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身保險-新聞 (1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爸爸投保 三大迷思要破除
魏喬怡/台北報導

父親節轉眼間已到,許多人已開始煩惱該送什麼好禮,才能幫爸爸 分憂解勞。壽險業者指出,父親往往是家庭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因此 風險規劃是第一要務,送爸爸完整保障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爸爸投保 往往會陷入三大迷思不可不慎! 保誠人壽經理蕭圭華指出,30歲的年輕爸爸最常見的迷思就是「先 幫孩子保,忘了幫自己保」。由於年輕爸爸的收入不高,往往會覺得 孩子保費較便宜,因此先幫孩子買保險,又或是覺得自己身強體健, 不需要醫療險。

但事實上,蕭圭華強調,年輕爸爸應先把「自己的」醫療和壽險保 障健全起來,避免以後有病史時就不能投保醫療險,或當意外或疾病 發生時,家庭經濟無法支撐像房屋貸款或子女教育金等大筆支出。若 是有餘力再幫小孩投保,因為小孩並非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來源。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蕭圭華建議購買定期壽險搭配醫療險和意外 險附約。以30歲男性為例,每月只要2,895元,即可購買20年期的30 0萬定期壽險、100萬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險以及日額2000元的住院醫 療險,此外還包括了500萬意外險及日額2000元的意外住院醫療,以 每天不到100元的預算,即可規劃完善的基本保障。

至於第二大迷思,詮國保險經紀人褚榮芳指出,中年爸爸常常忘了 規劃「退休」。中年爸爸除了應有壽險和醫療險保障之外,也要開始 退休規劃,像投資型保險、年金保險、養老險、以及分紅保險,都是 不錯的選擇。

第三大迷思,褚榮芳指出,就是老年爸爸往往以為「老人保單」有 完整的醫療保障,事實上不然,這類訴求一定保、保證保的老人保單 通常以壽險保障為主,但針對老年人醫療需求的保單,應該是在年輕 時買足「長期看護險」、「醫療險」才有完整的保障。

蕭圭華則表示,醫療險的承保年齡上限依繳費年期而有所不同,大 多介於50到60歲左右,因此應趁早檢視這部分的保障,以免錯過了投 保時機。此外,對於已經累積相當財富的高資產爸爸們,亦可提早運 用保險來進行稅務規劃。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下保單化暗為明 露曙光
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金管會嚴查的地下保單,隨著台灣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將有 可能檯面化。

根據金管會委員張士傑的說法,未經過金管會核可在台銷售的保單 ,就是「地下保單」或「境外保單」。即使是經過美國、香港、新加 坡等地政府嚴格審核後,可以在當地銷售,且保單由合法保險公司發 行,也被列為境外保單之一。

張士傑認為,現行金管會重視的,是保險公司與消費者的承諾,一 定要讓民眾買了保單,未來有合法保障。民眾若自行匯款或親自到國 外購買保單,是無法禁止的,但若有任何糾紛,都要自行承擔風險。

不過,隨著台灣資本市場逐步開放,壽險業者已開始準備,主管機 構可能對國外商品上架,改為負面表列的管理原則,境外保單將有機 會逐步檯面化。

以將重返台灣壽險市場的蘇黎世集團為例,目前籌備中的蘇黎世國 際人壽,目標就在於讓偏好國際級商品的台灣投資人,能在「無須出 境」下,尋求符合個人財務規劃的創新產品。

壽險業者指出,金融商品開放的國家,由於限制較少,更能發展出 各種具有利基型的壽險商品,反而可以讓民眾從國內就能購買到各類 保單,台灣若朝這樣方向發展,台灣的地下保單市場甚至可能銷聲匿 跡。

此外,諸如已經購買地下保單的民眾,若保單公司在台灣有據點, 甚至還能跨海服務,形成完整的服務鏈。目前,幾家同時在台灣、大 陸擁有據點的壽險集團,已經整合到可以互相合作服務,這也是未來 的趨勢。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敗定存 短年期養老險熱賣
【魏喬怡/台北報導】

定存利率維持低檔2、3%、物價成長率卻近4%,負利率時代來臨!如果把錢都存在銀行,老本肯定愈存愈少!銀行理專指出,年初以來短年期養老險、萬能終身壽險都超熱賣,保戶似乎不太管收益是否可以抗通膨,只想到只要打敗定存就好!

