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身保險-新聞 (1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誰是下一個?求售壽險一長串
孫彬訓/台北報導

ING安泰人壽、保誠人壽陸續出售,讓外界見識到金融海嘯及歐洲保險業會計制度的威力,其實市場目前求售的外商壽險,仍有多家,包含南山人壽、安聯人壽、全球人壽等公司均在內,其中南山是受到母公司集團波及,準備售出49%股權,後二家則同樣是歐洲保險業會計制度惹的禍。

目前傳出的併購對象,南山人壽從中信金控、德國安聯集團、ACE保險集團、宏利集團,都有提及;安聯人壽則是市場點名中信金控正在洽談中;而全球人壽則有宏泰人壽、中信金控等公司。換言之,下一波台灣併購外商保險公司的動態,中信金是相當受關注的對象。

其中南山人壽是受母公司美國國際集團波及,因此準備出售49%股權,並引進策略投資人,但市場也傳說,100%出售的機會也未完全排除。

至於全球人壽的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減公司負債總額的餘額,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淨值),2005-2007年,分別為36.78億元、33.46億元、36.83億元,可去年第三季,降到負的14.38億元,但,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已增資38億元。

此外,2005-2007年,全球人壽的損益全是虧損,分別虧損20.94億元、44.55億元、37.9億元,去年前三季則虧損39.22億元。也因此,荷蘭總公司頻頻增資,2005年12月增資33.5億元、2006年12月增資44億元、2007年6月增資21.1億元、2007年12月增資18億元、2008年6月增資24億元、2008年12月增資38億元。截至目前為止,全球人壽在台資本額為271億元。

安聯人壽的股東權益總額,2005年-2007年分別為22.12億元、26.69億元、30.16億元,到去年第三季仍有28.68億元。至於損益上,2005年到2007年,分別小賺3.17億元、1.38億元、7.62億元,去年前三季則虧損0.5億元。整體來看,損益表現屬於小賺、小賠,但也沒有當初買下統一集團全數股份時,所評估的績效,加上會計制度的影響,才會有出售的評估計畫。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壽吃下台灣保誠人壽
併購獵豹辜仲瑩 重出江湖
■記者/蔡靜紋


中壽併購台灣保誠人壽主要資產、金鼎證3月與開發金重啟談判,種種跡象,讓外界不得不注意曾以快狠準的併購風格、被稱為「獵豹」的辜仲瑩,是否要再重出江湖,大展拳腳。

外界看中壽這回收購台灣保誠人壽業務員通路,頗有「一石二鳥」的意味,一則是幾乎不花分文便買下1.1萬名業務員,一夜之間讓業務員部隊從3,000多人擴展至近1.5萬人,成為擁有第四大業務部隊的壽險公司。

原本中壽與富邦人壽業務部隊人數相當,在富邦併購安泰人壽後已經拉大兩者距離,這回又被中壽扳回一城,重新領先。

再者是引進擁有160年壽險歷史的保誠集團入股,未來雙方可望有更多經驗交流,中壽也將成為保誠之後,台灣第二家推出英式分紅保單的保險公司。

相對於對開發金的「近身管理」,辜仲瑩對中壽是採取放手讓專業經理人打理的態度;就連併購案也都由中壽總經理王銘陽規劃、談判,只要簽約前向他報告,無特別狀況的話,即可成交。

中壽主管分析,用人不疑是辜仲瑩管理中壽的一大優點,可以讓他更無後顧之憂地衝刺開發金的投資銀行版圖。但回到決策面來說,也必須是像辜仲瑩這樣敢衝的性格,才能支持部屬提出積極的擴張策略。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FRS4嚴苛 提列虧更大 歐系壽險公司紛紛廉售在台業務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台北

繼富邦金 (2881-TW)不花一毛錢併購荷商ING安泰人壽後,中壽 (2823-TW)今(20)天也以象徵性 1元買下英國保誠人壽在台主要資產與營運;進一步探究,會發現近來出售的壽險公司都是歐系壽險公司,主因是歐美市場的IFRS4(保險業國際會計第 4號處理準則),迫使歐系壽險公司面臨增提責任準備金的壓力,為了資金調度,據了解,包括:荷商全球人壽(Aegon)、德國安聯人壽等也都在積極尋求出售機會。

去年轟動一時的富邦金併 ING安泰人壽,多數人都認為富邦金以市價和淨值比只有0.71倍,低於淨值,買得很便宜,但實際上, ING集團賣得也很好,不用倒貼一筆錢,還可以拿到6億美元,ING集團所取得全數現金直接認購富邦金發行的次順位公司債,並可計為富邦金第二類資本;最重要的是,ING母公司因為台灣ING安泰人壽的出售,獲得14億歐元(折合新台幣約 614億元)責任準備金的釋出。

同樣雙贏的合併案,今天也發生在中壽和英國保誠人壽的身上。中壽以「象徵性」的新台幣 1元或相當價值的股份,購買保誠人壽在台的部分資產、負債,讓英國保誠母公司減少提列 7-8億元英鎊的責任保證金;同時,保誠人壽認購中壽1.455億股,等於也為中壽預計增資3.5億股,解決了一大半的問題。

正因為歐洲保險責任準備金提列嚴苛,使得壽險市場紛紛吹起出售整併風。

保險業者表示,因為歐洲實施IFRS4會計準則,而台灣要到2011年才會與國際接軌進一步實施,這些歐系壽險公司根據母國法令須提撥鉅額責任準備金,台灣保險公司卻能豁免,形成外商與本土保險業者不公平競爭,迫使歐系壽險公司只好出售在台業務,以釋出責任準備金,減少提列。

保險業者說,因為經濟市況不佳,如果台灣未來未能如期實施IFRS4,不排除造成更多歐系壽險公司撤離台灣的可能。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保單連結ETF 划不來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投資型保單將課稅,將墊高投資人成本,專家提醒民眾,未來選擇投資型保單更要「斤斤計較」相關成本。以投資型保單連結股票指數型基金(ETF)來說,除基金公司會收取經理費外,很多保險公司另收一筆管理費,使得成本高於直接投資ETF。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投資市場變化詭譎,不少投資人捨棄投資個股,轉而投向ETF的懷抱。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經理黃昭棠表示,元月時因市場比較低迷,當時就有投資人大量買進ETF,因為ETF很適合做為波段操作的工具。

舉例來說,目前電子股有很多急單題材,但投資人想追逐這種題材不容易,不如透過ETF來掌握指數波段回漲的機會。

ETF在近幾年也成為民眾在投資型保單標的連結新寵,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直接投資ETF與透過投資型保單連結ETF的成本並不相同。

直接投資在櫃買中心掛牌的ETF,投資人只要支付1%以內的管理費,費用甚至比一般基金還要便宜,但部分保險公司提供的ETF連結標的,除ETF基金公司本身收取的0至1%管理費之外,保險公司還會額外再收取0.8%至1.3% 不等的管理費,投資成本較直接投資ETF高。

