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張志榮

台灣與南韓資本市場有何差異?從外資圈看來,台灣與南韓都屬於 資本管制國家、經濟結構也都是高度依賴出口,因此比較兩地資本市 場,不妨從股市結構觀察。

 

「南韓股市指數在今(2011)年4~5月所以能衝上高點,不是靠外 資、而是靠內資,也就是集結散戶螞蟻雄兵力量的『用戶委託人代表 (Account Representative)』制度,」談到南韓股市,摩根大通證 券董事長林照寰印象特別深刻。

 

所謂「用戶委託人代表」制度,林照寰表示,過去南韓也經歷過人 才大量赴海外取經的時期,這些人回到南韓後累積不少財富,在投資 需求帶動下,政府想出這樣一項制度,只要透過這個帳戶進行任何金 融操作,從股市、期貨、選擇權,只要付單一費用作為手續費,堪稱 資本市場「吃到飽」。

 

林照寰指出,這項制度讓南韓散戶「很像法人」,這也是外資占南 韓股市成交量比重從高峰的40%降到目前20%,卻不必擔心指數重挫 的原因,因為光靠內資,就足以撐起一片天。

 

委託制度 散戶像法人 南韓的「用戶委託人代表」制度或許稱不上新意,但某種程度卻可 平衡投資人結構,這是台股一直想要看到的改變;事實上,從台灣與 南韓兩地資本市場的歷史演化過程來看,「南韓規、台灣隨」似乎已 成既定發展模式。

 

美系投資銀行主管指出,台灣與南韓股市的交易活絡程度其實差不 多,但從企業籌資(初次發行與現金增資)角度來看,台灣的量仍落 後給南韓甚多,原因無他,主要還是台灣限制非常多。

 

從統計數據來看,2009年以來,台灣上市加上櫃的企業初次掛牌( IPO)家數為85家、遠高於南韓的44家,但總籌資金額卻僅有30億美 元、低於南韓的107億美元;進一步比較次級市場籌資狀況,台灣的 136次也高於南韓的98次,但總籌資金額83億美元依舊低於南韓。

 

「台灣不缺想籌資的企業,但缺籌資規模大的企業,」美系投資銀 行主管這麼說。「南韓早在2004年就開放企業可同時發行普通股與海 外存託憑證(GDR),但台灣首件同時配售給國內外投資人的IPO卻等 到2010年10月的晨星。」 籌資規模大 氣勢壯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表示,南韓政府夠氣魄,2 010年將前3大壽險公司、也就是大韓生命保險(Korea Life)、三星 人壽保險(Samsung Life)陸續IPO,分別籌得16.4與45億美元,指 標性企業登高一呼,自然壯大南韓資本市場聲勢,台灣相對下缺乏了 這種魄力。

 

黃齊元指出,全球交易所大吹合併風,南韓證交所也搭上這波順風 車,2011年2月宣布將收購寮國證交所、往區域性領導品牌邁進;相 較下,台灣交易所「四合一」至今仍無下落,台灣資本市場國際化腳 步也相對慢許多。

 

國際化 腳步走得快 林照寰指出,南韓在資本市場的相關法規比台灣活潑,致使選擇權 、權證、指數選擇權成交量可排得上全球前3大,台灣這幾年開放角 度也開始變快,但南韓走得更快,台灣相形之下就給人走得比較慢的 印象。

 

美系投資銀行主管指出,這幾年因業務需求與主管機關溝通的過程 可發現,台灣官員心態確實已在改變、也願意更開放,因此台灣資本 市場國際化腳步勢必會走得更快,只是這需要時間演化,一時之間也 急不得。

 

2011-07-13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