在投資市場波動大的情況下,訴求保本的6年期養老險(儲蓄險)近來又掀起一波熱潮,包括富邦、國華、遠雄、三商美邦、台銀人壽都相繼推出。對超保守的投資人來說,這類保險非常不傷腦筋,只要把約83萬元放進保單裡,就等著6年後領回100萬元,年複利目前是在3.15%到3.2%的水準。

壽險業者指出,通常6年期養老險都是限量銷售。因為保險公司要推出這種商品前都要有足夠的準備金提存,所以不是每一家保險公司都有能力推出這種保單。

另外一種萬能終身壽險因保單報酬率會隨著市場利率變動,當利率上升時跟著加碼,當利率下降時跟著減碼,可適時反應市場利率水準。

到底6年期養老險與萬能終身壽險有何不同?富邦人壽指出,萬能終身壽險多了二筆費用,包括費用率約2.6%及保險成本。

以富邦的商品來說,40歲男性、投保100萬元,萬能終身壽險會扣30元的保險成本及26,000的申購費用,所以用973,970元以3.6%的水準去每月複利滾存。而6年期養老險則不會扣保險成本及其他費用且年化報酬率是固定的。

通常6年期養老險可躉繳或是採分期繳。通常躉繳的總獲利率要來得比分期繳的高。以市面上的產品來說,如果50歲男性採躉繳方式的話,6年下來總獲利率以台銀人壽及遠雄人壽最高,達20.8%,保單年複利為3.2%。

而若是分三年繳完的話,總獲利率普遍來說在14.2%到15.9%。其中國華、富邦、遠雄的總獲利率都有15.9%,保單年複利都在3%左右。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公司倒店 每人最高賠300萬
【記者邱金蘭、李淑慧/台北報導】

若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倒閉,保戶可拿回多少錢呢?依據保險安定基金管理辦法,每人可以拿回的錢最多僅300萬元,即使保戶繳交保費達數百萬元或上千萬元也一樣。

目前壽險安定基金累積135億元,若有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每名保戶退300萬元,目前只能賠4,500人。不過,所有壽險公司保戶人數,均遠超過此數字,對保戶的保障相當有限。因此民眾投保前,一定要先調查保險公司的財務是否健全。保險安定基金成立的宗旨,就是為了處理問題保險公司。但不像銀行業的「金融重建基金」(RTC)是由政府出錢,保險業的「安定基金」是由保戶所繳交的保費,抽取一定比率金額組成。

目前保險安定基金提撥比率,產險業按照總保費收入千分之2、壽險業則是千分之1。目前產險業安定基金累積金額為18億元、壽險安定基金累積金額為135億元。過去保險安定基金並無專設機構,而是附屬在產險公會、壽險公會下,萬一有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倒閉,沒有專人可以處理。金管會決定強化保險安定基金的功能,組成一個專責機構,適時監督保險業經營風險,發揮安定基金的積極功能。

立法院財委會昨(26)日邀請金管會報告「保險安定基金組織及管理辦法」,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目前共有一家產險公司、四家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不足,金管會正請這五家業者儘速增資。立委盧秀燕表示,以目前安定基金的規模,隨便一家保險公司倒閉,保戶都會受害。她要求金管會,必須加強監理,不能掩護保險公司。立委羅淑蕾表示,保險安定基金的錢都是保戶的錢,但保險安定基金組織的董事會成員,有一半是來自業者,金管會應修改相關法令,規定業者席次不得超過四分之一。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保險業和銀行業不同,銀行業萬一發生擠兌,銀行必須要一次還錢給存款戶,比較可能產生流動性問題。但保險業的契約是慢慢到期,即使保戶要求提前解約,解約金可能也不及原本所繳的保費,比較不會出現流動性問題,因此希望給壽險公司一些增資時間,儘量不要動用到安定基金。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率看升 不要買長期固定利率保單
【陳雪蓮台北報導】

最近各銀行都在調升房貸利率,顯示國內利率回升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在利率看升的情況下,買保單也要特別注意利率問題,以免買到長期的低利率、高保費保單。

由於保費計算和預定利率有相當關連,當利率越高保險公司給予的保費折現也越大,相反的,當利率越低折現就越小,保費也相對較貴。所以前些年,當利率一路走低時,許多業務員在招攬保險時,都會告訴客戶說:「利率會越來越低,現在趕快買保險比較便宜」。

