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日義 倒債風險升高
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工業化國家財政日益惡化,與這些國家主權信用相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則愈來愈活絡,顯示投資人看衰這些富國,認為他們倒債的機率愈來愈高。
據保管信託與結算公司(DTCC)資料,與美國、英國和日本連結的主權信用違約交換(CDS)交易量,過去一年來暴增一倍;而債務負擔在已開發國家居前幾名的義大利,CDS交易量在單一國家中最高。CDS基本上是一種轉移違約風險的金融衍生性商品,CDS合約的買方向賣方付費,賣方則擔保債券違約時買方的損失。
相對之下,與俄國、巴西、烏克蘭和印尼等新興市場國家連結的CDS交易量,在過去12個月期間不是持平就是下滑,代表投資人對交易這些國家的風險愈來愈沒興趣。
這和過去的情況截然不同。以前,已開發國家的CDS市場很冷清,因為投資人多認為倒債對這些國家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事,買賣這些國家倒債風險的「保單」,根本無利可圖。
不過,經過這場經濟衰退後,各國因推出規模龐大的刺激經濟政策,導致債務節節高升,加上政治和經濟情勢愈來愈不穩定,愈來愈多投資人開始為這些國家「買保險」。
在此同時,許多銀行也準備好要提供「保障」,以收取「費用」。
這些費用近來突然激增,因為為已開發國家債務買保險的成本,從去年夏天就開始增加;擔保新興市場國家債務的成本,則逐漸下降。
Evolution公司固定收益研究部門主管簡金斯指出,如果市場哪天認為這些國家的債務到了無法負擔的時候,公債市場可能湧入天量賣壓,殖利率就會隨之狂飆。他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削減赤字和債務。
惠譽集團旗下的資料部門Fitch Solutions表示,在CDS市場上,已開發經濟體的前景以及債市的不確定性,幾乎和新興市場一樣高。
義大利和巴西是策略師最常用的例子,拿來比較已開發和新興市場的財富。預估到2010年時,義大利的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比會升抵127.3%。
公債 將引發新次貸風暴?
編譯/廖玉玲
目前西方當局幾乎一致認定,政府公債比抵押債權憑證(CDO)這類衍生性金融商品更安全,要求銀行多多購買這類資產,但倫敦金融時報專欄作家邰蒂(Gillian Tett)懷疑這些公債反而會變成新的次貸,引發新一波風暴。
許多國家在承平時期的債務水準,已飆升到幾世紀來僅見,但控制這些負債的政治承諾,卻仍充滿不確定。這不見得代表倒債的危機隨時都會逼近,事實上這種機率幾乎接近零,但不難想像有些國家最後可能會讓本國貨幣貶值、狂印鈔票、觸發通膨,以降低他們的債務價值。
更容易料想到的是,債券殖利率將暴增,債券價格反向大跌,尤其是各國央行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後。
這難道不會引發另一波金融風暴?
不過,至今卻未見太多人討論銀行是否該繼續收購主權債務。對可能有很多公債待售的國家而言,這可能是因為銀行不想弄皺一池春水;也或者是這些央行並不希望太多人注意到,他們現在持有的公債規模快速膨脹。
因此邰蒂大聲疾呼,持有政府公債的銀行要小心謹慎,務必要做好避險,以防市場瞬間崩盤;持有政府機構債的銀行,同樣也要如履薄冰。
目前公債市場看來天下太平,但如果各國政府以為這代表可以永遠避開困難的財政抉擇,那這些「安全」的公債,可能就會開始看起來愈來愈不安全。
- Nov 24 Tue 2009 14:13
英美日義 倒債風險升高【2009/11/24 經濟日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