若是消費者長期持有,投資績效會比直接投資股票指數型基金(ETF)更差。

壽險業者表示,由於部分保險公司會針對ETF再收一筆管理費,影響到淨值,所以提供的連結ETF,報價均由保險公司另行公告,而非依市場成交公告。

比較各家保險公司提供的ETF連結成本結構,目前僅有法國巴黎人壽的「滿億變額壽險」不會從ETF淨值中內扣管理費用。

法國巴黎人壽資深副總鄭祥琨提醒民眾,不論要透過何種方式投資ETF,都應將相關費用、資訊及風險都審視清楚,才不會選擇了報酬率不及預期的投資商品。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險業利差損 須漸進揭露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不斷降息,讓壽險公司利差損問題日趨嚴重。金管會委員張士傑昨(16)日表示,壽險業利差損在財報上看不見,金管會規劃「循序漸進」要壽險公司揭露利差損情況。

目前壽險業的資金成本約4.8%,但投資報酬率遠低於此數字,去年甚至可能是負數。資產與負債之間的利差達4、5個百分點,利差損失更可能達數百億元。揭露利差損勢必引起業者反彈,尤其對老保險公司衝擊更大。

張士傑表示,金管會絕不會一下子要求公司全部揭露利差損情況,以避免衝擊太大。

他說,金融海嘯後,很多外商壽險公司想撤出台灣,主要是包括荷蘭、瑞士和英國,都要求保險公司的負債(保單)必須用公平價值揭露,以保障消費者,提高保險公司的財務透明度。

此舉造成歐系保險公司必須提列非常多的責任準備金,但目前台灣主管機關卻不要求保險公司的負債以公平價值揭露。張士傑表示,歐系保險公司依歐盟財會公報的標準,不斷增資在台子公司、分公司,但其他台灣保險公司卻不必這樣做,造成歐系保險公司競爭不利,只好撤走。

張士傑說,台灣的財務報表僅要求資產要以公平價值呈現,卻沒要求負債(保單)比照辦理,因此利差損的問題從來沒有在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反映,金管會計畫實施40號公報,就是希望循序漸進,要求保險公司揭露利差損情況。

張士傑指出,利差損問題浮現後,外界才會重視、進而解決問題。政府也在思考解決壽險業利差損的問題,例如新保單的利率不能太高、避免繼續增加利差損,以及透過保證、政府出資或要求產業整併。

他表示,現在台灣保險市場已經飽和,業者都希望輸出保險業到周邊國家、國際化,如此一來,財會制度也必須做一些改變。

閱報祕書》利差損

壽險公司設計保單時,會先預估未來利率來計算保費,稱為「預定利率」。在保單生效後,若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報酬率高過預定利率,稱為「利差益」,反之則保險公司會產生「利差損」。

利差損的意思是,保險公司實際資金運用報酬率,低於當初承諾給保戶的利率。十幾年前,保險公司大賣預定利率為6%、8%的保單,但現在投資環境很差,保險公司投資報酬率無法支撐高預定利率,出現嚴重的利差損。

若保戶沒有解約保單,保險公司不會立即產生危機;但如果保戶一次解約,保險公司將出現無法清償的問題。由於現在保險公司財務報表不必揭露,保戶無從知道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利差損問題有多嚴重。

保險局規定,保險公司若有利差益,必須分紅給保戶。但因為現在保險公司全部出現利差損,保戶也沒辦法分紅。 (記者李淑慧)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人壽喊賣 開價40億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可靠消息來源指出,全球第五大壽險集團荷蘭全球保險集團(AEGON)決定退出台灣市場,委託財務顧問公司JP摩根出售在台的投資事業全球人壽,開價新台幣40億元,接觸對象包括金控、壽險公司,現並已與特定對象簽訂保密協定。

對此消息,全球人壽台灣發言人劉靖姍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回應。

對於外商壽險集團紛紛出售台灣子公司,壽險圈人士分析,這正是「金融保護主義」使然。在金融海嘯後,跨國集團對於海外市場經營更趨保守,ING集團即不願背負IFRS4(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責任準備金提存問題而出售ING安泰人壽,同屬荷蘭公司的AEGON集團也將面臨相同問題。

市場人士指出,AEGON集團累計增資全球人壽280幾億元,相較於開價40億元,等於是認賠出場,且以目前「買方市場」來看,恐怕價格不見得能盡如賣方所願。

若全球人壽出售,意味全球前五大保險公司,除英系保險公司外,將全數退出台灣保險市場。根據財星雜誌(Fortune)統計,從總營業收入來看,2008年全球前五大上市保險公司分別為法國安盛(AXA)、義大利ASSICURAZIONI GENERALI、英傑華(AVIVA )、英國保誠(PRUDENTIAL)、荷蘭全球(AEGON)。在這項統計中,國泰金控在全球壽險公司排名第15大。

荷蘭國際集團(ING)過去一直蟬連財星雜誌保險公司第一名,去年因產業分類被劃分在消費金融產業,未列入前五大保險公司名單。該集團已於去年10月下旬將在台的ING安泰人壽,以6億美元出售給富邦金控,啟動這波外商壽險公司撤離台灣市場的風潮。

法國安盛則是二度退出台灣市場,第一次是將安盛國衛人壽賣給全球人壽,第二次是安盛併購瑞士信貸集團的壽險子集團穩瑞,將穩瑞在台壽險公司瑞泰人壽賣給中國人壽。

AEGON全球保險集團也是荷蘭的百年老店,去年受金融海嘯衝擊,獲荷蘭政府注資30億歐元。目前該集團也透過跟台新金的策略聯盟,持有彰化銀行2.5%股權。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分紅利率墜至1.01% 創新低
彭禎伶/台北報導

壽險保單強制分紅利率2月降為1.01%,創下史上新低紀錄!由於 利率快速下降,壽險公司不是暫時停售利變年金、萬能壽險,就是2 月宣告利率普遍降到2%以下,甚至不少有效契約已降到1%以下,壽 險公司擔心收進來新契約保費,無處運用,跟借「高利貸」沒兩樣。

壽險公會依據台銀、一銀、合庫定儲利率計算出的保單分紅利率, 1月已降為1.51%的4年來新低,2月更因央行又降息,進一步降為1. 01%,是壽險史上最低的保單分紅利率,代表保戶能分得的紅利越來 越少,更代表壽險公司面臨更嚴重的利差損問題。

為避免製造新負擔,去年下半年熱賣的利變商品,今年初紛紛停售 或大幅調降宣告利率;國泰人壽目前全面停售萬能壽險及大部分的利 變年金,唯一銷售的一張利變年金,2月宣告利率1.32%,但首年附 加費用0.2%,須1年以上才免解約金,等於第一年實際利率1.12%, 還是維持一定的競爭力,但又不至於宣告太高利率。

富邦人壽則有2張利變年金,分別宣告1.3%及1.55%,扣到附加費 用率後,首年報酬率最高有1.35%,但可能要3年以上才能沒有解約 費用;新光人壽昨日未宣告新的利率,仍暫停受理新的利變年金保單 ,將等內部精算出實際的投資報酬率及公司財務負擔能力,再宣告新 的利率。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很頭痛! 壽險業財務 9家淨值為負
彭禎伶、孫彬訓/台北報導

