的不同投資成本。請問,你的買進成本在股票市場上有何意義嗎?

一些人常常倒果為因,買進股票後便每天計較最新損益,其目的便是等股價漲多少或跌多少,便要賣出;反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公司最新營運變化的追蹤上。

他們忽略了,決定是否賣出股票的理由,應該是公司最新營運數字及產業變化,而不是自己帳上的持股成本。

我有時會賣出虧損中的股票,但原因都是營運轉差或低於原先預期;但也會長期持有甚至加碼買進一些營運持續好轉公司的股票,縱使它們的股價已遠超過原來買進的成本。

對營運數字不佳的公司,不要有太多眷戀,以降低擴大虧損的可能性;對營運持續好轉的公司,則應持續追蹤,以便增強持股信心,並俟機加碼買進。
成本只是損益的記錄基礎,並不是個別投資標的買進或賣出的好理由。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說:「對我而言,股市根本不存在,它只不過是在證明是否有人做了什麼傻事。」

股市的存在只是要提供股權資產擁有者,一個當他需要資金時,可以變賣手中資產的地方而已。

對專心企業經營且擁有高比例股權者來說,股價短期變動並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他們真正關心的是公司賺錢的能力。

如果我們想要從股市賺到比大股東更多的報酬(這並非不可能),唯一可能的方法便是站在大股東或經營者的立場去思考、投資,並且在市場一堆人瘋狂把股價追捧如天高、殺低如敝屣時,正是我們出手賣出及買進的良機。

因為,此時大股東或經營者若是股權夠透明,他們買賣動作便要受主管機關法令限制,而一般投資人往往卻可自由進出,如果你夠聰明,此時便可打敗大股東或經營者的投資報酬。

對從事證券投資基本評價分析的投資人來說,過去的買賣紀錄或成本,都不是決定下一筆買賣投資決策的因子。

真正決定是否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決策因子,在於投資標的最新營運狀況及未來展望;要買進能超越大股東投資報酬的投資標的,請先將自我投資思考站在與大股東的同一邊,否則,「買高賣低」將可能是不變的損失宿命。

(作者為國內超人氣部落格財經作家,曾任職好樂迪及錢櫃企業財務長、荷銀投信副總等,政大EMBA財管所畢業,通過證券分析師考試合格。部落格網址?a href="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 target="_blank">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海獵豹術》你是股市的拳王阿里嗎?
【經濟日報╱郭恭克】

每四年一次、風行歐美的世界盃足球賽,常令全球球迷為之瘋狂。

足球是一種講求團隊協同合作的運動,比賽過程中要攻守兼備,這跟棒球比賽相當類似。足球與棒球一樣,沒有到比賽最後一刻,無法斷定誰是贏家或輸家,過程真是高潮迭起、引人入勝。

我還有一項很喜歡看的比賽─拳擊,這種運動比賽與我的形象很難聯想在一起。

讀國小時,我就喜歡看美國重量級拳擊賽,鄉下地方,很多小孩從不知世界發生什麼事,我算是幸運的少數人。當時家裡除了農業專有的《豐年雜誌》外,祖父也訂了兩份日報,從識字後我便有閱讀習慣。

國小五、六年級時,我心目中最偉大的運動家不是「亞洲鐵人」楊傳廣,也不是「飛躍羚羊」紀政,而是美國的拳王阿里。其實我當時對他了解不多,只知他每次比賽總是在擂台上滿場閃躲,但一出拳,大部分都是連續且密集的長刺拳,且往往讓對手無招架能力。

阿里的拳勁遠不及後來的另一位拳王,號稱為「野獸」的泰森,但泰森後來因在擂台上動嘴咬掉對手耳朵而被禁賽,也算是拳擊史上的異數。

阿里在21年(1960-1981)職業拳擊生涯中,曾先後取得三次世界重量級拳王寶座,至今在世界拳壇無人能出其右。

1960-1967年是其拳擊生涯的黃金歲月,1967年則因拒絕加入美軍參與越戰而深陷囹圄,後經上訴後才獲釋,在顛峰時刻慘遭禁賽三年半處分。但此事件並未徹底擊垮他,1974年,阿里以32歲高齡復出,並在今已成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昔稱薩伊的首都金沙,與當年拳王喬治福爾曼對決,此場戰役便是重量級拳擊賽迷耳熟能詳的「叢林之戰」。

阿里用驚人的意志力與智慧重登拳王寶座,總計21年職業拳擊生涯中,取得56勝,其中有37次以擊倒對手取勝,輸五次,其中有三場失敗是在最後三年,主因體能明顯下滑,但他所創的紀錄,至今無人能與之匹敵。阿里直拳的磅數據稱約350磅,雖已是鉅力萬鈞,但與後來的泰森及荷姆斯動輒接近400磅的驚人衝擊力量比較,恐仍無法力敵。

但阿里厲害之處並非全來自雙拳直擊對手。阿里未成為拳王前,便以拳術靈活及出拳快速著稱,在重量級拳王爭霸戰中,更屢屢以著名的「蝴蝶步伐」,快速游移拳擊場上各個角落,令對手心生厭躁。

開賽之初,阿里鮮少主動出擊,甚至採取雙拳置前的挨打姿態。然而阿里迅速移動身軀,雙目凝視對手,用靈活的蝴蝶舞步配合臨危不亂的大腦,分析對手防守死角。等待、等待、一直等待,等待對手犯錯,他便以快如閃電的直拳重擊對手頭部,在對手來不及回神時,再以右拳重砲毫不留情地擊倒對手。

在股市戰場上,個人戶沒有外資法人的財力,也沒有投信法人的產業人脈。

個人戶就像阿里一樣,他沒有驚人魁梧的體態,也沒有過人的耐力,但願意用冷靜靈活的頭腦分析對手,也願意用超越一般拳擊手的耐心等待對手犯錯,他在拳擊場上的成就卻至今無人能敵。

我們若能從阿里的拳擊生涯史中,對照我們在股市中的戰鬥地位,便不會心生畏懼與急切煩躁。因為站上擂台者無畏懼的權力,願意以無比耐心等待者,便能在最適當時機全力出擊,並取得成功。

(作者為國內超人氣部落格財經作家,曾任職好樂迪及錢櫃企業財務長、荷銀投信副總等,政大EMBA財管所畢業,通過證券分析師考試合格。部落格網址?a href="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本專欄隔周周日見報)" target="_blank">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本專欄隔周周日見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海獵豹術》你的股市投資好球帶在哪?
【經濟日報╱郭恭克】

大家都知道在棒球場上,20幾歲正值體能顛峰期的年輕人,不見得會是球場上的搶手選手,年薪最高的投手也不是球速最快或投出最多三振紀錄的投手,球隊講求的是整體比賽的勝率高低,而不是媒體關注的短期話題。

