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股市、油價近來逐漸回溫,哈佛大學經濟學者佛蘭克(Jeffrey Frankel)日前卻撰文要全球當心「黑天鵝」,因為全球經濟前景仍有歐元區重組、中東石油危機、美國財政懸崖、全球劇烈氣候變遷等隱憂,法人建議,投資人應以風險配置取代以往資產配置的觀念,才有助守穩資產。

 

施羅德全球多元資產團隊產品主管施嘉惕(Justin Simler)指出,景氣循環縮短、市場不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因素愈來愈多,過去大家以為大銀行不會倒、先進國家不會倒債的觀念已被推翻,911事件、房市泡沫化等「黑天鵝」讓許多投資人損失慘重,資產配置的傳統投資觀念已經不夠用。

 

施嘉惕(Justin Simler)表示,有效管理投資風險,不能單看資產類別的連動性。例如2010年美國與歐洲股市的連動性提高到0.83,亞洲與拉丁美洲股市的連動性也已達0.72,顯示投資不同股市以分散曝險的原則已逐漸失去效用。

 

他建議,投資人應細分每種投資標的的曝險因子,例如美國大型股的曝險因子並非僅有股票風險,還包括10%的利率政策風險;全球高收益債除了60%的信用風險,還包括10%的股票風險及30%的利率政策風險。

 

匯豐環球新興市場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認為,全球步入低成長、高波動,預期投資人對債券有比以前更強的需求,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已降至低水準,未來價格上漲空間有限;短線債市價格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基本面轉佳的趨勢,風險性債券仍是債市投資主流。

 

摩根新興龍虎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指出,近年投資市場黑天鵝事件頻傳,導致風險性資產重挫,股債均衡配置將有助降低整體波動風險,債券的抗波動優勢往往能抵禦市場不確定變因,在市場震盪期間發揮較強的防禦性,並提高資產穩定度。

 

他指出,如果要因應金融海嘯後的全球景氣周期急遽縮短,建議投資人提升固定收益產品配置比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劉劉阿伯 的頭像
    劉劉阿伯

    劉劉阿伯理財教室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