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今年以來大陸金融市場出現一個怪異現象,從藝術品交易所、貴金屬交易所到碳排放交易所,五花八門的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冒出。

 

概略統計,從6月28日到昨(19)日這三周,大陸至少增加九家新的交易所,等於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家交易所誕生。

 

中國證券報指出,今年以來,大陸各地建立交易所的熱潮已經從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向一些地級市甚至縣級市蔓延,其性質既有國營也有民營,交易品種涵蓋藝術品、農副產品、稀貴金屬、林業、股權、金融資產、碳排放、固體廢棄物等等,交易方式包含期貨及現貨。

 

目前較為「火爆」的交易所當屬文化產權交易所及貴金屬交易所,一般認為,這應與目藝術品與貴金屬價格高漲有關。

 

典型的例子就是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天津文交所)。

 

該交易所將藝術品所有權分割成小單位以降低投資門檻,之後再透過上市及二級市場炒作,在短時間內將藝術品價格炒爆。

 

今年1月,天津文交所推出兩項藝術品股票「黃河咆哮」和「燕塞秋」,上市首日價格就飆漲100%,並在短短29個交易日讓這兩項藝術品股價翻漲17倍,創造單一藝術品市值人民幣破億元的神話。

 

儘管天津文交所因此受到包括大陸證監會、文化部、商務部等官方部門的注意,一度被叫停部份藝術品股票交易,但依然無法澆熄大陸各地設立藝術品交易所的熱情。

 

目前已知北京漢唐藝術品交易所、湖南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都已經掛牌成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也在籌備中,廈門與大連則是雙雙宣稱,開始籌建文化產權交易,江蘇省文化產權交易所號稱今年內將在南京成立,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已於本月15日開業。

 

大陸中南大學金融系教授饒育蕾指出,藝術品本身不會產生未來的現金流,而且藝術品的欣賞價值也無法分割。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這樣的價格上漲絕對是泡沫,交易過程只是在進行財富重分配,多數投資人最終恐將血本無歸。

 

中國證券報指出,這類交易所之所以能在各地大量成立,主因是這些交易所與股票市場不同,按大陸現行法規不受證監會監管,成立時也無須國務院批准。

 

各地之所以爭相成立各類交易所,表面的說法包括:爭取特定商品的定價權、扶持相關產業發展、強化當地金融市場等。

 

儘管理由冠冕堂皇,但因為缺乏相關法令規範及獨立機構監管,導致不少交易所存在股東背景複雜、交易規則簡陋、投機炒作氾濫,儼然成為大陸各地金融市場一顆不定時炸彈。

 


祁斌:交易所狂設 防金融風暴重演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今年大陸各地瘋狂設立各類交易所,引起不少市場人士擔憂。大陸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昨(19)日在環球時報以「1921年的中國:136家交易所的啟示」為題撰文警告,大陸應慎防當年那場金融風暴的歷史重演。

 

祁斌指出,1921年的中國,發生了兩件影響重大事情,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另一件事如今已鮮少人知。這一年,中國出現了136家新的交易所。

 

1872年,輪船招商局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為中國近代史最早的股票雛形;1918年,北京交易所成立;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1921年,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

 

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半年,成績斐然,股東的股利達30%。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成立後業績同樣驕人,收益相當於年利40%。受此激勵,1921年年底,上海爆發了設立交易所的狂潮。

 

據史料記載,僅1921年10月到11月,在上海外國領事館註冊領照的交易所數量就達到80餘家,加上符合正規手續向北京農商部註冊登記的交易所,那一年全中國共成立了136 家交易所。

 

交易所交易的品種從公債、股票,到雜糧油餅、棉紗、煤油、火柴、麻袋等,無奇不有。

 

祁斌說,當時中國的工商實業並不發達,這些商品的交易原本不很活躍。因此,絕大部分交易所最後炒作和投機的主體竟然變成交易所本身的股票,在一片大肆炒作中,交易所股價少則翻一番(上漲一倍),多則五、六番。

 

結果1921年底,上海金融市場銀根緊縮,次年3月,絕大部分交易所快速破產,最後只剩下上海原本的六大華商交易所,即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上海金業交易所、中國機制麵粉上海交易所和上海雜糧油餅交易所。

 

【2011/07/20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