產險業已退場2家,但30家壽險公司近40年來還沒有任何1家被強迫退場!據保險局統計,去年全年壽險業應增資及已增資金額,逾1,400億元,尚不包括部分壽險公司應彌平的累虧金額,但增資速度趕不上淨值消失的速度,全年約消失3000億元,據壽險業者透露,有公司已靠高利率吸收保費在支應現金流量。

保險局長黃天牧表示,壽險安定基金與產險安定基金未來仍將合併,共同處理保險市場退場問題,但產險公會理事長石燦明表示,產險公司在華山產退場後,所有公司RBC都在300%以上,因此,目前僅剩下壽險的問題,黃天牧說:「保險局會密切注意、積極處理。」

因為34號公報實施及遇上全球金融海嘯,壽險業的淨值從去年初的4,330億元,到去年10月底已降到620億元左右,共有9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數,RBC需強化的更多達20家左右,就連國泰人壽也破天慌在今年2度增資,增資金額達300億元,新壽亦2度增資,總金額227億元,南山人壽則是因為母公司財務狀況及新台幣匯率波動,去年共增資587億多元。

另外如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宏泰人壽、全球人壽、保誠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等也都陸續完成增資或籌資中,到去年11月底,據保險局統計,還有670多億元要陸續增資進帳,協助各公司淨值回穩,RBC能提升。

因應史上最慘的一年,保險局也祭出多項緊急措施,包括允許壽險公司發債,壽險業投資其他同業發行特別股及債,可不必從自有資金中扣除;特別準備金可充當資本;股票等有價證券投資損失只認20%等,讓部分壽險公司增資金額可下降。

但仍是有部分壽險公司淨值已為負100多億元到數百億元不等,仍在尋求自救辦法,壽險市場更傳出有公司現金流量不足,需要借錢或靠高利率來吸收現金。

黃天牧日前指出,去年11、12月隨著各公司增資金額到位,壽險業淨值已回升,比10月最壞的情況好轉;但安定基金規模僅接近200億元,未來如何處理動輒數百億元、數千億元到上兆元的壽險公司退場機制?就連金管會主委陳冲也表示,還要思考中。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管會勒令 華山產險停業
彭禎伶/台北報導

第二家產險公司退場!金管會17日上午緊急派員進駐華山產險,對華山產祭出「勒令停業清理處份」;金管會主委陳冲稍後也緊急舉行記者會,宣布華山產保戶權益由產險安定基金支應,政策性保險100%理賠,這也是繼國華產在2006年被停業清理後,第二家產險公司被迫退出市場。

同時,金管會依據保險法149─6的規定,對華山產近3年來卸任、現任的董監事,限制出境及限制財產移轉,據了解,包括華山產前任董事長、前第一金董座陳建隆;霧峰林家、華山產代董事長林明洋等都在限制名單內,陳?承諾:「1個月內釐清所有責任。」屆時才能解除相關人等的限制。

民國41年就成立的華山產險,原名太平產險,隨國民政府自大陸來台,歷史相當久遠,但太平產近年並不「太平」,除了一直有增資壓力外,曾與國華產險洽談合併破局,經營權有爭議,後隨量子基金入主、爆發弊案,交銀代管,到霧峰林家入主,新董事長陳建隆決定不再「太慘」,改名為華山產後,至今仍未能擺脫增資的壓力。

陳冲指出,華山產RBC未達200%的規定,保險局多次要求增資、自救,期限內都未能履行,直到1月中旬,華山產自己向金管會表示,現金出現缺口,可能無法履行保單理賠,金管會因此緊急決定,17日一早8點30分,公司一開門,立即委由保發中心及產險公會40多名人力,進駐華山產,依保險法149條,勒令華山產停業進行清理。

據保險局的統計顯示,華山產到去年9月底,淨值已負8.78億元,帳上累虧28.78億元,原先每年保費收入有28、29億元,去年也降到僅約15.8億元,有效保單62萬張,市占率僅1.6%,比國華產被勒令停業前的市占3%、103萬張有效保單,還要少。

金管會強調,華山產有效保單中,有31萬張是政策性、強制保險,如住宅地震險及汽機車強制險,這部分都是100%理賠;另外31萬張其他險種,如商業火險、任意車險等,理賠90%,理賠上限300萬元,但保險局表示,華山產的其他類保單90%都是保額在300萬元以下;華山產即日起不再對外營業,不銷售新的保單,但保戶若要解約、理賠,則由保發中心代管下正常進行,解約者僅能獲有效保費的40%。

產險安定基金董事長、產險公會理事長石燦明也強調,產險安定基金仍有20億元的規模,足夠處理華山產;保險局長黃天牧也指出,國華產勒令停業後,前董事長王錦標被起訴,據了解,地方法院已判王錦標需賠付安定基金代墊的13.69億元。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聯變額萬能險 加值回饋
孫震宇/台北訊

安聯人壽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永保幸福專案」,為符合人生各
階段與每位家人的理財規劃,專案商品「安聯人壽掌握趨勢變額
萬能壽險」,是一張能終身加值回饋的保單。

安聯人壽推出中信銀專賣的「安聯人壽掌握趨勢變額萬能壽險」
,不同於類似商品的創新之處有很多,如連結標的皆為精選的海
外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共100檔,及三檔貨幣帳戶,充分滿足客戶
資產配置需求。

這張保單以保單價值為計算回饋基礎,從第六保單年度開始,除
投資標的為貨幣帳戶外,每年可回饋0.6%的加值給付金。另外,
附加費用相對較低,目標保費的契約附加費用只收二年,總共
60%。

安聯人壽資深副總經理楊承清表示,為回饋客戶,此時推出可提
供保戶終身回饋,保戶可採定期定額持續投入,獲得長期的保障
與理財規劃,而且保單附加費用相對較低,是年終理財不錯的選
擇。

以30歲女性舉例而言,100萬保額每年的目標保費是27,450 ,這部
分第一年就有45%的金額可以投資,第二年有95%的金額可以投資
,第三年後100%投資,如果有多繳的錢也只需2%的費用,讓保戶
投資多更多,每月幾千元就可選擇12檔海外ETF,比起在市面上
其他管道,投資金額較低也能投資更加貼近大盤的ETF,一年內
還有四次轉換免費優惠,更能達到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效果。

安聯人壽建議,購買投資型保單前,除先諮詢專業的理財顧問,
衡量適當的保險金額,補足個人目前財務保障的缺口,也要充分
瞭解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選擇適當的投資標的,最後透過定期
定額的繳費方式,穩健達成保障及理財目標。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險健康險保費低 消費者熱問
李若彤/台北報導

自從產險業者獲准經營健康險後,因保費比壽險業便宜甚多,甚至低廉八至九成,引起消費者高度注意

但壽險業者也不甘示弱,紛紛重新包裝相關商品,甚至在行銷時,特別強調產險健康險一年一約,不保證續保,與壽險健康險強調終身保障有所差距,但壽險健康險一年保費約在3萬元以上,讓資力不足的消費者紛紛將目光轉移至產險業者新保單之上。申請產險健康險業務獲准的業者多達12家,目前已有5家產險公司6張保單開賣。

