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廖珪如/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大豆市場向來仰賴美國進口,隨著美國旱情難解,大陸食用油市場恐怕受到原料價格波動,價格一飛沖天,成為推動CPI主力。西南證券分析師張仕元表示,國際大豆、玉米和小麥價格持續走高,加上大陸氣候條件也不理想,第3季大陸食品價格指數勢必攀高。

     

按照張仕元的判斷,大陸7月份CPI仍會在2%左右波動,但8月CPI將因糧食價格攀高而反彈,重新回到2.2%以上。張仕元說,如今通縮問題已經不是各界應該考慮的,下半年要顧慮的是CPI反彈的問題,有關單位應該做好商品的供應與流通管道的應急準備。

     

東方艾格分析師馬文峰對此表示,由於大陸對大豆進口對外依存度高達80%,每年僅從美國進口就要上千萬噸,其所受衝擊自不待言。他預計,如果國際糧價平均上漲50%,那大陸國內價格至少上漲10%。

     

統計資料顯示,自2012年6月開始至7月23日,大陸進口美國大豆價格由每噸4,289元人民幣(下同)上漲至5,303元,進口成本累計上漲至1,014元,漲幅高達23.64%。

     

天府早報報導,7月初以來中糧、益海嘉里等企業已宣佈提高旗下食用油產品的銷售價格。中糧表示,價格上調主要基於成本壓力;益海嘉里也表示,自去年底以來,國際及大陸國內食用油原料市場價格持續處於高位,企業承擔了巨大損失,本次調價5%左右,也為降低企業虧損。

     

據了解,由於食用油價格直接關係到CPI走勢,因此價格上漲受到大陸國家發改委關注,已經擬定穩定物價方案,並約談相關業者抑制價格飆漲。

     

此外,根據澳新銀行資料統計,乾旱導致美國玉米可能減少約20%至25%,令全球玉米市場供應短少6千萬噸左右。而根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最新一個交易日的統計顯示,8月黃豆期貨價格仍持續上漲,每公噸價為602.23美元,上漲5.25%;玉米9月期貨價格每公噸306.87美元,上漲2.75%;小麥9月期貨價格為每公噸885美元,上漲0.5%。

 

2012-07-29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