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魏喬怡、陳欣文 /台北報導

「聯博」第一次被大篇幅的報導是主管機關為了區隔境內、外基金差異性,同時擔心一檔基金超過3,000億元的部位都由台灣投資人持有,風險過高,因此今年9月初祭出「聯博條款」限制境外基金國人投資比重不得超過7成(原先為9成)。直至今日大家才知道「聯博」是境外基金第一大品牌,聯博靠1檔高收益債撐起境外基金的一片天。

 

「聯博條款」實施至今,不少境外基金都因此「中箭」暫停銷售,其中不乏總代理公司的「金雞母」,但聯博高收益債券基金雖國內投資人比重降至66.5%,但是規模不減反增,今年又多了1,670億元,依然穩坐境外基金銷售龍頭寶座。

 

先鋒投顧11月時在其網站上公告,其所銷售的先機新興市場債基金自即日起暫停銷售,暫停銷售的原因則是因該基金在「台灣大賣」,台灣投資人銷售金額又幾近該基金的7成,因此,先鋒投顧不得不忍痛主動宣布暫停銷售。該基金績效一直維持在同類型基金績效前四分之一,且月配息,年化配息率達4~6%,於是吸引保守型投資人資金,也為該投顧主力產品,在該基金暫停銷售後,讓該公司的業務人員為之懊惱。

 

摩根富林明因「聯博條款」暫停銷售的基金至今多達6檔且清一色為亞洲相關基金。但若從該公司的歷史背景來看,不難理解國內投資人比重較高的原因。摩根富林明的前身為怡富,當年為台灣第一大品牌的基金公司,該集團在台灣成立超過20年。

 

不過,「聯博條款」雖然讓十餘檔境外基金暫停銷售,但聯博高收益債基金卻因為不少投資人贖回,台灣投資人持有比重也下降,使得聯博高收益債至今都還是持續銷售中,無怪乎有不少業者忿忿不平的說:「聯博條款,聯博為何沒事,大家卻都要受內傷?」

 

在金融海嘯發生前,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在全球規模最高達到2,240億元,海嘯後最低縮水到只剩640億元,去年隨市場大好,到今年6月底規模已快速暴增至4,190億元,當時國內投資人比重近8成,等於持有超過3,000億元。

 

而今至10月底聯博全高收規模創歷史新高達4,755億元,以國內投資人占66.5%來算,持有部位高達3,160億元。

 

2010-12-27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