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介紹了一本書:南懷瑾先生所著的"論語別裁",作者將倫語這本書,做了很多別出心裁的解釋;一開頭的"學而第一"就讓liuliuy8感觸頗深。

作者說:學問是哪來,是從人生經驗上來,修養不是在書上念,隨時隨地的生活都是書本,所以孔子說「觀過而知仁」,看見別人犯錯,自己反省,就是學問,慢慢有了進步,自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們勸他:「不可以阿!老兄!一定會出毛病呀。」但他不聽,我們心裡難過,但最後證明我們是對的,固然替他惋惜,但對於自己認識的道理,更進一步得到會心的微笑。所以說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liuliuy8看到這段就想到這幾年來發生在身邊的過程,為了能和自己的道德觀結合,離開了從事18年的保險公司,在離開的7~8年前開始,常常勸客戶這個不要買,那個不要買,自然而然業績比別人低,收入比別人少,但是客戶常常不聽勸告跑去跟別人買,現在看到很多人投資失利、或理財效率不彰,liuliuy8 告訴自己:我做的是正確的,雖然有很多人不聽勸告,但有很多人因為接受我的建議而獲益,自然也能會心一笑。

作者說:有句老話:「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父母、兒女、親人,不一定能成為知己,一個人哪怕轟轟烈烈的做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得一知己,完全瞭解你。做學問的人更是如此,所以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要怕沒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這人在遠方,這個遠不見得是空間的遠,也許是時間的遠,孔子的學問,是500年後漢武帝時才興盛起來。

liuliuy8想到透過網站上的文章,能讓很多素昧平生的會員支持,就覺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作者說:做學問的人,不怨天、不尤人,常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站不起來,為什麼沒有達到目標?是不是自己的學問、修養、作法需要改進,拿現在的觀念來說:就是擁有健康的心理,這樣才是君子。

liuliuy8也常常問自己:到底客戶、朋友沒有接受我的建議是什麼原因,是表達說明不清楚、不夠淺顯易懂、還是不信任......,都值得我來改進,這樣好像自己愈來愈像君子了 

最終還是希望網站上的文章,能夠幫助有緣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