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自在行/基本+消息+技術面 缺一不可
【經濟日報╱柯建維】

台股過去一個多月如筆者在本欄所言,緩步震盪攀升到8,000點之上,但對投資人而言,卻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有位朋友是這樣說的:「我失望地看著心目中的績優股,像宏碁、仁寶、廣達、華碩節節下跌,怎樣也不甘心殺低;相反地,一些業績乏善可陳的個股,像DRAM、被動元件、PCB族群卻一路飆漲,我只能眼睜睜看著,怎樣也沒勇氣追高。結果就是賺了指數、賠了差價。」

這段話可看出二個錯誤:一、過去的經營績效不代表未來,過去的基本面僅能供參考,不可做為投資股票的主要依據。不要忘了「股市唯一不變的就是瞬息萬變」。

二、何謂「殺低」?「追高」?要和明日比較而不是昨日。未來還會漲,就不算高;未來仍看跌,再低也照殺不誤。

許多投資人不做停損,就是因為覺得股價已「低」,所以不願「殺低」。自稱「股市天使」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區常提醒投資人:「千萬不要以為股價已經跌了那麼多,應該不可能再跌了。」股價的底線是零,零以上都存在跌價的可能。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是大自然的定律,卻不是股市的法則。在股市中,黑暗之後可能是黎明,但也可能是更深的黑暗。

另一位朋友說:「看到3月營收公布,一些被動元件、PCB和LED股營收創新高,我追進去,結果股價卻連跌三天,可見基本面沒有用嘛!」我答道:「但也有些股票一公布3月營收創新高,股價就直奔漲停呀。基本面要領先掌握才有用,當基本面的資訊被公告,被報導的當下就形成了「消息面」;要應對消息面,就必須參考技術面(包括籌碼面與心理面)」。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投資朋友愈聽愈迷糊。以下我就操作策略,幫各位做一些整理:基本面分總體經濟(也就是大環境)、產業面與個別公司的經營績效。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大多數個股的基本面很難提前掌握,通常都落在公司派大股東及專業投資機構之後,就算你聽到一些市場上還不知道的基本面消息,你也很難查證(其實可以直接打去公司問發言人,這是身為股東的權利,只是不一定能得到答案),只能算做消息面。

但大環境與產業面的影響深遠,反應到市場上卻相當緩慢,倒是可以充分掌握且從容布局。當然,這必須下一番功夫研究,亦即用「知識」與「智慧」賺錢。

例如,春節後2月28日的股海自在行專欄中,我從缺工潮與消費熱中看到大陸消費市場的龐大商機,建議各位一定要注意潤泰全、南仁湖、藍天等中國通路股,指數自那時迄今上漲8.8%,但潤泰全上漲50%,南仁湖上漲33%,藍天也上漲了20%,這就是掌握大環境與產業面的收穫。

近期新台幣升值,造成低毛利電子股的壓力,但也啟動營建資產股行情,這是必須掌握的基本面方向。

過去一周3月營收公布,若大多數人都知道基本面好,都預期3月營收亮麗,股價也已大漲一段,像部分LED、太陽能、PCB、被動元件等,就要當心;一旦利多公布而股價爆量不漲,甚至跌破上升線時,就是賣點。

至於有些公司未被市場注意,媒體沒報導,法人也不看好,股價也整理許久,結果業績一公告竟然創新高,當然就會因股價落後基本面而急速拉升。不過,這種情形通常是大股東不炒股票的少數公司才可能發生,這時候賺錢就比誰的動作快。

當然,對不想費心掌握基本面又唾棄消息面的投資人,鑽研技術面也是個好方法,畢竟「所有的事都有人先知道,先知道者大多會先動作」。

台股目前長線基本面看好,短線消息面偏多,技術面則中線向上,短線處在相對高檔,因此本周會先震盪整理,但整理之後,應仍有向上挑戰8,395高點的機會。

(作者是理財周刊投研部總經理,證券投資分析經驗逾20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