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于國欽】

■二戰結束後,Bretton Woods system以美元和黃金為各國貨幣建立了一個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然而隨著美國貿易出現逆差,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結束了這個體系,讓美元大幅貶值。

■對個別出口業者而言,匯率貶值可使其收入(兌換成本國幣)增加,但對一國而言未必如此,因為在出口業者收入增加的同時,進口業者卻也因此承受成本提高的壓力。

長期以來,匯率貶值一直被視為提振出口的萬靈丹,日本首相安倍近期就想藉由日圓貶值來振興經濟,但從近四十年的各國經驗可以發現,貶值或有短期的效果,但終非治本良策。

1970年代當美國首度出現貿易赤字時,驚慌之餘,所採取的正是貶值,美國與德、法等國簽署史密松寧協議(Smithsonian Agreement),隨後美元對日圓、馬克、法郎、英鎊貶值3至5成,貶值幅度不可謂不大,然而美國貿易逆差依然由1971年的46億美元,擴大至1978年的422億美元。

1984年美國貿易赤字又升高,這次美國認為日圓匯率低估是元凶,於次年邀日、歐等國諮商並簽署「廣場協議」。這紙協議簽署後,美元對主要國家貨幣又進一步貶值,一年之間美元貶值20%以上,隨後在1987年美元進一步貶值,總計在1980年代後期,美元貶值約4成,但美國貿易赤字有改善嗎?並沒有,1990年已升至1,200億美元。

匯率貶值不是萬靈丹

不僅美國的經驗如此,台灣、南韓的經驗亦然,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在1983年為40.0,到1987年升至31.7,這一時期新台幣匯率年年升值,而韓元卻多呈貶值,以1983年到1987年這段期間而言,新台幣匯率升值26%,而韓元貶值約6%,這不是一個月、兩個月,而是為期五年之久,按理說台灣出口的優勢應該拱手讓給南韓才是,但事實剛好相反。

台灣在這段期間的出口仍大幅成長114%,遠高於南韓的94%,足證匯率的升值未必代表外貿實力的滑落,匯率的貶值同樣也不是出口成長的保證。我們可以接著看,1987到1992年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又扶搖直上,升至25.1對一美元,此一期間升值26.0%,反觀韓元僅微升5.4%,但台灣出口在五年間依舊成長五成,僅略低於韓國的六成,至1992年台灣出口815億美元,仍遙遙領先南韓的766億美元。

出口實力消長 非關匯率

事實上,台灣出口被南韓追上是1994年以後的事,這段期間台幣、韓元匯率互有升貶,而如今台灣出口已降至南韓出口規模的55%,此一期間台、韓出口實力的消長,非關匯率,而是台灣在創新技術上被迎頭趕上。

這些匯率升貶的歷史說明出口大國絕非靠匯率貶值建立的,試想匯率貶值固然可讓廠商出口收入增加(折換成本國貨幣),但是進口原料、設備的成本豈不相應提高?如此看來,匯率升貶僅僅是在出、進口業者之間進行一場重分配,如若業者兼營出、進口則匯率升貶還能對貿易起多大作用?當是不言可喻。

試想,若匯率貶值有如此神效,那麼開發中國家要躋身貿易大國還不容易,只要盡情的讓匯率走貶不就超英趕美了?但這顯然是天方夜譚,安倍這段期間擬藉由日圓貶值來提振經濟的作法,雖然聲勢浩大,衡諸歷史,其成效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2013-03-03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