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記者陳慧芳/台北報導】
提出「金磚四國」一詞的高盛證券分析師Jim O'Neill近日預言,未來15年內,消費耐久財(汽車)、奢侈品及觀光等三大產業最受惠。顯示消費內需概念股將是未來投資主流,尤其是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
根據Lipper統計,各類型基金今年來平均績效,循環性消費基金漲逾兩成,僅次於貴金屬基金;而國內七檔以內需消費為主題的基金,今年來平均報酬也超過一成,其中聚焦在亞洲區域的,績效名列前茅,例如永豐亞洲民生消費基金今年來漲逾兩成,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也有14.39%的報酬率。
此波「消費」熱潮也延續到明年,已有兩檔新基金送件申請中,即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及兆豐國際民生動力基金。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金融海嘯後,世界經濟勢力逐漸轉移新興市場的態勢鮮明,就連全球消費主力也逐步由西向東移,在基礎建設及消費商機的激勵下,內需啟動新興市場長多格局,
何銘銓進一步指出,從MSCI指數編列變化亦可嗅出亞洲消費題材抬頭的趨勢,過去三年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產業權重變化中,與內需相關的金融、消費品、公用事業等指數權重由54%增至56.6%。
永豐亞洲民生消費基金經理人張家維認為,屆臨年底,投資人心態多傾向穩中求健,配置上也偏好於穩定類行業,從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預期消費產業將是相對強勢的主流。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暨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認為,中國人均所得高速成長,且政府大力鼓吹內需消費,因此看好中國消費類股未來12個月表現。
保誠投信則表示,從相對價值來看,即便都是注重在「精品休閒」跟「衣食住行」等消費產業,但是在成熟國家掛牌的股票,價格上幾乎都比在新興市場掛牌的股票要便宜;因此西方跨國企業,是投資人絕對不可忽視的標的之一。
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Wal-Mart)出價40多億美元併購南非最大的食品及日用品批發商Massmart控股公司,可見西方的跨國企業,同樣也能分食新興市場消費商機的大餅。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芳/台北報導】
全球消費潛力明顯由西向東移,尤其是中國明年將實施的十二五計畫,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市場預期,消費性內需股有機會成為明日之星。
投信業者表示,看好以中國為首的消費內需題材的投資人,在選擇基金時,別只盯著冠上「消費」外衣的基金名稱,不少中國、亞洲(不含日本)類型的基金,持股也都高度重押消費內需股,包括群益東方盛世基金、滙豐全球新富基金、德信中國精選成長基金等。
香港南方東英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潘宇明8日表示,中國CPI在11月應該已經見頂,本月起通膨預期將有所下滑。而中國政府今年起將擴大內需列為調結構的首要任務,消費首次被排在「經濟三駕馬車」的第一位,不只薪資水平上調,也從過去傳統產能過剩行業,轉向扶植消費服務產業。德信中國精選成長基金經理人溫瑞文表示,食品等內需產業當中的子行業,是未來消費板塊中的新明星。
【2010/12/09 經濟日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