前兩年,保單的預定利率曾經低到約2.5%,但現在已回升至2.75%,也意味著如果這幾年買同樣的保單,假如不考慮年齡因素,現在買的保單,保費會較以前兩年便宜。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王儷玲表示,在低利率時候買超過6年以上的保單是不合算的,因為傳統壽險和年金保險的計價都和利率有關,如果在低利率的時候,買長期的固定利率型保險,長期下來保費會多付很多。

因此,王儷玲建議,在目前低利率時候買保險,要選擇利變型保單或分紅保單,才可避免低利率、高保費損失。

由於目前利率看升,王儷玲也指出,在預定利率達6%或更高時,保費較便宜,就適合買長期的固定利率保單,所以約民國90年以前買的保單,都屬於高利率保單,不要輕易解約。

保險業者指出,有些人因為買到低利率的保單,可能會嫌太貴而要解約,但因保險前幾年所繳交的保費用中,有相當比率是業務員的佣金和行政費用,所以解約重買也未必合算。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投資型保單 謹記3大考量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投資型保險從2002年問世後,市場占有率就一路攀升,從2003年的25%、2004年的37%、2005年39%,到2006年甚至占新契約保費的一半,今年變額年金持續熱賣,火紅程度可見一斑。只是市面上投資型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眼花撩亂,一般民眾如何知道箇中差異?在購買投資型保單時,有哪些層面是消費者需要考量的呢?

第一:你需要保障還是儲蓄?

國際紐約人壽投資長李志堅表示,投資型保單功能主要在能買到高額保險,目前投資型保單的平均保額約在150萬到170萬元左右,比傳統保單高出許多,缺少保障的民眾更應選擇投資型保單。

第二:收費方式是前收或後收?

投資型保單依收費方式可分為前收與後收兩種。兩種收費方式最大的不同,在於前收型保單首年會先收取50%至100%不等的保費費用,剩下的金額才拿去投資。

至於費用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則是在第一年就將保戶投入的資金百分之百拿去做投資,但是相較於前收型,後收型多了保單月管理費與提前解約費。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並非不收費用,而只是將收取費用的時間點往後移。

民眾可依據自身購買狀況與需求,衡量該選擇收費方式是前收型還是後收型的投資型保單。一般而言,繳費年期較長選擇前收型比較划算,繳費年期較短則選擇後收型比較划算。

李志堅建議,針對中高齡退休族群或是有特定理財目標的民眾,可以考慮選擇後收型的投資型保險商品,至於「忠誠度」較高,例如繳費可達20年以上的,則可以考慮買前收型的投資型保單。

第三:投資標的屬性是否多元?

許多人都存有一項疑問,投資型保單雖然可以連結投資標的,但那跟直接購買基金有什麼差別呢?

對此李志堅表示,其實差別就在於一般在購買基金時都會設有門檻,也就是可能要每月花上3千元、甚至5千元才能買到一支基金,這對於預算不高的人來說,等於是只能選擇單一的投資標的,不容易達到分散投資的效果。多元指的不是可連結的基金數量而是基金屬性,也就是要重質而不重量。畢竟投資標的不夠多元,或是表現不穩定,就算連結基金數量再多,也無法提供穩定且良好的投資報酬率。

買投資型保險,出發點是理財還是求保障? 認清自我目標 以免失望
【工商時報 陳雪蓮台北報導】

為什麼要買投資型保單?在投資型保單爭議四起的情況,投資人都應該自問:是為了保險的保障,還是為了理財?許多人就是因為目標不清楚,才會出現進退失據的窘境。

有人認為自己是為了保險的風險保障,才買投資型保單,繳了大筆錢卻發現保障仍不足,這是忽略了有部分的錢是拿來投資的。有人則是著眼於投資,卻發現繳費的相當比率被用在保險和費用上面。期待和事實有落差,失望和傷害就難以避免。

但是對於希望一項工具滿足保障與投資雙重需求的人,投資型保單仍有其可取之處。

雖然有些善於理財的人主張,要投資不如自己直接買基金,可以減少費用的多重耗損。

但對於理財知識不夠充分的人,透過保險公司先對投資標的做一篩選,不無助益,加上長期強制性的扣款,有克制一般人買基金有如做股票般短進短出的人性弱點,長期投資下來或可有可觀的績效。