最先推出產險健康險的第一蘇黎世產物保險表示,健康險基本上包括住院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失能險等,產險健康險,與壽險健康險商品內容大同小異,唯一最大差別是產險健康險為一年一約的短期保障,且不保證續保。且壽險健康險有包括死亡給付,是保費比產險健康險高出許多原因。

泰安產險健康傷害險部經理朱基福表示,以目前泰安所推出「泰健康」來說,除重大疾病50萬,癌症增額10萬保障外,住院日額為1000元。泰安「健康御守」強調海外住院保障,若在海外住院,除住院日額1000元外,可再加領海外住院日額1000元。由於產險健康險重大疾病不續保,且承保年齡限制在60歲以下,他建議民眾可搭配長年期壽險健康險,讓健康保障更完整。

富邦產險個人保險商品部資深經理陳維格強調,雖然國內民眾平均有2.5張健康險,但保障內容及金額仍嫌不足,依照現行健保制度,若想尋求較佳醫療品質,健保缺口須仰賴商業保險補足。然而,過去民眾須買壽險主約搭配健康險附約,保費較高,而保費較低產險健康險,則可視為加強型醫療保單,可彌補健保缺口不足。壽險業者指出,如保戶發生重大或罕見疾病,產險業者有權不再續保,對保戶而言,保障漏失率較高。荷包不夠寬裕,可先投保產險業者健康險,以求擁有基本保障。尤其是剛成家、孩子剛生出,責任特別重的民眾,可用產險醫療險補足醫療保障不足。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險業 推初次罹癌健康險
【經濟日報╱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

金管會核准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經營「健康險商品」,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發言人李琦益表示,第一張發行的保單是針對「初次罹患癌症」設計的健康險,最大特色是內容簡單、費率便宜,以30歲男性投保100萬元為例,年保費1,224元,不到壽險費率的十分之一。

產險業經營健康險保單,消費者最大疑慮是未來不保證續保,因此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特別針對年輕族群設計「初次罹患癌症」保單,只要保戶經醫師診斷、證明罹患癌症,保險公司就能依照約定金額一次給付,協助保戶支付龐大的醫療支出,保額分100萬與150萬元兩種。

由於健康險保費會隨年齡下降而遞減費率,為了符合保險成本效益,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若投保「初次罹患癌症」,必須搭配傷害險才能成立,續保年齡則以70歲為限。

李琦益表示,產險業推出的健康險保單費率便宜,若消費者有不保證續保的疑慮,可作為第二張保單來投保,彌補第一張保額不足的部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壽險業淨值轉負 四家變八家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金融海嘯讓保險業出現資產減損,淨值嚴重萎縮。依據壽險業的統計,第三季底壽險業業主權益(淨值)只剩下1,700多億元,較去年底蒸發了六成。其中,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更由四家增加為八家。據悉,金管會已經開始研議拯救壽險業的計畫。

方向包括:注資、提供保證、財務再保險、成立一家公司買壽險公司的高利率負債等,但目前僅在構思階段,尚不具體。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若選擇注資、或提供保障,當然可以很快解決問題,但金管會沒錢,必須要跨部會討論才行。

金融海嘯對金融產業的衝擊,壽險業更甚於銀行業。壽險業者指出,銀行業只有流動性的問題,政府為了救銀行,已經實施「存款全額保障」的計畫,解決銀行流動性的問題。

但壽險業有嚴重資產減損的問題,造成資本不足,已經成為壽險業最急迫要解決問題。

目前各國政府都採取對大型保險公司採取注資的計畫,包括美國政府提供美國國際集團(AIG)逾千億元的貸款、荷蘭政府也注資ING集團與AEGON集團。

受到股票狂跌及34號公報的影響,第三季底壽險業淨值只剩下1,743億元,較去年底的4,355億元少了足足六成以上。較第二季底的2,744.6億元也蒸發了1,000億元以上。

壽險業淨值快速消失,讓整體產業暴露在高度槓桿的狀況下。金管會統計,壽險業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4%多。尤有甚者,第三季底有高達八家壽險公司的淨值為負數,也就是公司的負債大於資產價值。

其中,國華、幸福、國寶、興農等四家壽險公司這幾年來淨值一直為負數,但在股市重挫下財務情況急遽惡化,包括國華人壽與幸福人壽淨值負數均逾百億元。

不僅如此,包括:遠雄、全球、保誠、宏泰等四家壽險公司,第三季底的淨值也由正轉負。這幾家都是形象優良的公司,淨值成為負數,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據了解,遠雄、宏泰已經決定各增資40億元與50億元,保誠與全球人壽也將分別由英國與荷蘭母公司注資,預期將在年底完成。

不過,國華、幸福、興農、國寶等四家壽險公司,淨值為負數已經很多年,也被金管會處分,但遲遲未增資完成。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變型年金 宣告利率鎖三年 保險局禁賣
彭禎伶、薛翔之/台北報導

在金管會保險局關切下,宣告利率鎖3年的利變型商品即將絕跡! 11月市場上仍在銷售的6張前3年鎖定宣告利率保單,已有4張決定月 底停售。

業者表示,由於全球利率趨勢往下,未來前景也不明朗,再不停售 ,若投資報酬率無法達到宣告標準,壽險公司就可能要增提準備金。

除了台壽已在10月底,停售宣告利率鎖3年的利變年金保單外,目 前市場上仍在銷售的6張保單,分別是新壽的利變年金,目前宣告利 率3.4%,中壽的萬能壽險,11月宣告3.2%,這2張保單仍正常銷售 。

但是例如富邦人壽2張萬能壽險及1張利變年金,11月宣告利率在3 .3%-3.19%之間,10月底就已發文確定11月底停售;遠雄也有1張利 變年金,單月可銷售30多億元,11月宣告3.55%,也確定月底停售。

保險局主秘吳崇權表示,壽險公司承作利變年金,必須資產隔離, 也就是保費要單獨投資運用,計算報酬率,再依報酬率宣告利率,若 投資報酬率佳或市場利率走高時,保險公司就可宣告較好的利率,保 戶可透過利變年金參與保險公司的營運績效,增加年金的保單價值金 。

但因全球市場利率走低,部分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開始大賣宣告利 率鎖3年的保單,保險局已找來這些公司「關切」,請其說明保單的 精算及投資報酬率,如何維持「穩健經營」。

所謂宣告利率鎖3年,即保戶投保的當月宣告利率若為3.8%,則未 來3年,保單價值金(扣除首年度附加費用後)都是依3.8%去計算, 儘管當年度利率可能已跌到1.5%,保險公司還是承諾3.8%利率。

遠雄人壽總經理屠仲生表示,當時推出這類保單時,誰也沒想到全 球利率會快速走跌,同時對未來的景氣也不明朗,因此決定在11月底 停售這張保單,而這張保單也已完成階段任務,一定要停售。

