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陸中央主流媒體14天接力炮轟高房價引關注 網路盛傳崩盤時間表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自新華社3月28日開始播發聚焦高房價的“新華時評”以來,中央媒體連續14天炮轟高房價、高地價,以及追問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

據法制晚報4月10日報道,10日早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住房保有稅能否抑制高房價?”為題報道了如何遏制房價快速上漲。這是自新華社3月28日開始播發聚焦高房價的“新華時評”以來,中央媒體連續14天炮轟高房價、高地價,以及追問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

記者驚訝地發現,在這次炮轟高房價的中央媒體中,我國的中央主流媒體幾乎全部在內,包括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已經發了20余篇稿子。

中央媒體的“接力”炮轟高房價,也成為了股市房地產板塊近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從效果來看,央媒的炮轟對房地產市場和購房者心里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集體炮轟 網上盛傳房地產崩盤時間表

就在新華社炮轟高房價的時評出台前,網絡上盛傳一張房地產崩盤時間表,該表通過中日房地產走勢的對比,發現中國的房地產價格走勢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極為相像,從而預言201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將崩盤。雖然很多專家和業界人士都分析這張表有些聳人聽聞,但輿論普遍認為,這其實傳達了關於高房價的一種“民意焦慮”。

之后,便是新華社連續發表6篇聚焦房價的“新華時評”,引起社會和網絡的強烈關注和重大反響。有網友理性地認為,如果說房地產崩盤時間表還只是一種“民意焦慮”的話,那新華社連發6篇評論批高房價,則可以解讀為國家將出台重要政策加強房地產管理的前兆。

“現在的房地產實際上是行業壟斷,老板互相之間一個電話說:我們是不是每平方米漲200元,那就漲起來了。既不需要聽證,也不需要物價部門審批。”網友留言說。

中央媒體接力炮轟高房價

新華社從3月28日開始,以“新華時評”的方式,每天都從不同的角度來“炮轟”高房價,一連整整發了6天。新華社連續近一周的高調炮轟立刻引起了各類媒體的關注,也讓百姓開始猜測這可能是高層授意,可能會在近期出台相關政策,特別是新華社的最後一篇評論《稅收杠桿應發揮更大作用》,讓媒體的猜測似乎得到了印證。

就在大家猜測的時候,新華社評論播發后的第二天,細心的觀眾發現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報道我國重大時政要聞的央視《新聞聯播》突然在4月3日介紹起日本青年如何解決住房問題,這一小細節變化更加堅定了百姓對於高層將出台政策的猜測。

為了讓猜測得以佐證,偉大的網友們開始到中央媒體上去尋找答案,“辛勤”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答案比想象中的還要好。

《人民日報》在4月1日就開始“追問中國樓市”,并在6日和7日發表多篇文章,追問中國樓市的改革之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也在8日、9日進行了跟進,除了北京的投資性買房占多數外,還專門在自己的門戶網站上推出導聽專題“關注瘋狂房地產”。

此外,中央級媒體《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也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從3月28日到4月10日,連續14天來,中央媒體痛批高房價,中間沒有“休息”。

近半月央媒房價報道

4月10日:《住房保有稅能否抑制高房價?》(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4月9日:《北京樓市持續火爆投資性買房占多數》、《評論:征收房產稅是遏制房價上漲的有力手段》(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4月8日:推出專題“關注瘋狂房地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4月7日:《住房制度改革要不要大幅調整?》、《遏制土地拆征的“利益依賴”》(《人民日報》)

4月6日:《是否取消房地產預售制》(《人民日報》))、《新華六評能否觸動畸高地價房價》(《中國青年報》)、《美國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促房價穩定》(央視《新聞聯播》)

4月5日:《實行土地招拍“價低者得”難在哪里》(《檢察日報》)

4月4日:《面積小價格低紐約小戶型受青睞》(央視《新聞聯播》)

4月3日:《日本年輕人:租房住也幸福》(央視《新聞聯播》)、《奧地利房價穩定靠政府干預》(《光明日報》)

4月2日:《稅收杠桿應發揮更大作用》(新華社)

4月1日:《“土地財政”還能維持多久》(新華社)、《中國樓市三問:老百姓如何才能住上房?》(《人民日報》)

3月31日:《瘋狂的房價叫板土地招拍掛》(新華社)

3月30日:《堅決清除房價中的“腐敗成本”》(新華社)

3月29日:《不能讓樓市成為投機者的樂園》(新華社)

3月28日:《紅火景象下的樓市之憂》(新華社)

炮轟效果:股市房地產板塊調整

就在央媒炮轟房地產的時候,再傳出“發改委稱進一步加強地產調控及央媒齊轟樓市”,股市地產板塊再次遭遇政策利空,地產股連續兩日大幅調整,明顯拖累指數。

在4月的前兩個交易日里,房地產板塊成為了拉動大盤向下的主要力量。繼前一交易日地產板塊以13.96億元的凈流出金額高居拋售榜榜首以后,4月7日當天,房地產板塊再度領跌大盤,八成個股下跌,整體跌幅為0.82%。

房地產的業內人士將之與央媒如此集中的“炮轟”又聯系在一起。

“再等等”想法出現

房地產遭受中央權威媒體炮轟后,各種傳言見諸報端,有消息稱物業稅方案已經落實,將在京滬穗渝進行試點,“上海將開征房產保有稅”的說法漫天飛。讓房地產市場再次陷入調控觀望期,讓許多剛準備出手買房者出現“再等等”的想法。

專家分析:表明政府決心調整的態度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在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說:“房地產走到現在的地步,確實也暴露了許多問題,已經可以說是千夫所指,眾人矚目。”

陳云峰認為,房地產本來是風口浪尖上的行業,對其存在的問題,中央媒體毫不客氣地給予無情披露,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中央媒體對房地產的“炮轟”,可以讓人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房地產的確存在很大問題,而且必須要調整。

“只是一個信號,它并不是政府部門一種政策性的東西,更重要的是表達了老百姓的呼聲。但無疑也表達了一種政府的態度,表明政府要下定決心進行調控。”陳云峰說。

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牛鳳瑞對記者表示:“中央媒體有更多、更強勢的話語權,但很少炮轟過某個行業。這次把房地產行業作為炮轟的對象,是破天荒的事。”

牛鳳瑞認為主要表明了中央級媒體決策層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一種評斷。“媒體對整個民情民意的影響非常大,同時民情民意有時能妥協政策的走向,這是一個邏輯關系。但我不認為他們的炮轟對中國的房地產健康穩定的發展會產生多大實質性的作用,因為市場有市場的規則,而不是人多了就符合客觀事實。”牛鳳瑞說。

“這是中央媒體的決策層對讀者的交代,也是向中央的反映民意,它的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牛鳳瑞補充道。

(劉暢 編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