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王雅媛】

鴻興(450)上周在收市後發出通告,指大股東Asia Packaging Company Limited,也就是CVC旗下的投資公司,將29.9%股份出售給聯合株式會社,交易價為現金14.25億元,即每股作價5.25元,比市價有高達58%的溢價。

 

如果有留意股市的投資者,都應該聽說過當年金融海嘯,鴻興因投資了Accumulator大虧1.6億元,最後引入了CVC作白武士,CVC以每股2.7元認購了鴻興3.24億股或35%,總金額8.73億元,成為了大股東。

 

今次聯合株式會社收購價比起上星期五收市價有高達58%的溢價,不難想像周一鴻興股價一定會來個開高。不過投資者要留意的是在大部份這類收購中,收購價都未必能夠真正反映現在市場認同的價格

 

故此,很多時候股價高開,熱炒一段短時間後,股價就會慢慢回落。說起類似例子,筆者想起另一宗交易,去年12月天大石油管材(839)宣布,Vallourec獲引介作為公司的戰略投資者,Vallourec同意按每股3.96元認購1.96億股天大石油新H股,總代價為7.76億元。

 

由於Vallourec是以37%溢價入股的,消息一出,當天股價馬上漲了超過17%,收市報港幣3.39元。不過之後股價卻逐漸回落,上周收市價為2.99元。

 

在這裡,筆者不是想說被收購方並不值收購的價錢,而想帶出的是因為企業入股跟基金入股存在不同目的,他們在考慮收購價時,也會用不同的估值模型

 

基金是投資者,投資者最重要的是要在投資項目上賺錢,就是希望低買高賣。

 

因此,基金很著重於入股價,最好當然是有折讓地入股,這樣可以降低他們的輸面。

 

相反,對於收購鴻興的聯合株式會社,或者入股天大石油的Vallourec來說,他們的目的是出於業務上的考慮。不一定是要在這項單一投資上賺錢。大企業都是以大局觀去看收購的,故此只要在他們的計算的模型中,收購後跟原來業務能夠產生大於收購價的協同效益,那麼他們都會考慮收購的。

 

讀者想想看,平日一檔股票的交易,交易的人是會以投資者的想法為多,還是會以企業入股的想法為多?當然是前者占絕對的比例,故此,企業的入股價,不能夠真正反映市場認同的價格不是沒有道理的。

 

另外,假設市場上有一個正式的統計,來計算投資者跟基金入股及投資者跟企業收購入股回報的比較,筆者想前者一定會比後者高得多。

 

(作者任職申銀萬國證券,負責港股經紀業務,在2007年2月中港模擬投資比賽拿下冠軍)


 

【2011/04/24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