保險局長黃天牧日前曾表示,保險業的連動債糾紛不是虧損,而多是沒有講清楚要事先扣的附加費用等。可見,業務員的未充分告知和投資人的未確實了解是爭議的主因。

如果投資人是為了保險,理應是可以接受與一般壽險同樣的費用率;但是,如果是著眼於投資,就可能無法接受前5年高達150%費用率的「高耗損」,以及「凍」在保險部分的錢。

所以,先問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再決定要用什麼工具,才是避免錢財損失和精神困擾的最好辦法。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定期險終身險 台灣人不愛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金管會統計,具純保障性質的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去年只占新契約保費收入的4%,顯示國人不愛這類保單、保險公司也沒有力推。

保障型保險是指只有死亡保障,不提供滿期金或生存保險金。

因為保障型保險不需要還本,因此保費相當便宜,民眾可以買到較高的保額。以30歲女性購買30年期、保額300萬元的定期壽險為例,每年繳交保費只要1萬多元。

然而,國人卻偏好「拿得回來」的保險商品,如還本壽險、儲蓄壽險等,可以每年還本一次、活愈久領愈多,但因為這類保單保費很貴,民眾可買的保額相對較低。

金管會表示,近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在84年達到102萬元之後,即每年下降,92年更降到52.2萬元。

為了提高國人的保險保障,金管會在94年實施的金融市場套案,規劃加強推動保障型保險,希望保險業者優先銷售純保障性質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金管會指出,如果保險公司所銷售的商品,基本保額達到一定標準,將允許保險公司可以多送審一件新商品,每半年考核一次。

在這項獎勵下,有部分壽險業者開始推動保障型保險,去年壽險新契約平均保額已經回升到98.97萬元,但相較於美、日等先進國家的水準,仍落後一大截。不過,還是有一些壽險業者不理會這項政策,很少賣純保障的險種。

依據金管會資料,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約有65%來自投資型保單,只有36%是傳統的壽險商品。而傳統壽險保單中,生死合險(即儲蓄險、還本險)又占了31%,只剩下4%是單純的死亡險商品,其中,終身壽險占3%、定期壽險占1%。

金管為呼籲,民眾要購買儲蓄險、還本險或投資型保單,必須先檢視自己的純死亡保障的保額是否足夠,如果預算有限,建議優先購買純保障的定期壽險。

到底應該買多少保額才夠?金管會表示,消費者可以到壽險公會網頁,有保障型保險商品專區,輸入自身的資料之後,就會有建議保額,民眾可以藉此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增額保單貸款套利 糾紛四起
【魏喬怡/台北報導】

增額保單不是壞商品,壞是壞在利用保單貸款來套利,自以為聰明「賺到」,小心偷雞不著蝕把米!

老王每年保費繳400多萬元,保險業務員跟他說,只要繳4年就不用再繳,而且放個38年後可變成2億元,在這個期間還可把保單貸款出來繳保費或是再作投資利用兩頭賺,反正保單貸款利率很低。

因這種話術買增額保險而造成的糾紛愈演愈烈!不只保戶高達138位,且總金額高達2億5835萬元!今年金管會也針對運用不實招攬話術的保險經紀人公司祭出開罰。

三通稅務公司總經理邱正弘指出,會造成這樣的糾紛主要是投資人不了解保單,或是被貪念所誤。

邱正弘表示,保單預定利率並非保單的投資報酬率,它只是計算保費的依據。在保險商品中,只有投資型保險可作投資工具,因為其保單價值由連結的投資標的來決定。由於增額終身壽險是以保障為訴求的傳統型保險,它的意義及功能不在於投資,所以也不必討論報酬率的必要性。

以老王的案例來說,業務員跟老王說繳費4萬多萬元、38年後可變2億元,前提是:每年持續繳費,且要「身故」才能領到。絕不是繳費4年後就可不繳了,而且生前的錢與死後的錢根本無法比較投資報酬率。

所謂的「增額」是指保險金額而非「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價金當然也會隨著所繳保費與保額逐漸遞增,但成長速度絕不會如保額那麼迅速。

至於所謂的繳4年後就可把增值後的金額拿出來「動用」繳交續年度保費,這也是個誤導。邱正弘指出,所謂的「動用」是指保戶須進行保單借款,或是部分解約,所以是有「利息」的。