富邦人壽也因應銀行通路再銷售1個月,在11月底停售,目前只剩 下新壽的利變年金及中壽的萬能壽險還有鎖3年的保單。保險局表示 ,若業者提不出穩健的精算預估,仍要繼續銷售,就可能要加提準備金。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FRS會計準則 六年後直接採用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各國均致力將當地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IFRS)接軌,金管會昨(28)日也宣布,我國決定從「逐步增修國際會計準則以與國際接軌」(convergence),改為「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adoption),即擬比照美國作法,最快在2014年全面採用IFRS。

這項改變對銀行保險業影響最大。目前台灣的會計公報絕大多數都已經和國際接軌,一般產業適用並無問題。唯有34號公報中,以公平價值評估損失銀行放款和應收款的部分,仍未與國際接軌,且銀行認為因為衝擊太大,不斷要求延後實施。

在保險業的部分,會計發展基金會正在研議40號公報,以與國際接軌,也就是保險會計公報。但不少保險業抗拒實施,尤其是對以公平市價來評估負債的反彈最大,認為對業界會產生嚴重衝擊。

一旦金管會採取adoption,銀行保險業將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必須立刻採用國際會計準則公報。銀行業、保險業必須以市價來評估應收帳款、放款及保單價值,銀行業的放款品質與壽險業利差損問題將立刻浮現。

美國證管會於8月27日對外徵求意見,詢問其境內的公司是否於2014年全面採用IFRS。美國將於2011年決定是否於2014年全面採用IFRS。

金管會認為,我國會計準則若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可增加我國企業財務報表與國際的比較性,提升我國資本市場評比,且國內企業赴海外籌資無需重新依當地國會計準則重編財務報表,可適度降低會計處理成本。

目前金管會已經成立專案小組,邀集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各工商團體與會計師公會,及相關政府單位等,共同研商我國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相關事宜,對於採用的預計時程、適用公司範團(包括是否自願採用等)、國際會計準則直接採用運作方式及相關法規調整等,將於該專案小組討論。

證期局副局長張麗真表示,台灣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的時間將由專案小組決定。

張麗真表示,目前世界各國推動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的方式,可概分為adoption(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準則)與convergence(逐步增修國內會計準則以與國際接軌)二種。我國與美國現行均係以convergence方式與國際接軌。

張麗真表示,基於adoption方式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主流,金管會已朝此方向,並成立專案小組,希望增加國際企業財務報表間的比較性,並降低企業於國際資本市場的募資成本。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G集團:台灣這塊沒賺頭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荷蘭ING集團執行長提曼特週一表示, 未來將集中全力於高獲利部門。他強調,ING將台灣保險業務出售給富邦,即是在此一策略下的決定,ING曾向台灣投入大量資本,「但收益極少」。

提曼特也表示,由於客戶基礎穩定,讓他們過去數週的客戶存款外流「有限」。提曼特說,「我們的存款外流一直有限。主要是我們客戶基礎穩定,讓該問題處於可控制之中」。他並補充表示,線上儲蓄部門ING Direct,「在美國的存款與客戶大量增加,可能是客戶要把儲蓄分散到不同銀行的緣故」。

無論如何,他指出ING在部分國家的部門的確有出現存款外流,特別是那些對當前金融危機只說不做的國家。

ING財務長海爾也說,「ING將從目前的存款改變而獲利」。

到6月底為止,透過ING Direct,讓該集團在全球共有超過2100萬名客戶,存款為3180億歐元。

ING週日宣布,在與荷蘭央行達成協議下,荷蘭政府將對他們挹注100億歐元資金。該荷蘭金融與保險巨擘目前正尋求資金部位以減緩金融危機帶來的傷害。

提曼特週一也澄清他們「無意把股息減至零」以籌資現金。他們選擇透過向荷蘭政府出售年利率8.5%的優先股,能更迅速獲得當地政府注資的100億歐元。

他補充,「在近期未來,我們的股息政策將視金融環境而定。該政策與我們的獲利息息相關」。

韋立俊:安泰所有保單內容、保戶權益不受影響。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邦併ING 富邦人壽規模排第四
中廣新聞/蕭經瑋

富邦金控今天宣布以6億美元購併ING安泰人壽,在旗下富邦人壽及ING安泰人壽合併後,富邦金在壽險業務上客戶基礎達到870萬名,總資產達到一兆元,市場排名第四,總保費收入及初年度保費收入的市占率則直接躍升到第二。

而在ING安泰人壽轉換為富邦金旗下子公司後,ING集團將取得富邦金增資發行新股後的5%股權,不足額部分,富邦金將以現金支付,ING集團也將所取得的全數現金,直接用於認購富邦金發行的次順位公司債,可計為第二類資本,因此ING集團在本交易案中並沒有從台灣撤資。

1到9月富邦人壽的總保費收入市占率為7%,在合併ING安泰人壽後將提高至13.9%,市場排名也由第四躍升至第二;在初年度保費收入方面,市占率為13%,而在合併ING安泰人壽後,市占率增加至17.8%,市場排名站穩第二。

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興表示,富邦人壽與ING安泰人壽在銷售通路、產品結構均有互補效果,富邦人壽深耕銀行通路,商品結構以利變型商品佔最大比重;而ING安泰人壽則以業務人員為銷售主力,商品結構偏重於傳統型及投資型商品;兩家人壽合併後,富邦人壽可望進一步擴大銷售通路的覆蓋面,商品結構發展更均衡,並積極開發跨售、客戶關係管理,充分發揮合併綜效。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風暴 完全自救手冊
(今周刊080925出刊第614期)

當保險公司自己也躲不掉風險,我們購買的保險究竟還有沒有用?成為每個人心中最大的問號。要如何面對金融風暴下的保險問題,專家一次幫你解答。只要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善用保險工具,你也可以在風暴中安身立命......

保險還保險嗎 ?

Q1.我是南山的保戶,現在該怎麼辦?

A:AIG傳出財務危機後,南山人壽隔天就有保戶要求質押保單,甚至是退保的聲音。

雖然在美國政府宣布接管AIG、南山也動員業務員全力安撫保戶後,這股風潮已漸漸散去,可是保戶心裡仍然有些陰影:我現在該怎麼辦?

究其原因,因為南山人壽屬於AIG旗下的子公司,才會讓人擔心AIG的財務問題會拖累南山的財務狀況;但不論是南山人壽,或其他外國保險公司在台灣的子公司,直接受牽連的可能性其實少之又少。

在南山人壽的保單上,保險人一欄均為南山人壽而非美國的AIG,代表這些保險責任的承擔人是南山人壽。身為AIG的子公司,南山人壽在法律上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財務、業務與AIG母公司有所切割。

AIG雖持有南山人壽大多數股份(超過九○%),是南山人壽的大股東,但除了南山人壽每年盈餘應該繳回AIG母公司之外,基本上不會影響南山人壽的日常營運;相反地,由於AIG具有大股東身分,AIG與南山人壽之間的任何往來均屬於關係人交易,反而會被嚴格審查。

換句話說,只要南山人壽遵循法律維持正常營運,保戶其實不必過度擔心。

Q2.保險公司出事,我應該趕快解約找新的保險公司嗎?

