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台幣升不停,銀行間也順勢推出一些可以讓民眾「賺匯差」的組 合式商品,一些理專都會跟客戶說,在正常情況下,投資風險不大。

 

事實上,只要牽涉到匯差,投資風險都很高,保守投資人最好不要碰 。

 

最近匯率波動如股價,上上下下震盪不停,讓不少人手癢,銀行更 趁機推出一些雙元貨幣或「組合型外幣定存商品」。理專在銷售時這 類型商品時,通常會跟客戶說「要自行承擔匯兌風險」,但客戶只知 道要承擔匯兌風險,卻不清楚匯兌的風險有多大。

 

銀行行員私底下說,銀行除了定存的成本較透明,只要牽涉到外匯 買賣,銀行賺得永遠比客戶多很多,風險則是由客戶承擔。

 

目前不少銀行在銷售雙元貨幣時,告訴一些「口袋不夠深」的投資 人要「玩」外匯,可以從「雙元貨幣」下手;但卻沒有提醒客戶,操 作「雙元貨幣」投資也有很高的虧損風險。

 

一位曾在銀行工作的高層表示,操作雙元貨幣時,銀行約只拿投資 人百分之1的錢去新加坡買外匯衍生性商品,剩下都放在定存。期貨 若有賺,銀行分一點錢給投資人,剩下放在銀行帳上,所以賺錢時銀 行分得比客戶多。

 

另外,投資人在操作雙元貨幣,投資人所拿到的幣別永遠是弱勢貨 幣,銀行握有強勢貨幣,強弱勢貨幣形成非一朝一夕,所以銀行銷售 雙元貨幣的利潤驚人,不少銀行主要獲利都來自於此。

 

這位銀行人士表示,操作雙元貨幣時要有一些基本認知,首先是不 要想在「雙元貨幣」賺大錢,可以賺一點蠅頭小利就不錯;第二是若 到期拿到弱勢貨幣,最好可以犧牲一下匯差,換成強勢貨幣,因為貨 幣走勢不是說轉就轉,有時一等可能要1、2年,長一點要等3、5年。

 

儘管弱勢貨幣可以放在外幣帳戶等著匯率反轉,但這還是要機會成 本,這位銀行主管建議,若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標的,就不要買這種風 險高、又賺不了什麼錢的金融商品。

 

2011-01-14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劉阿伯 的頭像
    劉劉阿伯

    劉劉阿伯理財教室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