邱正弘強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許多投資人將畢生積蓄一口氣投入,後來才發現原來第一年解約會血本無歸、實際的獲利根本沒有想像的多,實在是不值得。規劃保險還是以保障為出發點最好,而不要心存暴利、避稅為出發點。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體保單上路 不哈菸省錢
【彭禎伶、薛翔之/台北報導】

歐美、澳洲保險市場發展數十年的「優體保單」,正式向台灣叩關,成為保險商品發展的最新趨勢。金管會核准國內首張優體保單,未來不抽菸者,只要驗尿結果過關,投保定期壽險,保費可省12%到38%不等。

這張保單最少保額要500萬元以上,因此1年保費最少可省下400多元到4000多元不等,男性、越年輕投保、年期越長、保額越大省得越多。

優體保單可用被保險人吸菸與否、生活方式、家族病史、健康狀況,由壽險公司依核保技術,來決定不同的保險費;例如,美國吸不吸菸就可能分8級,從每天好幾包、每天1包、每周1包、每月1包等一直到從未吸菸,都有不同費率。

按國外經驗,也有保險公司詢問被保險人每天睡眠時間、運動頻率、家族有哪些病史,及近來的健康檢查報告等,更細分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

簡單說,就是被保險人「早死的機率」有多大,預期可活越久的保戶,保費就相對可較便宜,因為保險公司的保險費可以越晚支付。

我國鄰近的日本、南韓及香港壽險業10年前陸續發展優體保單。金管會表示,有鑑於目前仍是低利率時期,傳統型壽險保單保費相對偏高,這時推出優體保單,有助保戶取得更便宜的保費。

說起優體保單的好處,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說:「保費便宜就是最大的好處!」金管會去年下半年宣布開放,並優先制訂吸菸與非吸菸者的死亡率,讓各公司可去計算保費,目前共有南山、國泰、保誠、三商美邦及新光等五家送審保單,國壽因超過90天審查期,須重新送件審查,南山人壽第一家被核准推出。

這張優體保單是定期壽險,可投保10年、20年期,或以歲數作為滿期條件,例如60歲時保單即失效。南山估算,這張保單非吸菸者投保,男性保費可便宜18%到38%,女性節省幅度是12%到32%。

由於更精確的檢驗方式,需要更高費用,也會反應在投保成本上,因此初期南山人壽只設計驗尿,如有違反保單告知義務,2年內若被發現,公司有權取消或拒賠,但若是投保後吸菸,暫沒有保費調高或解約設計。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型保單 醞釀解約潮
【陳欣文】

今年第一季海外基金一片慘綠,這幾年透過投資型保單連結基金投資的保戶的虧損持續擴大,今年以來不但買氣低落,壽險公司轉以連動債保單來衝保費收入,接到因為投資虧損而想解約的保戶來電越來越多。壽險業者表示,解約最虧的是保戶,建議保戶以檢視標的和改以定期定額投資方式來因應。

小蔣去年八月幫小孩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年繳保費十二萬元,其中六萬元是用來增額投資(單筆投資),另外六萬元是首年度支付全部保費,不過他連結的台股、Reits基金正巧是去年表現最差的標的,結果現在帳戶剩下不到三萬元,讓他不知如何是好?

ING安泰人壽壽險顧問建議小蔣從今年八月起改成每月扣款一萬元,並且轉換投資標的,至於目前的投資組合,台股基金則持續投資、Reits的部分則停止投資。

這樣一來,他以後每月的一萬元當中,約只有一千多元是來維持小孩子的壽險保障部位,其餘九千元則可定期定額投資,只要長期投資的話並定期檢視標的的話,應該就可有比較穩健的報酬,且不用擔心壽險的部分受到影響。

解約不划算,宜調整投資組合

為什麼解約會不划算?因為去年九月以前買的投資型保單,多數第一年繳的保費九成以上都被保險公司當作「費用」,也就是第一年等於沒有投資部位,就算去年九月以後買的,第一年費用率上限是六○%,多數保險公司在前五年把總費用率一五○%逐年收取完畢,也就是說,五年之後就不再收取費用了。