A:當保險公司傳出財務危機,保戶第一個念頭就是:「我之前繳的保費還拿不拿得回來?」擔心保險公司無法繼續經營,保費投入將血本無歸,進而選擇提早解約。

然而,任意將保險解約後,就算能取回部分金錢,也未必是保戶的優先選項。

保險與一般投資的不同在於,投資的價值來自獲利,但保險的價值卻是最基本的人身保障。一般人都可以承擔一定程度的投資失利,卻不能承擔失去保險後因自身意外而使家人受到的損害。

另一方面,即使保險公司的營運發生問題,主管機關也有層層的監管與防護辦法來維護保戶權益,保戶血本無歸的可能性其實不高。(保險公司破產相關問題請見Q5)

如果是剛開始繳保費的年輕人,也許發生意外的機率較低,可以考慮提早解約;但即使如此,也得考量市面上是否還有適合的保險商品可以購買。

而且,保險公司都是以二十年以上的長期時間做資金規畫,在初期貿然解約,不但會喪失保障,能取回來的資金也不多。

因此,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貿然解約都不是明智的決定。

Q3.我不想解約,怎麼維護我的權益?

A:A如果不想承受因解約造成的保障消失,但保險公司的營運狀況又混沌不明,在短期內還是有折衷的方法,一方面能維持保障,也能夠減輕高額保費的壓力。

質借:拿著保單向保險公司抵押貸款,也就是所謂的質借,是最多人選擇的方法。

因為保單都有一定現金價值,只要符合保險公司的規定,保戶就可以拿著正常繳交保費的保單,向保險公司要求貸款來取得現金,以免保險公司倒閉後得不償失。

然而質借的期限並不長,在質借期間內保戶得持續支付利息,借款比例更是由保險公司決定;這些因素保戶在質借前都必須考量周全。

此外,質借制度的目的是讓保戶有短期資金融通的管道,如果同時間內保戶要求質借的比例太高,反而增加保險公司的現金壓力,更增加社會大眾的恐慌。

展期:質借以外的另一個選擇是展期。也是不用繼續繳保費,保戶可以要求保險公司就已經繳交的保費,以維持既有的保障為前提來計算可以保障的期間。

例如,某甲的保險契約有二十年的年限以及一千萬元的保額,當他決定停繳保費時,保費僅繳交至四分之一並要求展期時,某甲這份保險契約事故發生時的理賠金額仍保持一千萬元,但保障期間會縮短。保障期間可以參見保單附表的展延期間。

繳清:與展期相對的概念是減額繳清。同樣是不繼續繳保費,保戶可以要求保險公司在維持既有的保障期間之下,減少應有的保障金額。

以前述的案例來看,如果某甲要求的是繳清,則這份保險契約的年限仍然是二十年,但發生事故時能獲得的理賠金額會減少。減少後的保障金額也可以在保單附表中查到。

以這三種方式相比較,質借可以讓保戶直接拿到現金,歸還款項後也能恢復既有的保障,對保戶最為務實,但也要考量額外付出利息的成本。

此外,不論是展期或繳清,目的是讓已經繳不出保費的人也能獲得一部分的保障,而保戶日後也不能要求回復既有保障。

至於是要選擇犧牲部分保障年限的展期或犧牲部分理賠金的繳清,保戶就得根據自身的狀況再做決定了。

Q4.如果我的保險公司發生經營困難,錢還拿得回來嗎?

A:現行的《保險法》規定,保險業者須從保費收入中提撥千分之一繳納給保險業安定基金。這筆基金有超過百億元規模,功能就是在保險公司發生營運危機時確保保戶權益。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危機的嚴重性,可以從較輕微的財務周轉,一直發展到最惡劣的破產倒閉,而保險業安定基金在不同嚴重程度,也能發揮不同的功能:

財務周轉不順利:倘若保險公司發生資金周轉上的困難,安定基金可以用貸款的方式協助保險公司進行資金融通,度過難關。

尋求購併:如果資金融通仍然無法解決問題,代表背後有更大的結構性缺失。若經營階層無法自行解決,安定基金就會協助尋找其他公司來接手。

資產拍賣:如果找不到願意接手的業者,安定基金會協助拍賣資產,並出資把資產與負債拉到相等,以增加其他保險公司接手的誘因。

破產重整:倘若資產標售後仍然沒有保險公司願意承接,安定基金接管後也無法挽救頹勢,就進行最後的破產重整。重整期間,倘若出現死亡理賠請求,視狀況保戶最高可得到三百萬元新台幣的理賠金,或是原保額的九○%。

另一方面,每家保險公司平時都必須提列相當的責任準備金,以支應未來可能的理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責任準備金並不是一筆放在特定帳戶裡的錢,保險公司提列的責任準備金屬於財務報表裡的負債科目,代表保險公司對日後的保險理賠預先做的準備。

責任準備金提列得越多,代表這家公司為可能發生的理賠作更充足的準備;提列了準備金之後,萬一公司倒閉,保戶才能優先取得理賠金。只不過準備金並不保證保戶一定能獲得理賠,如果保險公司投資失利,導致營運發生危機,一樣會有發不出理賠金的狀況。

因此,當保險公司傳出經營困難時,保戶可以主動聯絡保險業務員,取得第一手的資訊,再研判是否要進行保單質借或其他動作。

另一方面,平時也要注意保險公司的準備金水位以及資產品質;如果等到保險公司真的破產倒閉了才求償,權益早已大幅縮水。

Q5.美國政府接管了AIG,南山就沒事了嗎?

A:自從九月中旬傳出AIG岌岌可危的消息後,各方就開始預測這家全球最大保險公司的危機該如何收場。當時不少人就預測,AIG的資產超過一兆美元,不容易找到買家,最有可能的結果,還是由美國政府接手。

不出眾人所料,周三就傳出美國聯準會提供八五○億美元的貸款給AIG,協助其度過眼前的難關;但也取得八○%股權,同時指派一位新的管理者到AIG。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已成為AIG的實質經營者,有了聯準會背書,包括南山人壽在內的各國子公司,也終於鬆一口氣。

然而問題依舊存在。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聯準會提供的是貸款而非入股,這也意味著聯準會並不打算長期經營;而在AIG認列大幅虧損後,投資人早已對這家公司失去信心。分析師均認為,AIG最好的出路,就是把旗下各個事業分割出售,尤其是壽險部門一向十分穩健,不愁沒有人想要接手。

這對南山人壽也是好消息。雖然AIG的問題暫時獲得紓解,但若能早點找到新買家,保戶與員工的心情也可以更加篤定。

此外,在台灣超過四十年歷史的南山人壽,各項業務數字在同業中一直表現不弱,即使美國母公司處於被接管,保戶權益仍暫時堪稱穩定。

Q6.萬一南山被賣掉,保戶權益會不會受影響?

