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規畫專欄》
築起醫師族群的安全資產堡壘
陳文城
就筆者近十年實務接觸發現,一般醫師族群資產大概介於兩仟萬至 兩億間,因此在資產規劃上大多以節稅角度出發來安排整體家庭資產 。但由於長時間的看診工作,生活步調不但忙碌,精神壓力也比一般 人大,因此無暇研究市場趨勢,理財模式也傾向穩健保守,但若未做 功課用於其他醫師好規劃不見得符合自身需求。
去年八月透過介紹認識了陳醫師一家人,陳醫師名下資產共約五仟 萬元,風險考量下國內資產與投資海外比例配置約是三比一。陳太太 是國中老師,育有一子一女。如今每年利息所得超過二十七萬,不僅 每年所得稅都要痛一次,更擔心將來會面臨龐大的遺產稅。
這幾年雖然透過分年贈與給小孩的方式,使得其名下各約有三百萬 的現金資產,但是也擔心是否會造成子女未來揮霍的不良習性。
經過幾次與筆者討論後,建議陳醫師的資產結構可做重新調整。
(一)運用原先每年直接贈與給子女的免稅額來成立以陳醫師及陳 太太為委託人的家庭信託,改以信託贈與方式約定將來子女達到信託 契約中載明項目(例如考取國外研究所、創業等),才能享用信託財 產,給孩子魚吃還不如鼓勵他學會釣魚。
(二)善用夫妻財產平均化,降低陳醫師名下資產,減少將來累積 的所得總額所必須面臨的高遺產稅賦。
(三)要注意海外資產所得即將面臨最低稅賦制的課徵,可在九七 年底前先獲利了結,並記得在九八年後分年分批匯回,重新安排規劃 ,一切以合法為基礎,才能讓陳醫師充分擁有財產掌控權又能降低相 關稅負。
身為一位財產規劃師透過對相關專業法令的熟悉及實務個案經驗的 累積,逐一檢視資產稅務情形,現有的安排及想要完成的人生目標後 ,再從節稅、投資理財、資產傳承三個面向提供完整的財產規劃建議 ,才能將一生辛苦累積的財產完整保護下來,並確實照顧自己也照顧 家人。
(本文作者為IFP中華民國個人財產規劃人員協會財產規劃師)
- Jan 15 Tue 2008 11:51
築起醫師族群的安全資產堡壘(工商時報2008.01.15 )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