所以保戶如果在前幾年提出解約,不但投資帳戶帳戶還沒累積到多少,碰上這幾年則更慘,還虧損至少一至兩成,但是「費用」都已經付了,結果本來要規劃的「終身」壽險保障,就可能因為解約只維持幾年,當然虧大了。

因此保戶除了耐住性子等待全球股市回穩之外,最好也勇敢面對自己的投資組合,表現欠佳又沒有前景的市場就應該剔除,去轉換成一些跌深但是前景可期的標的。

更重要的是,既然都是連結基金,加上投資時期長達二十年,最好是以每月扣款的方式,一方面透過定期定額方式降低投資風險,二方面避免投資帳戶價值不足支付危險保費而讓保單失效。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一定保 小心賠了利息錢
( 李國煌/台北報導)

老的、少的,健康的、生病的,保險公司一定保,過去一年,這種保單喊得陣天價響,不過,買了這種保單以後,如果存活太久、反而賠利息錢。

三通稅務公司總經理邱正弘說,一定保保單,有如一張對賭保單,最適合年紀大、身體差、有機會撐過二年的人,以五十歲的人來算,購買一定保保單,一旦活過六十七歲,反而划不來。

這種一定保的保單,保障終生、也必須終身繳費,號稱老的、病的、體健的、體弱的,都不必體檢、通通都保,由於平均死亡率變高,保險公司一定要收取比較高的保費。

至次一般終生繳費的終生壽險,對投保民眾的身體狀況,有條件限制。

宏觀財務顧問公司協理陳敏莉說,年輕的、強健的,經過醫院體檢、身體健康的民眾,由於死亡率比較低,購買一般終生壽險保單,適用的保費較低。

以目前市場上在賣的一定保保單為例,一個五十歲的男性、購買保額五十萬的一定保保險,年繳保費二萬九千○六十八元。

這樣一來,一定保的保戶繳納十七年之後,累計繳納四十九萬四千一百五十六元,民眾活到第十八年,保費要繼續繳,有一天往生以後,受益人最多只能拿回所繳的保費。

例如,繳納二十五年、累計繳了七十二萬六千七百元,民眾往生以後,最多就拿回這七十二萬多的錢。

如果是七十歲買一定保,一年要繳八萬一千五百三十六元的保費,繳費超過第七年、累計繳納的保費就會達五十萬,再繳下去,往後,能夠從保險公司拿回的錢,只是和自己繳納的保費一樣多。

邱正宏說,對投保人來說,最有利的情況就是,五十歲買了這類保單,繳納期間滿二年、剛進入第三年,總計繳納大約六萬元後,隨即往生,可以領回五十萬的保額。

只是,這是保戶用生命換來的。

如果二年內往生,依規定,只能拿回自己繳納的保費,不論二年內往生、餘命很長,都只能拿回保費,保戶不免賠了利息。

邱正宏說,一定保保單,保費比較高,身體不好的民眾買一般保單,可能被拒保,倒是可以考慮購買這種一定保保單。

身體健康的民眾,還是買一般終生壽險,保費比較低、比較划算。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行銷話術滿天飛,民眾弄得霧煞煞
專家帶你破解保險迷思
李國煌


二○○八年、新年新氣象,過去一年,民眾買保險衍生出來的免稅 爭議,以及買保單分紅、抗通膨的議題,廣受注目,業務人員行銷話 術滿天飛,民眾霧中探索,一愣一愣,糾紛頻傳。面對新的一年,金 融界人士指出,民眾多下功夫、破解保險迷思,提升保障效益。