A:翻開台灣的保險業發展史,保險公司之間的購併案例,其實並不少見。

如安泰人壽與喬治亞人壽合併成ING安泰人壽、遠雄人壽購併蘇黎世人壽、中國人壽購併瑞泰人壽台灣分公司等。其中包括兩家外商壽險公司平行合併、本土公司購併外商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等各種狀況,至今都營運良好,顯示台灣的壽險公司與主管機關對於購併已相當習慣。

如果AIG最後決定售出壽險部門,不論最後接手南山人壽的是誰,都必須概括承受南山人壽所有的資產與負債內容——當然也包括南山對保戶的契約。

若是從過去的紀錄來看,主管機關在審核壽險公司的合併案時,最關切的就是保戶的權益是否會受影響。

尤其,南山人壽是台灣前三大的壽險公司之一,保戶人數與資產規模都在同業中居於領先地位,主管機關自然會更加謹慎。

最後,如果有保戶不願意成為新公司的客戶,他也可以依照契約上的規定,向新公司取得保單全部的現金價值,而且新公司也不得向原保戶收取任何費用。

Q7.我有境外保單,AIG風暴後,不知國外保險公司狀況,怎麼辦?

A:台灣有許多人為了理財需求,到香港或新加坡等地購買保險,回國後反而發生求償無門的情形。這種問題該如何解決?

在現行法令中,所謂的境外保單,並不在於金管會核准銷售的保險商品之內,所以法律效力也不及於這些商品。另一方面,消費者是向他國的保險公司購買,即使這家公司在台灣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也因為契約上的保險人不同,而無法在台灣要求服務。

更嚴重的是,萬一發生問題,主管機關因為沒有管轄權而無法介入處理;而境外保單也因為沒有金管會許可的字號,不可能加入保險業安定基金的機制,保戶幾乎是求助無門。惟一的管道,除了找當初銷售的保險經紀人以外,就只得自己飛到海外求償了。

也因此,包括金管會以及壽險公會都一再勸告消費者,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境外保單,以免花了一大筆錢還買不到保障。除非是在外國長期生活,需要當地的保險服務,否則境外保單能發揮的價值其實很有限。

已購買境外保單的保戶,得透過經紀人或自行上網蒐集資料,一方面了解國外保險公司體質,同時也要熟悉購買後的理賠與求償流程,才能把風險降至最低。

Q8.連AIG都出事,其他公司也會有問題嗎?我該怎麼選保險公司?

A:嚴格說起來,每家公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必須承擔的營運風險,但是只要能清楚辨認下列衡量風險的指標,自然就能找到穩健經營的保險公司。

一、經營績效:每年是否有穩定獲利?資產總值是否大於負債?主要股東的持股比率是高還是低?保險公司也許沒有高成長,但只要營運穩健,就值得考慮。

二、風險資本適足率:RBC(risk-based capital ratio)衡量的是保險公司自有資本與風險資本的比率,可以反映一家保險公司的資本與風險配合程度。

去年開始,保險局要求各家公司每半年在公開資訊裡公布RBC,但RBC只是主管機關的監理指標,可以做為參考,不一定與保險公司經營績效成正比。

三、申訴案件與業務員品質:除了財務指標,保險公司的業務員素質與被保戶申訴的狀況,也是評估保險公司信譽的重要參考。

保險契約會發生糾紛,多半是因為業務員在銷售時只顧著要說服消費者,沒有把商品內容解釋清楚,讓保戶買到不對的產品。因此,在跟業務員洽談時,要同時觀察他的態度是否平實,對於商品的了解是否透徹,也要了解該公司曾經接收的申訴案件。

Q9.在這次風暴以後,我的保險配置需要調整嗎?

A:分散保單:為了避免一家保險公司出問題後血本無歸,購買保險時不要集中購買某一家的產品,而是把需要的保險分散在不同公司購買。這樣一來,即使有一家保險公司發生問題,還是有其他的保險足以支應,也才能真正放心。

以保障為先:經過一連串風暴之後,投資人開始認清,保險終究不是投資,不能與其他投資商品同等看待;在險種配置上,還是得先透過壽險或醫療險來補足自己的生命保障問題。

至於如果要做投資型保險,也一定要弄清楚投資標的,只買自己看得懂的商品,也可以利用年金保險、分紅保單預作退休規畫。

平心而論,一般人永遠都有保障的需求,過去大家是把風險託付給保險公司處理,但是當保險公司自己也可能發生問題時,保戶更得在保障上多花心思;除了把保單分散,向不同公司購買,更要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保險商品。

只要能對保險有清楚的認識,資產配置就會更有效率,購買的保險也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投資型保單怎麼辦 ?Q10.我買的投資型保單有連結到雷曼兄弟的股票,錢還拿得回來嗎?

A:雷曼兄弟聲請破產重整後,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由雷曼兄弟擔保或發行的連動債,是否還有回本的可能。

不幸中的大幸是,台灣目前核准銷售的投資型保險之中,並沒有連結到五大券商(高盛、美林、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所擔保或發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縱使透過其他管道購買相關連動債的人不在少數,至少在保險上可以稍微安心,並不會有更多損失。

因此,在雷曼兄弟事件後,惟一有可能讓保戶在投資型保險裡蒙受損失的可能,就是在投資標的中,有部分連結到雷曼兄弟自己的股票或公司債。

在目前,雷曼兄弟的股價早已跌破一美元,對照前幾年的高峰,投資人自然得承擔不少損失;惟有等到雷曼找到新買家,或完成破產保護後,再依照法定程序,將剩餘價值依序返還給債權人及股東。

不過,為了分散風險,投資型保險的投資標的往往有好幾十種,保戶可以詳閱保單,或向保險業務員徵詢,究竟其中有沒有包括雷曼兄弟的股票或公司債。即使有,只要持有比率不高,損失其實很有限。

Q11.就算無關雷曼兄弟,但我的投資型保單賠很多,該不該提前贖回?

A:A以目前的狀況評估,提前贖回並不是一個好的作法。首先,國內發行的投資型保險商品,依照金管會的規定,全部都是期滿後百分之百保本的商品。換句話說,雖然目前帳面上慘賠,但只要持續堅持到期滿,至少可以打平總投資金額。

而依照主管機關的相關規定,投資型保險的保險與投資採分離帳戶管理,其中投資的部分會獨立出來,與保險公司無關,即使這家公司日後遭遇財務困難,也不會影響投資部位的收益狀況。

然而,若是保戶要提前贖回,同時也必須要辦理退保。如此一來,損失投資收益事小,但連保險部分提供的生命保障也會從此消失,才是對生命保全的一大威脅;不論投資損失多大,貿然贖回只會更加重自己的風險。

而且,等撐過這波風暴、全球金融體系恢復正常後,誰敢說那些投資不會轉虧為盈呢?

因此,保戶在贖回投資型保險前應多加考慮。尤其是當前經濟情勢混沌未明,最好的策略還是穩健保守,不要一有風吹草動就急著投資或賣出。

Q12.市場跌得那麼嚴重,現在還能買投資型保險嗎?

