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經建會表示,歐盟目前經濟低迷,失業率升高,尤其青年失業率(25歲以下)在5月平均更達22.7%,但其中推動職業教育最力,大學在學率不到台灣一半的德國,青年失業率僅7.9%,顯示德國「雙軌制職業教育制度」是降低青年失業率的主要原因。
經建會官員表示,六成的德國高中生選擇「雙軌制職業教育」取代一般學術教育,這項制度是採取讓學生在學校取得基本學歷,同時在企業內部接受訓練的職業教育制度。
德國雙軌制教育制度每年訓練超過150萬人,從烘焙師傅汽車機師、從木匠到小提琴製作達人,各行各業都有,而且超過九成的學徒都順利完成完整的訓練,實習時間長短則視不同行業而定,從3年到3年半皆有可能。
經建會表示,自2000年以後,受到產業結構調整、科技發展等環境變遷影響,德國教育部積極著手改革推動已久的雙軌制職業訓練制度,由業界及政府共同合作,並訓練來自移民社會或弱勢家庭的青年,參與雙軌制職業訓練,以利就業。
經建會官員表示,以2005年的資料觀察,德國大學入學率(大學一年級新生人數占同年齡人口數)只有24.8%,比台灣的65.9%、日本的52.3%、英國的62.6%、法國的41.0%都來得低,但是,德國今年5月份的青年失業率7.9%,卻是全歐盟最低。
依我國、日本、歐盟及美國的官方統計,我國青年失業率在今年5月為11.8%,日本8.5%,法國22.7%、義大利36.2%,皆比德國高出許多。
台灣研究生就業拉警報 專家:須從教育結構檢討
針對研究生失業率攀高、首度超越專科畢業生,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分析,肇因於供給過多、學用落差所致,必須從教育結構著手才可能改變。學者則認為,國內研究所膨脹過快,高學歷人才供給過剩,政府有必要放手讓市場機制自然調整,不宜貿然祭出失業補助措施。
林三貴說,近年大學以上族群失業率較高是事實,研究生失業率超越專科畢業生不令人意外,因為技職體系學生能立即切入市場,雇主頗為歡迎。
至於研究生失業率高,林三貴認為,研究生所學無法符合就業市場需求,加上碩博士供給過剩,失業問題就會發生。
對於研究所畢業生歷經更多的學術訓練,卻未必無法符合市場需求,林三貴建議,應慎重檢討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否均衡,例如研究所減招或提高研究生畢業門檻。
林三貴說,對於高學歷高失業率,職訓局會從加強工作媒合、提供研究生在職訓練等方面著手解決,他認為,許多研究生其實素質不錯,欠缺的是進入企業表現的機會,因此,若企業有聘用研究生的需求,勞委會從求職資料庫主動篩選,推薦給企業。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則警告,高等教育體系若不從結構性檢討,未來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將更嚴重。由於設立研究所,尤其是文法商類的研究所,成本不高,被校方視為「賺錢商機」,相對而言,專科畢業生因學子競相就讀大學,反而「物稀為貴」,透過「市場機制」,自然會篩選所需人才,進而影響教育資源供需,政府應尊重市場機制自然調整,沒必要採取「補貼高學歷薪資」的手段,扭曲市場機制。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則認為,政府有必要重新檢視市場需求,對高等教育採取計畫性培育方案,以配合國家經濟發展目標,不能再任由各大學自行擴張。對於研究生,政府也可以藉著引進人才培訓產業等較需要高學歷人才的產業予以容納。
新聞分析-學歷有沒有用?
工商時報【于國欽】
四十多年前日本新力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出版《學歷無用論》一書,對於當年日本社會彌漫著要出人頭地得大學畢業,要飛黃騰達得上一流大學,他要大家反思:「學歷果真能左右人生的一切嗎?」
盛田昭夫這席話顯然沒有改變大多數人的想法,直到如今,不論日本、台灣或中國,多數人仍堅信擁有漂亮的學歷對未來的人生是有幫助的,因此唸研究所的人如過江之鯽,以台灣為例,1990年這一年自國內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者僅6,409人,取得博士學位者518人,至2000年雙雙升至20,752人及1,463人,至2010年更升至60,024人及3,846人。
唸了這麼多書,工作比較好找?薪水比較高嗎?十年前確實有這一優勢,具碩、博士學歷者找工作左右逢源,薪水也高人一等,但是隨著碩、博士人口愈來愈多,近年不但初入職場的實質薪資遠不如昔,甚至連失業率也比專科來得高,顯示今天台灣的情況確如盛田昭夫在四十年前的預言,學歷已愈來愈不管用。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高等教育上投入的經費不算少,以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經費占歲出比重來看,台灣在2007~2009年所占的比重依序為4.47%、4.49%、4.26%,非但高於2007年南韓的2.1%、日本的1.7%,也高於美國的3.3%、德國的2.6%。
我國政府投入這麼多的經費,從量的角度來看,十多年來確實創造了可觀的成績,如今碩博士即將升逾百萬人,每百個就業者就有六人是碩博士,但由於人力供需失衡,大學、研究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與產業需求有不小的落差,加以高等教育的品質參差不齊,致使今天有兩萬五千個碩博士仍處於失業。
我國碩博士人口將破百萬,本該令人高興,但與此同時業界卻苦於找不到人才,這是何等反諷,碩博士人口破百萬凸顯當前高教政策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再置之不理,不但對青年人是傷害,對經濟競爭力更將是沉重的打擊。
2012-07-30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