弄清三大稅目、四大險種 三通稅務公司總經理邱正宏說,講到保險節稅,民眾一定要先弄清 楚三大稅目、四大險種,弄明白到底節的是什麼稅。

台北富邦銀資深經理陳秋蘭說,一般民眾會碰到的稅,主要是所得 稅、贈與稅、遺產稅三大項。

保險項目部分,宏觀財務顧問公司協理陳敏莉指出,人身保險保單 ,包括人壽保險、年金險、醫療險、傷害險四大項。

一、所得稅最沒問題。

邱正宏說,民眾買了保單、符合保單規定的情況,拿到保險公司給 付的錢,基本上免所得稅,隨著最低稅負制實施,部分情況下,保險 給付超過三千萬,才要考慮所得稅問題。

二、贈與稅狀況不多。

邱正宏指出,保險牽涉到贈與稅的情況不多,有一個情況是,付錢 繳保費的人、和從保險公司拿到錢的受益人,不是同一個人。

同時,受益人領取保險給付的年度,金額超過一百一十一萬免稅額 ,出錢付保費的人,要繳贈與稅。

三、遺產稅紛爭最大。

陳秋蘭說,近年來,保險與稅產生的紛爭,焦點主要集中在遺產稅 。

邱正宏說,大家都以為,保險公司給付的錢、就是保險給付,只要 是保險給付、就不課遺產稅,其實,誤會大了。

被課遺產稅 有其共同點 從稅官追查、法院判定要課稅的案子來看,被課遺產稅的民眾,歸 納出幾個共同點: 一、年紀大、身體有狀況,身家豐厚、購買鉅額保單,一買五千萬 、八千萬、一億元。

二、買了保單以後,三年、五年,甚到一、二年內就往生,而且, 往生以後又遺下大筆財富,還有一個案例是,帶病投保、七年後往生 。

三、所繳的保費,還是向銀行貸款來的,一借數千萬。

目前為止,符合前述狀況的民眾,往生以後,受益人從保險公司拿 到的錢,法院判定全數要課遺產稅,符合前述條件、扣掉借錢繳保費 這一項,被課遺產稅的風險也很大。

倒是,民眾也不要被嚇到退避三舍。

邱正宏說,一般四口之家,主人家往生後,遺下配偶、二個孩子, 粗估身後財富留下一千三百八十萬以內的人,大致上,不會有保險給 付被課遺產稅的問題。

民眾趁著身體健康時期、愈早開始買人壽保單,即使買得再大額, 一買五千萬、八千萬,投保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往生,稅官也 不能硬說,這麼大筆的保額,是為了避遺產稅。

這種情情況下,買大額保險、節遺產稅功能,就發揮了。(相關新 聞見C2)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業資產報酬率 看透透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陳芝艷/台北報導】

民眾購買利率變動型年金,滿心期待宣告利率會不斷上調,但利率卻文風不動,讓保戶相當失望。為改善此情況,金管會擬要求保險公司揭露資產報酬率,讓保戶清楚保險公司資產報酬率與宣告利率間的差距。

目前有不少保險公司的資產報酬率,遠高於利變年金的宣告利率。未來一旦金管會要求揭露,預期將給保險業者壓力,可望縮小資產報酬率與年金宣告利率之間的差距,有助於提高宣告利率水準,對保戶有利。

金管會表示,保險公司若要承做利變年金業務,必須建立風險控管機制,並將投資績效「確實回饋」給消費者,以創造保險公司與保戶雙贏。

去年央行多次升息,銀行也調高定儲利率,但有不少民眾申訴,手上的利變年金保單宣告利率,卻連動都不動,甚至還往下調整,讓保戶質疑保險公司的誠信,若要提前解約,又會被扣大筆解約金。利率變動型年金是利率敏感型商品,保戶的宣告利率要多少,必須看保險公司對利變年金資產的報酬率而定。

由於保險公司從未公告利變年金資產報酬率多少,因此宣告利率高低完全由保險公司「自己喊」。中間有多少是保險公司自己賺走,保戶也不清楚。

保險局表示,保戶當然希望宣告利率愈高愈好,但站在保險公司的立場,保單是長期性的,宣告利率高低以穩健保守為原則,若完全反映資產報酬率,宣告利率可能會忽高忽低,反而對保戶不利。

保險局說,可以理解保戶的立場,但利變年金宣告利率要高要低,是保險公司自己的權責,保險局無從置喙,僅能要求保險公司揭露其利變年金資產的報酬率,讓保戶知曉。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年金險被課稅 保戶控業者詐欺
( 陳欣文/台北報導)

保險課稅的爭議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些衝著「保險免稅」而買保險的保戶,在結果仍被國稅局課稅之後,醞釀透過法律途徑爭取權益,近期一名年金險保戶家屬已經向業務員和保險公司提出「詐欺」告訴,全案已進入法律程序,預期判決結果將衝擊整體保險業,也讓保險課稅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近期有保戶家屬因不滿業務員強調投保年金險身故保險金可以免遺產稅而控告業務員和保險公司「詐欺」,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據悉,這名保戶在民國九十三年在家人陪同下購買年金險,不幸在購買後兩個月身故,因為在買保單的時候還特地詢問業務員繳納年金期間身故所領回的保險金可否免遺產稅,當時業務員出具文件說:當然可以!不料還是被國稅局課稅,因此決定告上法庭,且連同這家大型外商保險公司也一起告。