對打擊手、投手、主審而言,每位打擊手都有三次好球出擊的機會,縱使打擊手沒有揮動球棒,只要三記好球進壘,他便要被判定遭投手三振出局;相對地,當投手投出第四記同時被打擊手及主審判定為壞球的球時,打擊手便可瀟灑扔掉球棒,安全踏上一壘壘包。

但根據實際的觀察,球場上所謂的強打者揮棒打出安打或全壘打的球,並非全然是主審裁判認定的所謂好球。他們只選擇適合自己最佳擊球點的球並揮棒打擊,主審及投手認定的好球帶,通常並非打擊手最佳擊球點的好球帶,這就是為什麼有人連三記好球進壘,但打擊手卻完全沒揮棒而慘遭三振出局。

當然,若投手控球不穩,打擊手可能從頭到尾都沒揮棒,但卻可獲四壞球保送上一壘。在棒球場上,你必須按比賽遊戲規則選球及擊球,但別人認定的好球帶,永遠不會跟你認定的完全一樣,但只要你不立即做出決定,便會對自己的表現優劣或賽局勝負產生影響。

股市中卻不然,你不會因自己沒買進市場所謂主流股而被判出局,更不會因沒跟上一次上漲波段而損失一毛錢,或是丟掉工作,除非你是股票型共同基金經理人。

當然,你也不會因自己不做任何動作而在大盤連續挫低下使自己獲利。因此,你不必急於出擊,因為市場沒有四壞球保送,當然也不會有三振出局!何必在意別人或市場怎麼看行情呢?

優秀的打擊手只有選擇適合自己打擊點的球進壘時才全力出擊,因此,他們可以成為球場上的贏家及英雄。

請問你自己在股市中的好球帶在那裡?

一般投資人總想掌握每一次上漲行情,甚至,最好無論多空頭行情中,都可以從中獲利,只要稍讓任何一次行情在自己眼前流逝,就捶胸頓足、唉聲嘆氣,好像喪失一次行情,市場就會消失般。

更甚者,則把自己遲疑不決所造成的後果,想盡辦法將過錯歸咎於別人。絲毫不知,造成自己錯失良機的原因,並非市場善變或受周遭他人干擾,乃因自己沒有出擊的自信,而造成缺乏果斷的決策能力,其因又出於自己無法建立自己的投資思考邏輯及信仰。

一般市場投資人喜歡在多頭市場中到處請教別人,甚至崇拜所謂「市場名嘴」,殊不知自己的好球帶,其實決定於自己平常是否勤於練習以找出自己的好球帶?遇到瓶頸是否就教於有經驗及正統的市場教練?並透過勤學用功,試著讓自己的好球帶擴大以提高安打次數,讓教練點出弱點並進而尋求持續性地突破投資思考盲點。

因此,對股市征戰者而言,既然連續四壞球並無保送上壘,那你何必在意別人認定的好球帶在那裡?何必計算總共幾記好球飛過眼前?重點是,請問你自己的好球帶在那裡?

如果你已經建立了自己在股市的好球帶位置,那你何必因在此波上漲行情中,因錯失一次迅速賺錢的良機而耿耿於懷。何不冷靜思考,勤於觀察市場脈動,耐心等待球再度進入自己的好球帶時,再揮棒出擊未晚。

(作者為國內超人氣部落格財經作家,曾任職好樂迪及錢櫃企業財務長、荷銀投信副總等,政大EMBA財管所畢業,通過證券分析師考試合格。部落格網址?a href="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 target="_blank">G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海獵豹術》你也咬著一塊香肥的肉?
郭恭克

台股在連續七周收紅K線後,上周五竟逆轉為收小黑K線,且出現近一年單周最大成交量,以及長達257點的上影線。此再度印證股市的長期現象,即投資大眾總是在市場氣氛、周遭親朋好友、財經媒體資訊等,每天最容易接觸的資訊或人、事、物一面倒的形成共識後,才忍受不住市場誘惑及本身貪婪慾念的蠢動,勇於進場追高買進。

當股票價格趨勢形成,並經一段時間的下跌過程後,握有持股的投資人,在心裡面將飽受股票套牢的痛苦煎熬。

就投資心理而言,為逃避遙遙無期(實際上通常已近尾聲)的心理痛苦,投資人習慣在股票低檔時,因心理面的自我「懲罰作用」而殺低手中持股;若本身無持股或低持股,看到其他人因股票套牢所產生痛苦的「替代性懲罰作用」而不敢於股價低檔時進場買進股票。

相對地,投資人也習慣因其他人在追高股價過程中,所享有的股價上漲樂趣,而在隨後加入更高股價的追價行列;這就叫「替代性心理增強作用」,幻想將別人的快樂經驗,複製到自己身上。

《伊索寓言的智慧》一書中有這一段有趣的內容,生動地描繪出人性因嫉妒所產生的不理性行為。

內容是這樣:狗兒嘴裡咬著一塊肉,想找個清涼安全的地方吃。經過河邊時,低頭瞧見河裡也來了一隻狗,牠的嘴巴裡頭也咬著一塊肉,看起來比自己這塊要大了許多。「汪!汪!」狗兒張開嘴巴大聲吠叫,想把對方的肉搶過來據為己有。沒想到,牠才一張開嘴巴,嘴裡的肉就掉進河裡被河水沖走了。突然恍悟的狗兒後悔不已,原來那是狗兒自己的倒影,根本沒有另外一隻狗。

人類自古即存有很強的嫉妒心,常常以為別人家田裡的瓜比自家長出來的甜;但在聖經中,卻把「垂涎鄰人的財富」列為十誡之一。顯示,貪婪別人之所有者,是人性中既存的正常心理,但卻也往往是大忌。

在投資市場中,每個人的工作背景、教育訓練不盡相同,甚至個性及修持也有很多主觀認知上的差異。因此,每個人的專業及價值觀都不同,應用在投資種類的選擇,或投資標的篩選能力上,也不一樣。只要能善用自我專業上的優勢,便可將成功的機率提高。

最怕的是,看到或聽到別人從那一些標的上獲利了,便心生貪婪與嫉妒之心,以為他有如此機運,我當然也會有,總以為別人的好運可以輕易複製在自己身上。殊不知,幸運可能會偶爾發生,但很少能長期持續不斷下去。

在《從躺椅上操作:交易心理學》一書(寰宇出版,羅耀宗譯)有一段話:「一時衝動之下所做的操作,偶爾會賺錢。你沒有辦法控制下一筆操作是賺或賠。你所能做的事,是經由紮實的研究擬定計畫,以及執行夠多的操作,讓機率隨著時間的流逝,往對你有利的方向傾斜。說真的,你的目標不是賺錢,而是忠實地遵循你的操作計畫。如果它們的根基打得紮實,錢自然就會上門。」

幾天的太陽不會讓稻穀滿穗成熟;但是,一次的風狂雨驟卻會毀了滿園莊稼。執行高度紀律的投資計畫,常常得忍受來自市場壓力的痛苦,及自身的心理磨難;但隨市場氣氛而為,卻常常讓辛苦累積的資產,快速傾頹。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國產壽險公司 財務實力評等完整揭露/現代保險金融理財第 244 期

作者:黎曉英

你知道自己投保的公司財力到底有多強嗎?

