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溫習了一篇很好很棒的文章,將它整理出來,若您覺得自己的理財分數太低又不知如何改進,liuliuy8認為您只要按照以下的每個項目逐項檢討與改進,一定能效率大增
原文出自:Smart智富月刊 第120期 2008-07-30 撰文者:陳昌陽
錢 為什麼留不住
20個理財漏洞,你有幾個?
你是否…
□不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
□負債超過資產的一半?
□賺到的錢,儲蓄少於3成?
□不知道退休之前要存多少錢?
□天天檢查投資績效?
你想過…
□好友做股票有賺錢,他報明牌,就跟著買?
□準備足夠的錢讓小孩出國唸書?
□要長線投資,但碰上股市暴跌,就趕快賣掉?
□理專說某檔連動債會賺錢,你就心動想買?
□買好幾件同樣款式、不同顏色的衣服?
你認為…
□買股虧損超過2成,還不應該賣出?
□投資股票的報酬率比定存高?
□花很多錢買保險,就很有保障?
□你眼光獨到,所以投資一定賺?
□親人跟你推銷保單,你會買?
你忽略…
□投資商品前先做理財規劃?
□擬定年度重要資金支出時程表?
□投資規劃有配合理財目標?
□存一筆生活緊急預備金?
□把錢存在銀行,還要管理?
必須捫心自問的27個問題
理財規劃27問
想一想風險︰一旦身故,對家人的責任
1.家人如何支付喪葬費用、房貸?
2.妻小、父母,生活費有著落嗎?
3.子女養育費、生活費該怎麼辦?
想一想養老︰對退休生活的規劃或期待
4.我希望幾年後(或幾歲)退休?
5.我要準備多少退休金(相當於現值每月多少錢)?
6.我希望至少夠用幾年才安全?
☆ 小提醒:每個目標金額、完成時間、優先順序都要明確!
7.我有哪些工作收入?
8.我有哪些理財收入?
9.每月固定支出有多少?
10.年度固定支出有多少?
11.還有哪些未償貸款?利率多少?何時到期?
12.有哪些保險、基金或其他資產?報酬率如何?
☆ 收支資訊(如薪資扣繳憑單、所得稅明細)、資產負債資訊(含保單、貸款等) 都要掌握清楚!
13.對通貨膨脹率、各種費用增長率、平均餘命有做過預估嗎?
14.既有投資、儲蓄、保險對我的理財目標有多少貢獻?
15.現有退休金、國民年金能創造多少效益?
16.投資目標報酬率設定多少才合理?
☆ 必須考慮通膨、各種費用率的變動,依據現有投資、儲蓄、保險,算出需求缺口!
17.如何使投資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18.目標有分成短期(3年以下)、中期、長期(15年以上)嗎?
19.對長期目標,我願意承擔波動風險,以投資來換取較高報酬率嗎?
20.投資有按風險程度做資產配置嗎?
☆ 短期資金需求,要用流動性高的理財工具,不宜用保單或連動債;長期目標,要用投資做準備,以發揮時間加複利效果!
21.我清楚自己的財務需求與預算嗎?
22.我的保險、投資策略,方向明確嗎?
23.我充分了解購買的商品嗎?
24.我是基於需求,還是為了人情投資或購買這個商品?
☆先考慮個人需求,挑選的工具要能解決問題,下手前須了解工具屬性、限制和風險!
25.檢視時間到了,我有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嗎?
26.進度超前時,我要變更我的計畫嗎?
27.進度落後時,我有其他補救惜施嗎?
☆擬定檢視時間表,有紀律的執行!
留財注意事項︰
●不清楚自己的期待
●沒將期待量化成目標
●目標不夠完整
●沒準備3~6個月生活支出現金
●收支失衡、過度消費
●負債比太高︰宜<50%
●儲蓄率太低︰宜>30%
●退休金準備太少
●低估子女教育基金
●投資與目標沒連結
●高估報酬、低估風險
●靠儲蓄準備長期資金,結果「存」不到目標
●把保險當儲蓄,結果保障不足
●把保本當保值,卻無法抗通膨
●沒做資產配置,為高報酬惡化財務
●投資不懂停損、停利
●不重視理財方法,專聽明牌
●沒有規劃就直接挑選工具
●重複投資,效益打折
●買了一堆保單,保障卻不足
●買到不熟悉或不透明的商品
●忘記定期檢查
●頻繁檢視長期目標
●因為害怕或貪心,違反既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