A:投資型保險對保戶的價值在於,獲得保險保障的同時,還能有一部分的投資收益。

此外,不少有錢人也利用投資型保險來處理資產,以達到規避遺產稅的效果。從保障、投資收益以及避稅的功能來看,投資型保險對投資人絕對有吸引力。

目前一般人對投資型保險產生疑慮,多半都是因為投資市場慘賠;事實上全球的經濟都在不景氣中,任何投資商品的獲利都不好,不是只有投資型保險。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能做的,就是慎選投資型保險中,投資部位連結的標的不能太過複雜,無法判斷風險。

其次在布局上,還是要以穩健為主,過高的預定報酬率,背後也隱含著超乎預期的投資損失。

最後,既然投資型保險還是屬於保險商品,在投資與保障的投入比率上,還是要以保障為重。

相信只要能慎選商品,並維持適當的資產比重,等到全球的資本市場恢復穩定後,投資人還是可以考慮投資型商品,享受同時獲得保障與投資收益的價值。

A投資型保險對保戶的價值在於,獲得保險保障的同時,還能有一部分的投資收益。

此外,不少有錢人也利用投資型保險來處理資產,以達到規避遺產稅的效果。從保障、投資收益以及避稅的功能來看,投資型保險對投資人絕對有吸引力。

目前一般人對投資型保險產生疑慮,多半都是因為投資市場慘賠;事實上全球的經濟都在不景氣中,任何投資商品的獲利都不好,不是只有投資型保險。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能做的,就是慎選投資型保險中,投資部位連結的標的不能太過複雜,無法判斷風險。

其次在布局上,還是要以穩健為主,過高的預定報酬率,背後也隱含著超乎預期的投資損失。

最後,既然投資型保險還是屬於保險商品,在投資與保障的投入比率上,還是要以保障為重。

相信只要能慎選商品,並維持適當的資產比重,等到全球的資本市場恢復穩定後,投資人還是可以考慮投資型商品,享受同時獲得保障與投資收益的價值。

質借划算嗎?Q13.保單質借是面對壽險公司財務風暴最好的方式?有哪些必要成本?有什麼風險?

A:保單質借是減少財務風暴風險的好方式,但要盡量避免去解約。因為若是去解約,在拿了解約金後,原有保單所提供的保障完全消失,一旦想要重新保險,要用新的利率計算,特別是已經繳了長時間保費的保單更是不划算。

保單質借的成本,主要就在利息。目前保單質借的利息,通常以「預定利率」加○.五%到一%為基準,選擇預定利率較低的保單去質借,比較划算。

質借所要付出的代價,以兩張保額均為一百萬元的保單為例,「預定利率」分別為四%和六%的保單,如果不質借,每年共可領取十萬元的利息,但若是拿A保單去質借,所付出的代價則為每年可領取的利息減少為五萬元(10-5=5);如果拿B保單去質借,每年可領取的利息減少為三萬元(10-7=3)。因此,選擇A保單去質借比較有利。

此外,要注意保單失效的風險,一旦沒繳保費,就會被保險公司催繳,如果沒有處理,保險公司就會拿解約金去繳保費,一旦解約金的金額也被扣繳殆盡,保單就會失效。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G搞飛機 南山保戶虛驚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報導】

壽險繳10年 沒必要解約

Q我買南山人壽一張20年期終身壽險,且繳費超過10年,有必要做保單解約嗎?

AIG已經確定獲得美國政府救援,南山人壽的危機也解除,沒有必要再考慮保單解約。保單解約,對保戶不利,沒有保障,又拿不回多少解約金。尤其像你繳費超過10年,保單預定利率可能在5到6%,目前銀行長期利率還不到3%,這張舊保單比目前預定利率在3%以下的新保單,更有價值。

保單不到1年 借不出錢

Q網路上建議有南山人壽保單的保戶,不要做保單解約,而是做保單質借,這樣是否代表先「落袋為安」?

透過保單質借,把保單價準備金借出來,好像真的可以先「落袋為安」,但前提是,你的保單所累積的保單價值準備金要夠,如果才買不到一年,根本還借不出錢。

若是基於落袋為安的想法而辦保單質借,保險公司倒店,你才賺到,現在南山沒有出狀況,建議已經做保單質借者,不要再借下去,因為保單質借利率,至少比保單預定利率高2個百分點,你若沒有資金需求,等於是讓保險公司賺利息錢,借越多,南山才會賺越多。

保險安定基金 倒閉時介入

Q現在南山沒事了,但我想知道保險公司出狀況後,最差的情況是什麼?

台灣保險業累積有保險安定基金,會在保險公司倒閉時介入,如果是保單的解約金,每名保戶最高請求保額的20%、最高不得超過100萬元;如果是保單滿期給付金,每戶保戶最高請求為300萬元,但滿期給付金,要保單滿期時或保戶死亡時,才會給付。

如果你在保險公司倒閉前,先做了保單質借,保險安定基金給付時,會扣除已借走的錢,僅就剩餘價值來給付。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邦鳴槍 健康險低價戰開打
【孫彬訓/台北報導】

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成為首波產險健康險商品審核通過公司,二家公司都將推出住院日額型醫療險。富邦產昨日公告商品價格,以30歲男性投保20年期、2500倍終身醫療險日額2000元,壽險推出的類似商品年保費約需3萬元,產險健康險卻不到1萬元,兩者相差3倍之多。

此舉已引起保險業者重視,對於產險健康險以低價打入市場,是否衝擊到壽險市場,保持高度關注。

富邦產第一階段,推出結合住院、看顧、手術、意外傷害及意外全殘五大功能的「健康百分百」專案,及針對傷害險續保客戶的「十全大補健康升級專案」。

其中「健康百分百」是針對填補健保制度不足之處,提供5大保障,包括住院醫療保險金、住院看護保險金、外科手術保險金、意外傷害身故殘廢給付、意外傷害全殘給付。

富邦產個人保險商品部資深經理陳維格表示,現行壽險公司銷售的終身型醫療險多為倍數型,但較昂貴,產險健康險「免主約、可直接購買」,與壽險差額的保費,還可投資其他金融商品。

陳維格指出,壽險業銷售的終身醫療險為預繳方式,現在購買日額2000元,因通膨之故,將導致20或30年後保障縮水,例如僅剩1000元價值,而一年期的產險健康險,每年可依個人需求調整保障金額。

富邦產還鎖定傷害險舊客戶,推出優惠專案,以30歲男性保戶為例,一年保費不到1,600元,即可多增加疾病或意外每日住院1000元、加護病房2000元,及燒燙傷病房3000元的醫療保障,既有保戶可隨時加購健康險,或續保時直接選擇升級方案,搶市用意明顯。

產險健康險上路,產險公會樂見其成,預計今年保費收入會有4-5億元,明年成長到10多億元。但因產險健康險不保證續保,為了避免消費者誤解,將強力要求,不保證續保字樣要明顯而清楚,並要清楚與被保險人說明。

對於新種業務,產險公會也希望,未來產險健康險,可以有更多的創意選擇與搭配,讓民眾多一個選擇,並朝向一次購足保單,甚至成為民眾的第二張保單,讓健康險的市場規模變大。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