越來越多民眾擔心自己的保險公司在這波金融海嘯中能否撐得下去,「保險公司會不會倒?」確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保險公司亟需可以證明自己沒有問題的各種評等當做客觀證據,問題是有多少民眾知道這些評等以及它們代表甚麼呢?

消費者買保險買的是保險公司履行保單權益的承諾,因此保險公司履行賠償或給付的能力當然很重要。不少消費者擔心自己投保的保險公司財務出狀況,或有些民眾想投保,卻因對保險業的永續經營沒有信心而裹足不前。「保險公司會不會倒?」確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國際財務能力評等ABC 有看沒有懂?

而隨著越來越多民眾擔心自己的保險公司在這波金融海嘯中能否撐得下去,任何一家公司的負面資訊一旦傳出,都會變成大眾關心的話題。因此保險公司亟須可以證明自己「財力沒有問題」的各種評等當做客觀證據,其中,最常見卻最難懂的大概就是幾個知名國際信評公司給的評等,包括A.M. Best、 Fitch Ratings(惠譽)、Standard & Poor's(標準普爾)和Moody's(穆迪)。

這4家公司都是在美國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註冊的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 (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這些組織都必須公開他們的評等程序與方法。

至於這4大信評公司給的財務實力評等都以英文字母呈現,各評等代表的財務實力等級如下:

A.M. Best

A.M. Best 對財務實力給的等級從A++到 F,各等級分別代表:

A++到B+:安全(Secure)

B到F:財務有問題(Vulnerable),等級則從普通到清算中。

Fitch Ratings 惠譽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A以下到A:強

BBB:好

BB以下到CC:弱

C:財務有困難 惠譽除了提供受評公司的財務能力相對於全球同業的評等之外,另外也提供相對於台灣同業的本國評等(以評等後面加twn表示)。

Standard & Poor's 標準普爾的財務實力評等由AAA 到R,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非常強

AA:很強

A:強 BBB:良好

BB:稍嫌薄弱

B:弱 CCC:很弱

CC:非常弱

Moody's 穆迪的財務實力評等從Aaa到 C,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財務很安全

Baa:財務能力正常

C:財務安全展望很弱

台灣版評等 以中華信評tw為主

而台灣最多保險公司採用的則是在地的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的財務實力評等,等級由AAA到R,每一級除R之外,還有+–符號,代表在同等級內財力的強弱程度。這家公司的等級前有tw二字,為台灣地區專屬符號,代表該評等著重與本國同業比較。各等級分別代表:

AAA:極強

AA:相當強

A:強 BBB:良好

B:薄弱

CCC:非常薄弱

CC:極弱 R:被主管機關接管中

國內48家產壽險公司 僅25家公佈等級 至於國內各產壽險公司接受評等的狀況如何?

主管機關要求保險公司公佈的公開資訊中有「信用評等」一項,理論上每家公司都應該要在這個欄位公佈評等,但是48家產壽險公司當中,僅有25家填入評等,有1家公司的公開資訊中沒有這個欄位,有11家公司填「尚未委託信評機構評等」,更特別的是有10家公司填的是「不適用」,且清一色是外商公司。

未委託調查的公司當中,有些是一直被主管機關要求增資的,這類公司不做評等,好比拒絕接受體檢,其中原委值得探討。例如年初已被主管機關要求退場的華山產險,就沒有委託信評機構做評等。

8家產險公司 有11家公佈1家機構以上評等

許多大型企業會要求產險公司出示財務評等,另外,再保險也是產險公司的重要業務,這些評等更是少不得,因此,產險公司不只必須委託信評公司做評等,而且往往不只委託1家。因此,目前市場上的18家產險公司當中,有公佈評等的有12家,其中有11家除委託中華信評做評等之外,還輔以其他國際知名評等,包括10家有標準普爾、4家有穆迪、1家惠譽以及1家A.M. best。

其中,友邦、兆豐、國泰世紀、富邦有3家機構評等,旺旺友聯提供的則只有惠譽的本國與全球兩種評等。

整體來看,因為本國評等是以和本國同業做比較為基礎,因此同一家公司的評等都會高於與全球同業比較的國際評等。例如,獲得中華信評twAAA的明台,在標準普爾的評等為AA-。

壽險公司大多只採本國機構評等

因為普及程度很高,而與一般民眾關係較密切的壽險業,卻有3分之1未委託信評機構評等,公佈評等的只有僅13家,且其中有8家只有中華信評資料,國泰、新光、台銀則提供3家機構的評等,中國與南山提供的是惠譽評等。

和產險公司一樣,同時提供本國評等與國際評等者,本國評等的級數都比較漂亮,例如獲得中華信評twAAA的台銀人壽,在標準普爾為A+。

目前國內產壽險公司有委託中華信評做出的評等,沒有一家低於A級,且大多在AA以上,表示財務實力都在強、相當強,甚至極強。以目前台灣已無法自外於國際世界來看,就算委託本國信評公司做出來評等比較好看,不可否認的,國際評等仍較具參考價值。而主動委託兩家以上的信評公司做評等、接受不同標準的信評檢驗的保險公司,理論上也對自己的財務實力較有信心。

財務實力隨時在變 評等需經常觀察修正

本文提供的附表取材自今(98)年3月19日各產壽險公司的公開資訊,其中部分公司也許評等或評等觀察有變化,而未及時更新。尤其最近1年來內外環境變化很大,以委託中華信評的公司來看,已有部分公司在評等展望被調為負向,也有公司的財務能力評等被調降。

評等產生變化傳遞的正是主管機關或業者都應該隨時關心的訊息,一旦有變化應該即時更新網頁公開資訊的等級。

除了這些財務等級之外,專家建議消費者投保時仍需參考其他資料,包括主管機關公佈的資料、保險公司的公開資訊,以及民間其他可信賴機構所做的相關調查。

主管機關要甚麼? 信用評等還是財務實力評等?

