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擴大,每2年全球股市崩盤一次。基金業者指出,在股市大跌時,多元資產配置是股市崩盤的救生圈。

 

經濟學者馬克華特(Thijs Markwat)今年6月發表研究指出,與1992年相較,2010年全球股市崩盤機率上升15倍。按這個機率計算,平均每2年全球股市就可能崩盤一次。研究結果令人驚訝,但全球經濟變化劇烈已是不爭的事實。施羅德投信智多鑫全權委託管理帳戶經理人莊志祥分析,全球景氣循環周期加快,低成長、低利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代下,做好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將是投資致勝關鍵。

 

馬克華特對「全球股市崩盤」的定義是:歐洲、美國、亞洲、拉丁美洲四大股市在一周內全部下跌5.9%以上。在1992年,一周內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只有0.1%,但2010年卻已上升到1.5%。

 

此外,與1992年相較,2010年各大股市間的連動性升高不少,例如美國與歐洲股市的連動性提高到0.83(1為百分之百正相關),亞洲與拉丁美洲股市的連動性也已達0.72。莊志祥分析,這顯示投資不同股市以分散曝險的原則已逐漸失去效用。

 

莊志祥指出,多元資產配置是新世代有效降低投資風險的祕訣。不同性質的資產類別連動性低,組合投資不僅可以減少波動,更可藉由多元的收益來源以提高總回報。

 

以近10年為例,若從2002年7月開始投資全球股票,總回報為6.8%,資產波動度為16.9%。如果將相同資金分成三分,分別投入全球股票、全球債券與另類投資(包括綜合商品、房地產、建設等),總回報提高到7.15%,資產波動度更大幅降低至11.82%。



f_270730_1 


【2012/08/14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劉阿伯 的頭像
    劉劉阿伯

    劉劉阿伯理財教室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