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唐太宗的宮中「二房」
【陳伯松】

史上最大規模的資遣「二房」事件發生在1,300多年前。西元639年,中國西安城(當時叫長安)內一位老太爺,一口氣資遣3,000多位宮中「二房」,宮中「二房」是政府包養的個體戶GSEs(government sponsored entities),一時間長安街上鶯鶯燕燕,盡是皇帝的女人。老太爺人稱「天可汗」,他則自稱「唐太宗」。

唐太宗貞觀13年間,皇帝讓3,000多位宮中「二房」從良民營化(privitalization),民營化後的GSE們績效如何已無史可考。不過,當前美國也有GSEs,分別從事助學貸款、農業貸款和房屋貸款業務,在房貸的GSE這支,「二房」最大最有名,也早已民營化多年,卻依然出了問題,引起全球金融市場震盪,並讓本地的金融巨頭不敢否認、央行不敢承認家裡有「二房」問題。

「二房」指房利美(Fannie Mae,創立於1938年,1968年在NYSE上市)和房地美(Freddie Mac,創立於1970年,1989年在NYSE上市),都是民間公司,卻受政府包養(government sponsored),享有特許和許多特權,包括取得成本低於其他民間銀行的資金,從聯邦政府體系供應的資金利息約為市場行情的折半,資本適足率只需1.2%,被豁免對SEC定期申報的義務和免徵州和地方的各種稅負。

不僅如此,「二房」出問題後,財政部馬上提送援救法案給國會,法案中含二要點:一、在未來18個月內,無限貸款給「二房」(先前設有2,200億餘美元上限);二、政府認募「二房」所辦的現金增資。Fed則破例對特定金融機構進行授信和貸款支援,並給予最優惠利率。另外,SEC也馬上發出禁止放空「二房」股票的市場禁令。美國政府對「二房」可說一路挺到底,應了「too big to fail」這句話。

「二房」原始創立的宗旨是羅斯福總統「新政」計畫下(1938),為活絡房貸市場的流動性,並協助民眾購屋貸款而設,如今「二房」的主要業務則集中在收購其他銀行的房貸債權,並予證券化包裝,和對房貸債權的保證等這兩塊業務。讓人納悶的是,「二房」既擁有上述特權優勢的經營條件,為何還出問題?問題到底出在哪,業務面抑或財務面?

《經濟學人》(Economist.com)分析,「二房」問題既出在業務面,也出在財務面。在業務面方面,「二房」本身承辦的房貸業務,都留有容許房價跌三成還不致違約的空間,可是所收購其他銀行的房貸債權品質卻參差不齊,業務上若貪圖高利率,本身就必須冒高風險,無白吃午餐。

在財務面方面的問題有二:一、財務槓桿運作倍數太高,其資本適足率1.2%,每一元自有資本所撐起的業務達80倍以上;二、介入衍生性商品,「二房」除從事5.2兆美元的房貸業務,另涉入2.3兆美元的衍生性商品操作,「二房」資金取得成本低,容易誘發公司內部進行利差交易(carry trade),購買其他銀行品質不良的MBS;「二房」為避險購入的CDSs(信用違約保險),若發行人是實力不佳的銀行,本身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值得注意的是,「二房」的問題並不是今年或去年的事,禍因是長期累積(可能早自1980年代始),如易經所言的「履霜,堅冰至」,這是全天下金融業都會犯的錯:錯在早期都會用會計技巧予以掩蓋,直到不可收拾。早在2004年,美國國會已經著手調查,「二房」帳上部分房貸債權已經減損,卻製造仍繼續付息的假象,而不打銷資產列報損失。

針對「二房」未來展望,樂觀者認為「二房」能夠渡過危機,直到美國房產市場春天來到,否則「二房倒,美國聯邦政府也倒了」。這種樂觀看法來自7月14日「二房」發行的公司債40億美元銷售一空;7月17日「二房」股價大漲,顯見市場信心的支撐。悲觀者則不排除「二房」被收歸國有,有如「北岩銀行」收歸英政府,但即便如此,「二房」所經手和保證過的業務,應仍可獲得保障。

(作者是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會計研究月刊社社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