在公開資訊的「信用評等」欄中,有10家公司填的是「不適用」,且清一色是外商公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因很值得主管機關研究檢討。

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s)與財務實力評等(financial strength ratings)並不相同,前者是對企業的負債(例如銀行貸款、發行公司債等)清償能力的調查,後者則是針對保險公司對保戶的賠償能力給的評等,財務評等差或被調降,表示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生變,可能影響賠付能力。兩者意義不同,評量因子也不同。

保險公司最主要的負債是準備金,也就是未來對保戶應該履行的責任,理論上並沒有所謂信用評等的適用,或者說財務能力的評等遠比信用評等重要得太多。因此本文提到的各種評等,都是對保險公司的財務評等而非信用評等。

或許「信用評等」一詞長久以來都被當做財務實力評等的通稱,積非成是的結果,公開資訊表格中要求保險公司填的也是「信用評等」,這或許也是有這麼多公司填「不適用」的原因。因為不適用,主管機關與民眾也無從瞭解該公司是不是有做財務評等,以及評等究竟如何。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股海桑田〝衰退〞是好的開始
陳忠瑞

2008年11月21日台灣各大媒體無不以台灣景氣〝確定衰退〞為頭題大肆報導,行政院主計處終於承認,台灣經濟成長率(GDP)將從第三季起,連續三季出現負成長,並大幅下修08及09年兩年GDP,而早在一週前,IMF也公佈預測全球09年GDP陷入衰退,歐、美、日三大經濟體同步負成長,為二次戰後首見及最嚴峻的狀況。金融海嘯肆虐,使全球景氣部向悲慘的三部曲:停滯性通膨、停滯性通縮,最後是衰退性通縮,美國各大學的經濟學家悲觀預言,各國政府窮於紓困,全球股市股災連連,投資人信心崩潰,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受創頗重,〝衰退〞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筆者要在此提出不同的觀點:衰退才是好的開始。

金融海嘯過後,各國政府全力救經濟,紛紛提出前所未見的措施,顯示古典學派信奉自由主義的那隻看不見的手,被華爾街無盡貪婪的心徹底打敗,市場機制無法有效運作,在海嘯〝大破〞之後,政策〝大立〞的措施不斷提出,雖然衰退帶來所謂痛苦三潮:財報調降潮、勞工失業潮及企業倒閉潮,也因此造成人心惶惶,市場悲觀言論充斥,但衰退應視為景氣循環的一個過程,就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般,尤其時值百年難得一見的大型金融風暴,眼界要拉開時空,投資觀念才會〝大破大立〞,以下是筆者幾個拙見:
(一) 調降財測是認清事實的第一步:2008年8月份次貸信用風暴已在美國引燃,但去年第三季財報法說時,每個大老板還是信心滿滿,聲稱自己公司業績不會受影響,一年後的第三季法說,幾乎每家公司都說從來沒看過這麼壞的情況,這就是貴為公司負責人,對景氣循環認識不足,對趨勢的力量尊重不夠,停爐、關廠、裁員、打呆成為共同的工作,死抱活命錢、被併、重整、紓困,在存亡中掙扎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若能早一天認清事實、承認困境,今日的危機就不致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二) 失業是必要之惡:微軟Bill Gates預估明年美國失業率將達9﹪,OECD預估二年內OECD30國將增加800萬的失業人口,媒體每天報導的大幅裁員消息怵目驚心,但是公司去蕪存精求生的必要之惡,日本1987年泡沫之後,因根深蒂固的終身僱傭制度,使日本景氣出現〝失落的十年〞。
(三) 倒閉是去泡沫化最快速的方式:企業總是在景氣高峰、公司最賺錢之時大幅擴張,倍數舉債經營無疑自陷高槓桿危機,俟景氣反轉訂單不再,再加上銀行收傘,現金流量成夢魘,於是企業倒閉潮再現,從美國、歐盟至中國、台灣無一倖免,企業倒閉潮勞工及銀行受創,但却是去泡沫化最快速的方式,1929~1933年經濟大恐慌期間,美國共逾萬家銀行倒閉,其中一半在谷底的那一年發生,可見倒閉潮出現之時,也是景氣見底之日。
(四) 衰退是成長的基石:股市是永遠的領先指標,經濟數據只是用於確立景氣擴張或收縮的趨勢,當〝衰退〞數據出現並成為人人皆知的事實,代表景氣已經歷長期的向下趨勢,故巨幅衰退並不可怕,它代表谷底不遠,反而巨幅成長才要小心,它可能隱含高處不勝寒的反轉力量。台灣四十年來的景氣循環,只有兩次連續三季負成長,第一次出現於首次石油危機,從1974年第三季至1975年第一季,而股市低點在1974年第四季就出現;第二次在科技泡沫時,從2001年第二季至第四季,而股市低點也在當年第三季就已出現。
(五) 縮腿的力量:當經濟指標出現「歷史最差紀錄時」,由於基期打到谷底,接著衰退幅度縮小,負的yoy或QoQ變小,就是所謂縮腿的力量,這個力量就足以使股價從谷底翻身,等經濟成長轉正,知更鳥啼百花齊放之際,時節可能已近春暮時分了。

七0年代筆者還是小學生的台灣農村,在冰霜覆及腳板的寒冬農曆年期間,每日清晨將苗莆的PE薄膜捲開以利秧苗受陽,至傍晚再將其覆蓋以防霜害,稻苗是在最嚴寒的隆冬播種發芽茁壯,而非春暖花開的季節,寒冬辛勤的播種,才有後來的春耕夏收。景氣循環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位居窮鄉僻壤的農夫,都可因應天時運轉的自然法則,利用嚴冬辛苦播種希望,自以為聰明的投資人,却無法堪破景氣循環,在充斥貪婪與恐懼的股海怒濤中血本無歸,嚴冬考驗播種者的毅力,就如景氣衰退寒冬,試錬著寂寞寧靜投資者的心志與自信,所以,衰退並不可怕,幻滅是成長的開始,衰退是成長的基石。
(作者是瑞展產經 董事長)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海嘯之大熊反撲行情
【陳忠瑞】

去年次級房貸小蝴蝶振翅,終究釀成2008年金融大海嘯,在一年又一季時間裡,全球股市市值從62兆美元高峰,一夕蒸發逾30兆美元,金額之大創下歷史紀錄,加上房地產、原物料及藝術品價格崩跌,全球財富受創嚴重,2007年中股市多頭剛剛結束之際,就如酒店打烊,酒客可以從容走人,但08年金融情勢惡化就如酒店失火,眾多酒客爭先恐後從小小出口逃命,演變成人踩人的系統性風險,台股在不到一年中,千點跌幅共佔5個月,2007年11月跌1,124點、2008年1月跌985點、6月跌1,095點、9月跌1,326點及10月最慘時跌1,069點,堪稱歷史最大股災,故「破沫伴隨著股災」是投資切記一大警語。

