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工商時報
  • 梁寶華
  • 大半小學生每天下課回家,通常多是在父母親不斷的催促聲中完成功課、洗澡、然後上床睡覺。小朋友們心裡多少都知道,這些事都是自己該做的,但心中總有另一股聲音,讓自己就是賴在電視機前不去寫功課,或是電動玩具放不下、或是邊做功課邊玩、甚至和同學電話聊天…,結果當然就是功課寫得很晚,隔天可能又起不了床…,一個惡性循環的因子看來就此種下。

    經常順性而為 難成贏家

     

    其實,很多大人也都一樣,多數時候也都處在同樣的情境中;很多該做的事就是拖著不做,給自己很多藉口,放縱自己、逃避或是幻想著待會一兒就可以做完,然後永遠讓自己陷於每天都急急忙忙的做那些迫在眉睫的事,而不是重要而且該做的事。

     

    這是多數人的天性,當然,成功的人通常都是克服得了這種惰性的人;他們多會知道應該要做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放任自己心中那股好逸惡勞的聲音,讓自己躲過一時,而最終無奈之餘才被迫要去面對現實。

     

    這種自我惰性的克制,其實就是「紀律」。能克服得了自己,並管理得住自己的人,才是在運氣之外,最終享受成功果實的人。

     

    說到底,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管得住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其他外在的約束,都只是他人的說服和管理而已,即使你口服了,但心總也不服,於是,總是放任自己,終而讓自己墮入工作上的惡性循環。

     

    投資理財的行為,其實就是每個人自我性格最終反應在投資帳戶裡的數字結果;而贏者就是能嚴守自我理財紀律的人,而戶頭裡數字越來越少的人,也別怨天尤人,先檢討自己之後,大抵就能知道原因何在了!

     

    通常,成功的投資者,多能建構一套自我管理的規範,依理而行,而不是順性而為。就以停利停損的基本思考為例;多數人可能在多頭市場中,順勢而為的賺了不少錢,但貪婪之心人皆有之,因此到了設定該停利的時候,卻又想著還能更多,一旦漲多回檔,或是市場反轉,終而讓自己不但沒賺到反而賠了一屁股。

     

    多頭善設停利 確保勝算


     

    嚴守停利停損是投資行為中很重要的紀律之一,但停利或停損可以不是單純的全進或全退,而是可以設定一些不同的條件。例如,設定2成為滿足點,但如果市場看好,投資標的條件樂觀,可以先出場5成,再以此為基準點,如果再有2成獲利,還可以再出場5成,類似準則,可依個別投資人情況自訂。

     

    但重點應該是嚴守自己在相對理性客觀時所訂定的規則而行,否則,在不理性的市場情緒中,多數投資人較難把持自己,自然容易陷於市場熱潮,而忽略波動風險,終而讓自己賺少賠多了。

     

    我們可以想像,在股市9,000點的時候,有多少投顧老師告訴你「再不買會後悔」?有多少名師每天催促投資人說台股會上萬點?在那種市場情緒催化下,即使你手中股票已經到了該停利的點了,但你會毅然決然的出場嗎?

     

    股海淘金 冷靜理性不可缺

     

    現在回過頭來看,總會有種「如果那時出場就好了」的感慨!其實,仔細想想,台股歷史上,有幾回上過萬點?即使是站上7,000點的時間比例,也只在3成以下;用機率的概念理性思考,7,000點以上的持股,輸贏比率也就是七三比了,更何況在9,000點進場,高檔套牢的機率肯定更高。

     

    依此邏輯,投資人手上的持股部位應該是大盤愈低持股部位愈高才對,但事實上,台股低檔徘徊時,卻多是投資人心冷退場之時,多數人卻總是大股愈高持股部位愈高。

     

    顯然,在相對冷靜理性時自我訂定的投資規則,才是在股海激情翻騰中依循的生存法則,而不是順性而為的在激情當下的非理性判斷;而這也是投資人應該嚴守投資紀律所大的理由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劉阿伯 的頭像
      劉劉阿伯

      劉劉阿伯理財教室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