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當前全球經濟再度上演2009年與2010年的類似戲碼:先進國家寬鬆貨幣政策,導致新興市場陷入惡性循環─先是吸引尋求收益的投資人短期資金湧入,結果使這些政府出手干預貨幣市場,同時又形成通膨力量。

 

有人認為,由於惡性循環正導致一些國家上演「貨幣戰爭」競貶貨幣,這個危機將使輸入性通膨問題更加惡化,終究迫使新興國家的央行升息因應。接下來造成新興市場與全球的經濟都會出現「硬著陸」式減緩。

 

歐洲央行(ECB)29日提供歐洲800家銀行5,293億歐元貸款。資金流動性提升,預期將帶動新買盤湧入新興國家貨幣市場。新興市場貨幣在今年前六周內就已收復2011年的逾半數貶幅,原因大抵是歐洲央行在去年12月即祭出類似舉措,提供大量低利貸款。

 

更令人憂心的是,油價與商品價格再度飆升使新興國家更添通膨挑戰,出手調控的空間也因此受限。

 

新興市場的貨幣與經濟的確會因外資湧入受惠,但其中多數國家無法跟上匯率劇變的步伐,因為這導致主要出口產業面臨困境。回顧2009年與2010年的匯率劇升曾促使決策者實施資本管制並出手平抑匯價,但這兩種手段都會嚇跑國家所需的長期投資人。

 

許多經濟學家支持這些國家的立場。連向來主張不干預的國際貨幣基金(IMF)29日甚至發布報告,提倡把「暫時」干預視為平抑匯率波動的工具之一。不過市場普遍也認為,如果央行讓本幣匯率過度疲弱,可能導致通膨加劇,原因是本國貨幣貶值將導致進口價格提高。最終還需輔以利率政策來抵消其影響,但如此又會阻礙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這是2010年上演的循環情節。

 

歐本海默貨幣機會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隆吉斯說:「去年似曾相似的情況又出現了,當時已開發國家實施類似的寬鬆政策,引發新興市場國家展開貨幣戰爭。」

 

【2012/03/0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