股海本來就是牛市與熊市交替,熊市盡頭長多大牛終將翻身,但在牛市之前清除泡沫的漫長熊市中,大熊還是會適時反撲,而非自由落體式的萬丈深淵,筆者以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2000年科技泡沫及9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為例分析如下:(一)1930大蕭條:美國道瓊指數從1929年9月6日之381點,下跌至1932年7月8日之41點,三年跌幅達89.2%,但在1929年年底,當道瓊指數跌破200點跌幅達48%之際,美股曾出現為期五個月,彈幅達48%之熊市大反撲。(二)2000年科技泡沫:2000年3月10日代表科技產業之NASDAQ指數到達5,132點顛峰,2年半跌至1,108點,跌幅達78.4%,在2000年底跌幅達4成之際,NASDAQ也曾反彈約38%。(三)90年代日本房市泡沫:日經指數在1989年12月29日漲至天價之38,957點,13年後跌至7,650點,跌幅剛好是80%,但1990年日經指數跌破2萬點跌幅達49%之際,日股也曾出現一波38%反彈波,然而日本長期不振,雖歷經2000年美國科技及2007年房市大繁榮時代,日本股市不但從來沒再漲過三萬點,2008年10月底還破底至7,162點,再創26年新低,日本從90年代「JAPAN No1」變「JAPAN Last 1」。

以上列舉史上三大泡沫之熊市反撲行情,但反撲行情亦有其條件,筆者整理如下:(一)累積足夠的跌幅:由以三個例子可知,破沫終極跌幅在80~90%之間,但不論泡沫多大,在大空頭熊市的反撲行情介於30~50%之間,而發生的首要條件在於累積跌幅在三成至五成之間,跌累了也需要反彈累積再次下跌的能量。(二)技術狀態要夠低:以台股月K線隨機指標K/D分析,歷史幾次低檔為(1)2000年指數10,393跌至4,555點時,9月K/D值分別為10.8與21.6,是史上最低月K/D,(2)1990年指數從12,682跌至2,485點時,月K/D值分別為11.6與22.7,(3)1999年指數從10,256跌至5,422點時,月K/D值分別為13.7與20.9,(4)2008年10月指數從9,800點跌至4,100點附近,月K/D值分別為12.9與23,應為20年來第三低值,技術狀態愈低,就如極度向下重拍的皮球,反撲力道也會愈強。(三)融資籌碼要夠乾淨:(1)2000年科技泡沫後,融資從5,581億降至1,896億元,融資維持率只有120%,(2)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融資從5,326億降至3,363億元,融資維持率為140%,(3)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時,融資從2,340億降至1,103億元,融資維持率為159%,(4)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融資從4,144億降至1,395億元,融資維持率只剩116%,創下歷史新低。籌碼清理愈乾淨,反彈路上障礙愈少。

大泡沫引發的大熊市,每個人一生中遭遇不到幾回,是慘痛的教訓也好,是無上的經驗也罷,心態上的調適,不再重覆犯錯才是己身的資產,然大熊市的反撲行情非關基本面,藝高膽大、嚴設停損點是必須遵守的原則。欲於險惡的股海中乘風破浪,或海嘯來襲時堤牆高築,進而成就傳世不朽桑田,需要不斷成長的專業力量,與堅定的意志力,以免成為散戶悲歌、實戶輓歌中的一份子。(作者為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理專 要幫客戶管理投資情緒
【經濟日報╱劉凱平】

沈太太最近很不開心,原因和許多其他的投資人一樣,都跟最近國際間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有關。原來數年前理財規劃顧問依照她的理財需求和投資目標,建議她投資一筆以全球股票為主的資產配置式基金。

一直到去年為止,沈太太都很高興做了這個投資決定,因為該基金到去年的投資績效都表現的非常良好。但是隨著近期一連串金融市場的風波,全球股市出現了很大的跌幅,讓沈太太感到十分後悔。怪自己為什麼不在先前績效好的時候將基金贖回,不但讓投資獲利入袋,而且還能避開近一年來的股市大跌。

後悔之餘,沈太太不禁也對她的理財規劃顧問有點埋怨,覺得對方既然是理財方面的專業人士,為什麼不在先前全球股市開始下跌的時候,建議她出場避開這段股市的跌幅,等將來股市的情形明顯趨於好轉時,再讓她進場投資?正巧前兩天這位規劃顧問來拜訪她,關心她的生活近況。沈太太自然藉此機會向規劃顧問表達她的不滿,言語之間甚至頗有責怪規劃顧問沒有盡到責任之意。

規劃顧問聽完了沈太太的抱怨之後,便向沈太太舉出一些長期研究實證的結果,讓她明白了此時應該採取的正確作法,以及規劃顧問的角色和功能為何。

第一個是美國專業投資行為研究機構Dalbar長期研究顯示,美國市場的股票基金投資人獲得的實際投資報酬率遠遠跟不上美國股票市場長期的上漲幅度。意思是股票市場長期的平均漲幅驚人,但是投資人卻無福參與其中,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資人喜歡判斷投資時機,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追高殺低,白白浪費了股票市場長期的成長潛力。

第二個研究結果呼應Dalbar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股市雖然長期漲幅驚人,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達12至13%,但是只要在十到20年的長期中,錯過了漲幅最大的數十天,投資報酬率就幾乎歸零。這顯示,要在股票市場的變化間精準判斷時機的機率微乎其微,理財規劃顧問自然也沒有能力做到。而且只要一犯錯,付出的代價就相當昂貴。

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在上周投書紐約時報的文章中,特別點出「投資人總是在他們覺得最安心時進入股市投資,而在他們最害怕時將投資贖回。」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永遠會為投資人帶來糟糕的投資成果。因此投資人真正需要擔心的,根本不是投資時機的問題,因為他們不需要靠投資時機來獲得良好投資成果,他們需要掌控的是投資情緒和投資行為,避免心理因素造成的錯誤決定摧毀了他們原本可以得到的豐厚投資報酬。

綜上所述,理財規劃顧問的功能和責任不在為投資人選擇投資時機,因為幾乎沒有人具備這樣的能力。顧問最主要的功能是協助投資人做好投資情緒和行為的管理,在正確的投資架構下長期投資,獲得屬於他們的投資報酬。(作者是弘利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 專業優先 情緒閃邊
【經濟日報╱劉凱平】

徐太太是一位接近退休年齡的資深文字工作者,已經有數十年工作經驗的她,自然也有著多年的投資理財經驗。前一陣子她有感於退休將屆,希望重新仔細檢視自身的財務,以準備退休後的生活,因此在同事的介紹下接受了理財規劃服務。

