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朱成志

台股8月從8700點急跌逾1500點到7148點,壓回在7248點打第二支腳,短線看來似乎有止穩跡象,但國際經濟的干擾因素未曾停歇,全球都在觀察FED要採取何種策略避免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然而景氣趨緩、債務飆高等國際因素帶起的修正潮,只是影響總體走勢的顯性變數,背後隱藏財報數字的優劣,才是資本市場波動引以為據的核心關鍵。

 

8月底是半年報最後公布期限,再醜的媳婦也要見公婆,Q2上市櫃公司獲利明顯不如預期,在財報底牌公布後,獲利高下立判。有許多公司表現優異,有些則是市場期望太高,只要未達高標股票就被摜殺;更有許多公司公布獲利後,讓市場赫然驚覺:怎麼跟預期差這麼多?

 

分析並預測電子股營運狀況最重要的依據之一,就是「產能利用率」。以往公司業績好或展望樂觀時,總是會釋出「產能供不應求」、「產能利用率滿載」等利多消息;然而若注意現在大老闆們的發言,不但利多字眼完全消音,對產能狀況根本絕口不提,由此可見:產業狀況確實比預期更差。

 

令人驚訝的大財「爆」宏碁(2353),6月初一口氣認列1.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導致Q2單季稅後虧損達67.9億元、每股虧2.57元,總計上半年大虧56億、每股虧2.12元。由於宏碁庫存大多塞給終端經銷商,從財報上較無法判別,但從王振堂坦承「Q3可能續虧」來看,勢必還有庫存沒打消,我估全年每股虧損可能上看2.5元,和去年每股大賺5.71元相比慘不忍睹,籌碼面仍有近9萬張融資未消化,再跌恐引發斷頭賣壓。

 

這兩年大舉擴產的三大產業:LED、太陽能、觸控面板,也因產能供過於求,Q2業績不佳。如去年上半年大賺一個股本的洋華(3622),Q2竟然轉虧,單季每股虧0.29元,上半年EPS掉到只剩1.57元,Q3也無法看到旺季效應,估僅小賺,我估全年EPS只剩3.2元,即使股價破底,本益比仍太高,小心後續效應。

 

太陽能矽晶圓廠達能(3686),因產品報價大跌,Q2每股虧0.87元,大部分公司仍未公布財報,必須小心。我認為這些產業短線股價可能已反映財報利空,可能會醞釀一波「無基之彈」,如綠能(3519)近期由59元反彈到73.1元,漲幅達24%,但產業前景仍不明,在營運明顯復甦前,不宜將資金大舉投入,近日晶電(2448)由48元彈升到58.1元,也是同理。

 

除電子股外,部分中概股業績也跌破市場眼鏡,如麗嬰房(2911)Q2每股獲利僅0.08元,上半年合計0.57元,比去年同期衰退逾四成,股價創30.1元新低。原物料高漲更侵蝕食品股獲利,康師傅(910322)上半年獲利2.3億美元,年成長16%,但毛利率下跌近5%,更宣布退出低價泡麵市場;旺旺(9151)上半年獲利1.67億美元,年成長3.6%,但毛利率也下降5.1%;南僑(1702)自結前7月稅後EPS 0.62元,也比去年同期衰退32%。對中概股長線仍看好,但目前籌碼凌亂,需要時間整理,近日康師傅、旺旺、杜康(911616)三檔食品TDR相對也都打底成功了!

 

觸控族群只有TPK(3673)較強,勝華(2384)和TPK的殺價競爭造成Q2大虧3.1億元,每股虧0.21元,上半年EPS僅剩0.02元的損平邊緣,而產能利用率竟然低到只有30~40%,但股價竟然在8/26逆勢拉到漲停。公司自結7月小賺2900萬元,再度由虧轉盈,但我估全年EPS只有0.5元。反而IC設計股之前跌過了,近日晨星(3697)漲四成,聯發科(2454)漲三成,底部也出來了。

 

而蘋果電池供應鏈的新普(6121)、順達科(3211),近期因投信大賣股價重挫,但順達上半年每股賺4.55元,全年仍有賺一個股本實力,新普每股估計也可賺14元,基本面夠水準,股價遭錯殺反而可留意低接布局點。

 

 

2011-08-27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