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不管阿拉伯世界目前動亂最終會演變成什麼結果,迄今最大贏家肯定是產油國俄羅斯。因為中東局勢讓油價飛漲,令俄國獲得巨大經濟利益,讓政府財政更殷實。

 

烏拉爾原油是俄國主要出口的混合原油,上周五每桶收114美元,今年來漲幅24%。在油價持續大漲而增加俄國石油收益之下,俄羅斯盧布兌美元匯率今年來呈強勢升值,表現優於其他貨幣;周二盤中兌美元報28.1835盧布。

 

俄國股市也水漲船高,以上周五Micex指數收1,781點計算,今年來漲幅將近6%。俄股因周一與周二假期而休市。

 

油價大漲帶給俄國的直接利益,是盧布升值有助抑制消費者物價上漲,從而降低民怨。總理普丁上周公開表示受惠於油價上漲,為國家增加許多財政預算收入。

 

財長庫德林也認為若油價維持目前水準,政府就能恢復向主權財富基金挹注資金,是2008年中全球開始衰退以來首見。他表示在今年底前,其中一檔主權基金Reserve Fund規模可達500億美元。

 

由於俄國明年3月舉行總統大選,外界認為經濟好轉對掌握政權的普丁來說相當有利。

 

中東局勢讓外國油商更看好俄國投資環境。法國石油業巨擘道達爾(Total)認為俄國更穩定安全,不容易出現像中東的動亂,上周宣佈以40億美元買下俄國天然氣生產商Novatek的12%股權,參與開發俄國在北極圈的液態天然氣資源。

 

由於俄國許多油田在西伯利亞長年冰封的永凍層,只要停止運作即會讓油管與設施被凍結,因此向來沒有多餘的閑置產能。儘管石油產量已開始從頂峰往下降,但油價大漲吸引外資投入開發,讓俄國得以趁勢加快開發石油資源,繼續享受高油價帶來的好處。

 

2011-03-09 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