在規劃的過程中,規劃顧問得知徐太太持有某些企業的股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再進一步了解整個投資過程後,發現徐太太的這些持股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但她不曾仔細思考該如何處理這些持股。規劃顧問從長期投資的原則出發,向她分析這些現有投資標的並不符合良好本質以及有效分散等重要前提,不適合繼續持有,應該將出售後得到的資金做更合適的規劃,才是獲取更佳理財成果的方法。

不過依照現有的股價計算,這些持股還處於大幅虧損的狀態,徐太太雖然表示完全能夠理解顧問的建議,但基於心理的感受,還是無法下定決心將這些股票出售,將資金做更好的規劃。

徐太太不願意結束不適合、但處於虧損狀態的投資,這樣的情形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說大多數的投資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因為從行為財務學的角度來看,這是投資人的天性之一,我們將其稱之為「規避後悔」(regret aversion),意思是人們都傾向於避免或拒絕面對會讓自己感到後悔的事。

在行為學界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讓受訪者在以下的兩種情形中選擇他們比較願意接受的結果:1.成為某樣商品的第100萬個購買者,因而得到100美元的獎金;2.成為某樣商品的第501萬個購買者,因而得到200美元的獎金,但同時知道前一個購買者(第500萬個)得到了1,000美元的獎金。結果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選擇第一個選項,意思是他們寧可得到較少的獎金,也不願意知道自己與1,000美元擦身而過!

同樣根據對美國股市的調查,絕大多數投資人在需要用錢的時候,都會直覺性的先贖回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虧損的股票,而不是去思考什麼是品質好、應該繼續投資的對象,什麼又是品質不好、不該繼續的投資。徐太太的情形正是如此,她寧可繼續持有對自己不利的投資,也不願意面對出售就虧損的痛苦。這些投資人的感受是相同的,一旦實現了投資虧損,他們就得面臨令人後悔的事實:當初做了錯誤的決定。

一如其他種種欠缺理性的理財行為,投資人想要避免這些行為帶來的不利結果,需要規劃顧問協助他們運用事實而不是情緒,做為理財決策的考量。徐太太經過規劃顧問更深入的評估,讓她看見繼續持有不當持股最可能得到的結果,以及當機立斷、重新規劃之後的改善,才下定決心將投資規劃重新調整。在顧問的協助下,終於跳脫原本心理障礙而做出決定的徐太太,也為自己做了更有利的選擇感到欣慰。(作者是弘利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名嘴理財》資產配置 投資的最佳保單
【詹惠珠】

綜合今年前八個月的成績,能夠大聲告訴大家他是理財常勝軍的恐怕寥寥無幾,上半年銀行定存增加1,500億元,美國幾大知名基金的現金部位創過去三年新高,反映多數人對未來景氣的悲觀,很多人在問:「錢要擺那裡?」,現階段資產配置應比選擇標的更重要。

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提及她兩年前在美國佛羅里達買房,在這波次貸效應中價格已下跌15%至20%;去年在印度、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獲利頗豐的投資人,今年全部滅頂;台灣股票市場在520之後的痛苦指數高過全球,兩個多月下跌2,600點。即使放在最安全的銀行定存,也因為通膨侵蝕變成負利率,購買力大降,近幾年來頭一遭無厘頭的不知要把錢放在那裡。簡言之,今年以來除非是選擇空方的標的,否則幾乎死路一條。

次級房貸和通膨挾攻,許多人也迷失了方向,台股2,600點跌得夠低了吧?指數與季線負乖離率擴大到近20%,是2001年9月911事件以來最大幅度,大家都知道融資餘額大降、股市出現窒息量、上市櫃公司買庫藏股、政府利多不斷是進場布局的好時機,但此時恐懼往往占上風,與攻萬點的貪婪不分軒輊,大部分都缺乏進場的勇氣。

不過就是兩個月前,當你走進香港任何一家豐銀行,櫃台全部都是台股基金,當時全港瘋台股,如今門可羅雀,基本面的變化真的差距那麼大嗎?

因為大家仍有疑問,次貸最糟的狀況過去了嗎?股市低點到了沒?即使近期油價回跌到120美元以下,造成這一波全球股市重挫的重要因子消失,也無法喚回大家的信心。即使連大型外資投資銀行的內部會議結論,都得坦承看不懂,發布經濟前景報告支支吾吾。

如果仔細尋找,還是可以看到投資報酬率屬於正數的產品,一位朋友開心地說,他投資的避險基金今年仍有近18%的報酬率,主要是因為避險基金不像一般共同基金,只有一個多頭方向,避險基金多空兩方都做,如果分析其配置的資產,就包括了股票、債券、外匯、固定收益、貴金屬、能源、原物料、生畜等。在此並非鼓勵大家投資避險基金,而是強調資產配置的概念,透過資產配置的避險基金,在這個年代仍能創造正報酬率。

如果你熱中買基金,全球股災來臨時,無一市場是倖免的;如果你愛台灣,全部資產留在國內,目前進入負利率時代,股票跌得比次貸風暴圈的美國還慘;如果你看好中國,孤注一擲,若不是早期買進房地產,如今可能讓財富過眼雲煙,全球金融市場牽一髮動全身,過度偏重某個市場,都會將自己暴露在相當高的風險中。

有讀者告訴我,因為人民幣的利率比台灣高,且人民幣有升值趨勢,他將部分現金以人民幣方式持有,這是他今年以來唯一獲利的理財工具。

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是,當全球找不到標的時,利率高達7%的美國債信良好公司債或特別股,都會令人欣慰,因此認識自己,了解所能承擔的風險,開始進行資產配置,無論多少錢都做,最後會有一個投資股票相關產品的比例,如果膽子不大,就先以該比例的三分之一危機入市吧!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一點通》理財規劃 求夠不求多
【劉凱平】

前些日子,小鄭前來尋求理財規劃顧問的協助。才一坐下來,他就開始細數過去種種不愉快的理財經驗。原來小鄭總是希望在平常的薪水收入之外,利用理財的方式來「多賺一些錢」,以加快自己財富累積的速度。他透過各種媒體上的報導或是相關從業人員的推薦,尋找接下來最會賺錢的投資標的。有時可能是各種不同投資題材的境外基金,有時可能是台股基金,甚至有時將所有資金直接投入單一個股,期待能夠藉著某一期間的上漲趨勢大賺一筆。

用這樣的投資方式一路走來,小鄭發現自己的投資是賺少賠多,不但沒能像當初所期望的,利用理財的方式來增加累積財富的速度,反而是讓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所賺取的成果減損連連。末了,小鄭還表示:「我這樣做不就是為了多賺一些錢,有什麼不對?」言談間頗忿忿不平,顯然是對自身在理財上遭遇的挫折非常不能接受。

