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柯建維】

台股從我之前所預測的日周同步時間轉折點:10月4日開始反彈到10月17日,高低價差達585點。10月17日當天開高走高大漲103點,將9月22日的跳空下跌缺口完全回補,市場上幾乎都認為台股要上攻季線,但我當時在媒體上持不同看法,認為10月17日成交量僅831億元,比10月14日還少,量價明顯背離,且10月17日空方能量一路大過多方,又是反彈第八天(頭算尾不算)的時間轉折,要小心反彈告一段落、開始回檔。

 

當時一位分析師朋友還好心提醒我說:台股跌了那麼多,才剛作一小段反彈,量縮是正常「惜售」,不要太保守,現在應該要鼓勵投資人進場才對。我笑笑謝謝他,但也提醒他,「惜售」是你的假設,「量縮」是盤面的事實,如果10月17日低點7,401點跌破,就不是惜售囉!要先準備好如何應對才是。

 

結果10月18日開始連續下跌,到上周五低點7,205點,高低差為270點,更重要的是有些股票在短短的三、四天就大跌超過15%,例如:大立光、玉晶光、TPK宸鴻等。我要說的重點不在於誰分析預測得比較準,而在於面對盤面顯現的事實時,你所作的解讀與應對策略為何?尤其在應對像歐債這種變來變去的混亂消息面時,該採取何種態度?又該作些什麼準備?

 

人在接收外界訊息時,通常都會經過一個感覺的濾網,對同一件事、同一個訊息、同一則新聞,每個人接收到的內容都會有所不同,更不要說接收之後的感受與解讀,差異更大。因此,大多數投資人都會不自覺得朝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傾斜;做多時,就會忽略空方訊號;做空時,就習慣朝空方解讀;這對股票操作而言,是相當危險的!

 

著名的冠軍操盤手馬丁舒華茲說:「我總是賣得太早!」這句話蘊藏著深刻的贏家哲理。一流的操盤手看起來幾乎都很膽小,只要覺得不太對、不安心,就先離場,因為他們知道金融市場是一個會讓人一次就完蛋的地方,所以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機率,都不可以讓自己一次就完蛋;但有時候他們看起來又很大膽,在市場利空不斷,極度恐慌時卻敢進場,那不僅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些別人看不到的訊號,也因為他們作好了嚴格的風險控制。

 

目前全球股市都被歐洲牽著鼻子走,偏偏常常有不同的人出來講不同的話,全球股市就跟著打擺子。目前歐盟高峰會可謂眾所期待,但也沒人敢打包票一定可以解決問題。當然,目前「觀望」也是一個好方法,所以成交量才會不斷萎縮;但所謂渾水好摸魚,最近每天也有不少股票活蹦亂跳,大漲大跌,似乎賺錢的機會也很多。

 

因此,何妨「以最壞的預期,作最好的準備」,練習接收與自己操作方向不同的訊息,用可控制的風險,換取在渾水中摸到肥魚的機會。尤其以技術面而言,台股仍在相對低檔震盪,均線逐漸向下扣抵,就算急短線反彈後再下探一次,11月都很可能有展開一波像樣行情的機會。不用急,機會之神隨時都可能來到你的門前,請作好準備,在最佳時機打開大門迎接吧! (作者是理財周刊投研部總經理)


 

【2011/10/2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