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聯準會釋出縮減量化寬鬆訊息,帶動國際美元走強,拖累亞洲貨幣兌美元匯率普遍走貶,其中,印度盧比兌美元波段貶幅逾4%跌最重,至於其他亞洲貨幣,除近來止跌回升的日圓走勢較強外,就屬人民幣及港幣貶幅僅0.03%、0.04%最為抗跌。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亞洲貨幣有良好的基本面做後盾,且各國家具備不同的特色,如南韓政府為因應日圓貶值,已採取多項政策來支撐國內經濟,讓出口品具備一定競爭優勢;新加坡在全球的金融體系當中,扮演重要角色,菲律賓及馬來西亞持續進行經濟結構性轉型,未來皆可望持續吸引資金流入,支撐貨幣走勢。麥可.哈森泰博特別看好韓元、馬幣及星幣等與中國連動性較高的國家貨幣。美國聯準會5月22日釋出恐縮減量化寬鬆消息後,亞幣走勢疲弱。統計亞洲各主要貨幣,印度盧比貶值4.58%,菲律賓披索、馬來西亞林吉特、印尼盾也各貶逾3%,就屬人民幣及港幣最抗跌,近一個月來,人民幣兌美元更升值0.14%。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張正鼎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勢不止,相對美元升值逾1.5%,已超越去年全年升幅的1.03%,是這波強勢美元中的少數升值貨幣。
【2013/06/1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