在傳統觀念中,凡事追求更大、更好、更多,似乎是理所當然;若是談到可以幫我們完成許多事情的金錢,那更是愈多愈好。事實上,在理財規劃的領域裡,我們講求的是「夠」而不是「多」,這個觀念可以從不同的面向來解釋。

首先,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層次的需求、或說不同的快樂來源。你可能熱愛工作,但是你還有家人要陪伴,不能把時間全花在工作上;你可能樂於捐助慈善機構,但是你也有自己的生活品質要維持;你還有自己的嗜好,但是你不可能把時間、金錢、心力全部只投注在嗜好之上。正因為人的時間、金錢等各項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都必須要先思考清楚每件事「足夠」的程度在哪裡,才能為它們進行財務上的規劃。

其次,絕大多數人都需要進行投資規劃,幫助他們達到需要的目標投資報酬率,以達成他們生活上的各項目標。投資的報酬率和風險是一體兩面、相互依存的,愈高的投資報酬率,伴隨著愈高的風險。失敗的投資經驗往往來自於投資人只著眼於投資報酬率,忽略背後投資風險的結果。理財規劃著重的是僅對需要的投資報酬率承擔合理的投資風險,同時進行嚴密的風險管理。為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投資風險,當然就得先知道對我們而言「足夠」的投資報酬率為何。

進一步來看,人在理財上另一項極大的挑戰,就是理性的不足。愈是追求高投資報酬,就愈會讓人性中的「貪」與「怕」影響我們的理財行為。各種長期研究調查顯示,缺乏理性的理財行為對於人們的理財成果傷害甚劇。最好的作法就是避免漫無目標的求多,而是在目標清楚的前提下,制訂可以按部就班來完成的理財計畫,不讓我們隨性的理財決定,成為理財規劃的阻力。

綜上所述,依個人需求先釐清理財目標,接著依目標找出合理的投資報酬率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投資風險,以至於利用明確的計畫來約束理性不足的理財行為,每一件事其實都來自於「多少才夠」的思考邏輯。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理財規劃講求的是「夠」而不是「多」。

(作者是弘利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理財一點通》
迅速致富想法 不切實際
【劉凱平】

對投資理財有著極大興趣的小李,從大學時代開始一直到進入社會工作多年以來,總是花費許多的時間和心力在吸收理財的資訊上,希望藉由理財能迅速累積財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那檔股票漲的最凶?那支基金績效最好?或是市場上又有什麼最新的投資商品,他總能瞭如指掌、琅琅上口。他的同事朋友都覺得他一定是投資理財的專家,給他起了個「理財達人」的封號。

小李時常收看電視上的理財節目,大量閱讀跟理財相關的書報雜誌,最愛上的網站當然也是投資理財相關的網站。 只要聽到哪裡舉辦投資說明會,他一定想辦法安排時間去參加,還常常往銀行跑,聽取理財專員提供的種種市場訊息並且交換心得,甚至還花了不少的學費,去上了許多教人投資致富的課程。

累積理財常識

但是在接連幾次投資失利後,小李仔細回想這些年來,花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心力和金錢在投資理財上,結果實際上的理財成果還是一塌糊塗,並不如他當初所想的可以迅速致富;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他完全沒有感受到生活品質因此提升,也不覺得理財這件事讓他變得更快樂。小李不禁要想,事情怎麼會是這個樣子,難道他這麼努力地理財不對嗎?

小李的情況,你可能聽來並不陌生。因為我們的身邊可能就存在著類似小李一樣的理財達人。事實上,不光是在我們身處的環境裡,世界上還有太多其它社會的人都面臨跟小李一樣的情況、問著相同的問題。他們之所以會面臨這樣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在於「理財常識」(Financial Literacy)不足。

理財常識指的是能夠對自身的財務狀況及客觀的理財環境有正確的認知,進而能夠在財務的管理上做出正確決定,所應該要具備的能力。這當中包含的層面相當廣,從最源頭的釐清理財需求,到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及基本的保險稅務知識等等,都屬於此一範疇。

目前全球各個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就是,在高齡化的威脅下社會大眾普遍缺乏理財常識。理財常識不足的結果,就會讓投資人做出各種錯誤的理財決定,自然無法順利得實現人生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


釐清投資目標

許多金融先進國家皆已意識到上述的問題,均成立以提升社會大眾理財常識為目的之專門機構,希望藉由改善理財常識普遍不足的現況,讓人們能夠獲得較好的理財成果,作為建構快樂人生的助力。 美國的Investor Protection Trust 、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澳洲的Financial Literacy Foundation以及新加坡的 Money Sense等機構,都是由政府當局投入高額預算而設立,以改善社會大眾理財常識為首要目標,因為唯有如此,才是全面改善民眾理財成果的根本之道。

回到小李的案例,他面臨第一個理財常識不足的問題就是自己不知道「迅速致富」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理財規劃所強調的重點,是透過良好的收支管理以增加儲蓄,是利用理財規劃釐清自己的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是依靠良好的紀律進行長期投資,以獲得穩健合理的投資報酬率,以及利用妥善的風險管理機制避免發生永久性的虧損等步驟。

這些重點步驟談的都不是迅速致富,因為成功的理財是沒有捷徑可走的。迅速致富是發財,發財需要的是投機,投機往往導致失敗的理財結果。如果不先把理財最根本的功能和意義釐清,就會像小李一樣,追求無數的理財資訊,結果還是徒勞無功。

(作者是弘利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避大損 掌握資產配置 高枕無憂
【魏喬怡/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股市震幅加劇,美國華爾街日報理財專欄作家強納森.克萊曼(Jonathan Clements)近來強調一個觀念:想賺大錢,就要先有賠錢的心理準備,但守則第一條就是:「永遠不要賠太多」!

先來看個故事。假設有二個投資人,一個是小英、一個是小明,同時間投資失利,但「損失幅度」卻已決定二人未來翻身回本的速度。

以小英損失二十%、小明損失三五%為例,若之後小英每年獲得的收益為八%,那麼她需要二.九年才能從損失中恢復。但小明呢?他需要五.六年才能恢復到原有水平。

乍看下,小英、小明翻身時間也才差了二年七個月,但仔細算算,小明花了比小英多兩倍的時間才翻身!可怕的是,如果損失達五十%的話,那麼所需要的時間是「九年」,是損失二十%恢復期間的三倍多,試問:人生有多少個九年可重新來過呢?

