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次貸效應》資金恐撤出東亞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路透倫敦、香港二十二日電】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持續蔓延,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估計,次貸問題造成的整體損失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而亞洲開發銀行(ADB)也警告,次貸造成的全球金融動盪可能使資金掉頭流出東亞,造成信用緊縮問題。

OECD在21日發表的報告中說:「借款成本墊高對企業或消費者的影響,通常要好幾個月才會完全展現,加上衝擊往往是一波波來襲,由此可見市場最近的修正,可能只是長期下滑的序曲。」

亞銀表示,儘管新興東亞市場成長強勁,受次貸風暴衝擊較輕,但「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避險心態增強,加上風險價格重估,可能使原本流進該地區的資本(尤其是「套利交易」資金)出現逆轉。」

OECD的市場趨勢報告指出,花旗、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聯合成立超級基金(Super Conduit),打算收購岌岌可危的結構式投資工具(SIV)部位,有助於避免這類證券資產的價格因持有人拋售而暴跌。但OECD表示,及早行動十分重要。

OECD報告認為,明年春可能才是災難的頂點。報告估計,8,900億美元的美國次級房貸將在2008年重設為更高的利率,還不起錢的貸款戶紛紛違約,法拍屋價格又面臨下滑,會造成以這些房貸擔保的資產價格崩落。2008年3月將是利率重設的最高峰。

OECD假設,這些次級房貸將在2008年的利率重設潮中損失14%,那麼放款者合計將損失1,250億美元。若是算進「Alt-A」等級的「次優級」房貸,累計損失總額「似乎可能」達到2,000億到3,000億美元。

銀行、基金與銀行設立的SIV的曝險資產,主要是抵押債權憑證(CDO),以及把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包入的合成型抵押債務憑證(Synthetic CDO;CSO)。CDO是以複雜方式包裝房貸、卡債後,銷售給金融機構的一種投資工具。OECD估計,在今年6月,也就是最嚴重的次貸危機爆發前,這類CDO/CSO資產的總值接近3兆美元,同月銀行持有的SIV總值約4,000億美元。

這些CDO/CSO中,約46%由避險基金持有,總值約1.4兆美元;銀行持有25%,價值約7,500億美元;資產管理公司持有19%,保險公司持有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