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

近也許該是重新思考全球分散策略的時候了。新研究顯示,全球股市崩盤的機率在過去20年來升高了15倍,這意味每2年就會崩盤1次。

 

這項由荷蘭Robeco資產管理公司的量化研究員馬克華特(Thijs Markwat)6月發表在論文裡的發現,應該會讓許多人急於重新檢討他們的資產配置。

 

馬克華特全球崩盤的定義是,四大股市(歐洲、美國、亞洲和拉丁美洲)在同1周全都下跌,且股價跌幅都在全球股市表現分布最差的5%下。這也代表全球股市在1周內至少下跌5.9%。

 

在1992年1周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只有0.1%,到2010年機率已升至1.5%,理論上這表示平均每2年就會發生1次全球崩盤。

 

馬克華特:「風險經理人看到的地理分散機會不斷減少,而全球崩盤的機率則升高。要讓投資組合的風險保持在可接受的水準,風險經理人在分散曝險時除了思考地理分散外,也應往其他方向思考。」

 

任何注意股市的人都可輕易發現,今日股市風險和股市之間的關聯性已比20年前高出許多,而基於這種發現,投資人未來將對股票要求更高的風險貼水(risk premium)。換句話說,以資產類別來看的全球股市未來很可能下跌。

 

以全球分散作為避險的投資概念在1970和1980年代開始流行,但美國和歐洲股市在1992年只有0.51的交互關係,到2010年已升高至0.83。美國與亞洲股市的關聯性在同一期間,也從0.41升至0.64。這表示仍有很大的分散價值,雖然長期來看這個價值正在縮減。

 

1997-98年的亞洲危機似乎造成交互關係不斷增加,當泰國倒下時,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這與美國投資人無關,直到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許多人才大夢初醒。這個事件揭開了「榮景、泡沫破滅、紓困」模式的序幕,持續到今日。

 

投資人慢慢開始明白,全球股市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投資人在某個股市大跌時,為求自保也賣出其他股市,即使他們在最先下跌的股市未有曝險。雖然這是基本面推動的現象,反映的是經濟全球化,但投資人對全球化的反應行為也是原因。

 

投資人該怎麼做?即使把貨幣風險納入考量,分散顯然仍有其價值,因為許多分散可透過跨資產類別獲得。比較美國10年期公債和標普500的報酬率就是明證。

 

固定收益這個類別和地區之間也有明顯、但不完美的交互關係,這意味國際分散化的固定收益組合仍有相當價值。推升西班牙利率上揚(固定收益報酬下降)的力量,卻推升丹麥和德國公債價格上漲。

 

雖然這兩個極端的交易未必吸引人,但假設你是義大利儲蓄者,你會很高興拿到德國或美國公債的微薄利息,總比持有本國公債的實質和潛在損失好。

 

股票市場間的交互關係也很可能持續升高。像亞洲危機這類大震撼,往往對交互關係有重大且持久的影響。歐元危機若真正惡化,當然也大到足以刺激全球股市大拋售,並大幅升高市場的關聯性。

 

悲觀者會看到股價大跌,樂觀者會發現市場總是過度反應,到最後,美好的買點總會出現。要保留充裕的彈藥。


(作者James Saft是路透專欄作家)

 

【2012/07/24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