損失要控制在二十%以下

美國丹佛北星投顧的投資顧問查爾斯.費瑞爾(Charles Farrell)指出,一○%到二○%的損失對股市投資者來說稀鬆平常。關鍵是要把損失保持在這個水平以下,否則將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復元氣。

費瑞爾說,隨著損失率的上升,對資產造成的破壞會大幅提高。因為,當損失率為一○%時,只需要一一%的收益就能彌補損失;但如果損失率為二○%,需要二五%的收益;當損失率達到五○%時,就必須獲得一○○%的收益才能彌補損失了。

股債均衡投資是王道

那該如何避免「大損」呢?在股市震幅加大的時刻,費瑞爾特別強調股債均衡配置。他舉出,如果把一半的錢投入股市、一半投入債市。當股市下跌了二○%,那麼損失可能只有一○%。實際上,錢放在債市上還會獲得利息,所以全部的損失可能只有七%或八%。因此,他強烈建議投資人在股、債市間進行更為均衡的投資,特別是在今後幾年。

費瑞爾也提醒,在全力控制損失之際,不要僅關注股市和債市之間的投資比例,還要確保在這兩大類別內部的投資多樣化。例如:不要重壓單一國家、買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黃金股、商品股和自然資源股等另類投資商品、同時買入高等級債券及收益率與通貨膨脹率掛鉤的國債,預防通膨風險。

本周財富總體檢就為投資人蒐集了國內十家資產管理公司的意見,依照二○○八年的市場展望來提出最新的股、債、現金投資組合建議,幫助積極、穩健、保守投資人檢視一下,資產配置是否有「大損」風險。畢竟,「少輸為贏」正是中西通用、千古不變的定律!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產配置關鍵
分散風險 保持長期戰力
■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本季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擴大,愈來愈多投資人靠定期定額來分散市場波動的風險。但美林投資管理台灣區負責人張凌雲指出,分散進場時點還不夠,投資還需分散市場及資產類別的風險。

今年前三季,全球股債市都有不錯的表現,原物料行情更帶動相關類股及市場大漲。不過,10月以來,全球股市的漲勢暫時休息,不但出現較大的修正,動盪也變大。

在市場變動擴大時,愈來愈多的投資人已學會用定期定額來因應,畢竟沒有人可以猜測出市場漲或跌,採取定期定額方式能分散時點,降低風險。

採取定期定額投資後,是不是就沒有風險了?張凌雲說,這樣還不夠,投資致勝的三重點是「分散、分散、分散」,指的是分散不同的風險:個股風險、地區風險、資產類別風險。定期定額投資分散進場時點,但還應該要分散市場及資產類別的風險。

也許有人會認為,年輕人應該追求較高的風險,分散風險就是降低獲利。張凌雲舉例形容,較集中的投資爆發力強,但就像運動競賽時只有一位明星球員,持續時間較短,常需休息再上場。

但是,如果在全球股、債、匯等多種資產類別靈活布局,分散投資就像隨時都有明星球員在場上作戰。張凌雲說,無論什麼年齡,做好資產配置,就可望長期保持戰鬥力。

張凌雲認為,投資人還要有「風險預算」的觀念,分辨出「需要」(need)及「想要」(want)的差異,才不會輕易落入追高殺低的陷阱。但他發現,這是很多投資人欠缺的概念。

「需要」指的是合理的報酬率,這筆錢可能用來存退休金,或是做子女教育經費,要求的是穩定收益。即使是定期定額,也要做好分散各種資產類別的風險。

相反的,「想要」可能只是一時的流行,別人有,我也要跟著擁有,集中火力在某一地區、資產類別或投資工具,雖然短期內可能衝刺出亮麗的報酬率,但等到被套牢了才開始後悔。

張凌雲建議投資人,平常應做好全球化策略資產配置,不論股市漲跌,債市起伏,都可以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人去進行策略調整,自己不必費心勞神,也就不會患得患失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待客猶親
吳鴻麟(第一產代總經理)

唸大學時,曾修過高等法院庭長林榮耀開的「民事訴訟實務」課,林老師第一節課講的一席話至今仍讓我記憶猶新。
他語重心長地惕勉同學:「以後你們班上的同學,應該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擔任法官或檢察官,雖然每一個案件只是你們司法生涯中審理案件的幾萬分之一,卻可能是訴訟當事人人生中的百分之百,因為他們一輩子可能只打這一件官司。我希望同學能把它當成自己親身的案件,抽絲剝繭般探尋真理,作出公平正義的判決;因為如果你們的草率導致冤獄或錯判,當事人不但會恨你一輩子,也會對司法及國家不信任,若因此而有偏激的行為,更可能對社會產生嚴重的傷害。」這一席話,當時讓我倍感司法人員職責無比神聖。

畢業後雖未從事司法工作,到民營保險公司負責行政業務,但發現由於保險銷售人員未能幫客戶作妥善的保險需求規劃,導致客戶理賠事故發生時,無法獲得真正的保障,甚至部分業務員為了自己的獎金考量,引導客戶做不實告知,而遭保險公司拒賠,最終走上司法訴訟。看到如此結局,總覺無限遺憾。

醫界有「視病猶親」的名言,告誡醫生善待病患猶如親人般,因為醫生主宰病患的生死,稍有誤診或用錯藥,都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悲劇。如果醫生診治病人都能像對待親人般戒慎恐懼,病患便可以獲得最妥善的治療;相反地,如果醫療過程中敷衍草率,甚至草菅人命,便失去醫生應有的醫德,而被病患與家屬唾棄。

同樣的,金融、保險等服務業從業人員對待客戶,是否也要有「待客猶親」的精神與態度?試想:客戶將辛苦攢存的積蓄,委託金融服務人員作理財或保險規劃,如果受委託人以自己的業績或獎金作考量,不去分析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最後因為不當財務或保險規劃,導致客戶投資虧損或保險保障不足,讓客戶或其家屬生活困頓,縱使業務員賺到大筆獎金,相信一輩子都會良心不安。如果業務員能將客戶委託的每一分錢,都依照客戶真正的需求妥善應用,贏得客戶的信賴,即使沒賺到半毛獎金,這種快樂的財富,是金錢也買不到的無價之寶。

服務業的產品是無形的,並無實質的外觀或功能可供判斷比較,端賴行銷人員的解說,因此行銷人員銷售當時的初心,相對反映自己的專業與道德。

江朝國教授曾為我的著作寫序,他說「任何一張保單的簽訂,都代表一件功德,任何一個案件的理賠,都是慈悲的布施。但是,功德的造就,慈悲的布施,都需要以專業為基礎。沒有專業智慧,每一張保單的簽訂,每一個案件的理賠,都可能造成『貪、嗔、癡』各種佛家所說的毒相產生,不可不慎!」

服務業人員如能做到「待客猶親」,必定能獲得客戶的敬重與信賴,相信客戶也會「視我如故」,這種關係無法以金錢衡量。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