年金險屬生存險,主要就是期滿後讓保戶以年金方式每年領取,活越久領越多,是種很適合對抗長壽風險的退休商品,所以通常要保人(繳保費者)、被保險人和受益人都是同一人。在稅賦方面,萬一要保人在期滿之前身故,保險公司通常會返還之前所繳保費,業務員認知中的「保險給付」卻不被國稅局認同,仍被列入遺產計算。

但是由於這個案例中的業務員宣稱年金險期滿之前身故的話,保險公司還給你的保險金可以不計入遺產,免課遺產稅,且這名保戶投保的時候有家屬陪同,當時業務員還出具相關免遺產稅的文件資料,後來投保保戶身故之後領回的保險金被列入遺產課稅,保戶家屬認為被業務員騙了,所以決定上法庭控告業務員和保險公司詐欺。

其實生存保險金、年金是否該課稅?就和投資型保單投資帳戶是否要課稅議題一樣,向來是國稅局和金管會各執一詞,部分業務員也遊走這灰色地帶,保戶問起要不要課稅?為業績考量也都以金管會的說辭來回應,才會造成今日的糾紛,消費者和業務員都成了政策不明確下的犧牲者。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年金險被課稅 保戶控業者詐欺
陳欣文/台北報導

保險課稅的爭議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些衝著「保險免稅」而買 保險的保戶,在結果仍被國稅局課稅之後,醞釀透過法律途徑爭取權 益,近期一名年金險保戶家屬已經向業務員和保險公司提出「詐欺」 告訴,全案已進入法律程序,預期判決結果將衝擊整體保險業,也讓 保險課稅爭議再度浮上檯面! 近期有保戶家屬因不滿業務員強調投保年金險身故保險金可以免遺 產稅而控告業務員和保險公司「詐欺」,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據悉 ,這名保戶在民國九十三年在家人陪同下購買年金險,不幸在購買後 兩個月身故,因為在買保單的時候還特地詢問業務員繳納年金期間身 故所領回的保險金可否免遺產稅,當時業務員出具文件說:當然可以 !不料還是被國稅局課稅,因此決定告上法庭,且連同這家大型外商 保險公司也一起告。

年金險屬生存險,主要就是期滿後讓保戶以年金方式每年領取,活 越久領越多,是種很適合對抗長壽風險的退休商品,所以通常要保人 (繳保費者)、被保險人和受益人都是同一人。在稅賦方面,萬一要 保人在期滿之前身故,保險公司通常會返還之前所繳保費,業務員認 知中的「保險給付」卻不被國稅局認同,仍被列入遺產計算。

但是由於這個案例中的業務員宣稱年金險期滿之前身故的話,保險 公司還給你的保險金可以不計入遺產,免課遺產稅,且這名保戶投保 的時候有家屬陪同,當時業務員還出具相關免遺產稅的文件資料,後 來投保保戶身故之後領回的保險金被列入遺產課稅,保戶家屬認為被 業務員騙了,所以決定上法庭控告業務員和保險公司詐欺。

其實生存保險金、年金是否該課稅?就和投資型保單投資帳戶是否 要課稅議題一樣,向來是國稅局和金管會各執一詞,部分業務員也遊 走這灰色地帶,保戶問起要不要課稅?為業績考量也都以金管會的說 辭來回應,才會造成今日的糾紛,消費者和業務員都成了政策不明確 下的犧牲者。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變保單 不能光看利率
利率以年宣告為主 不隨市場波動 保險公司支付年金能力應是選擇重點

【記者雷盈、蔡靜紋/台北報導】
央行近半年來兩度升息,銀行也紛紛調高定期儲蓄利率。但近來有不少民眾申訴,表示銀行的存款利率調升、房貸利率也調高,但手上的利率變動型保單宣告利率卻沒跟著調,懷疑保險公司「故意」忽視保戶權益。

壽險業者對此表示,利變商品的宣告利率以「年宣告」為主,即利率是在契約生效日及保單周年日當月宣告。

舉例而言,保戶如果在5月購買利變年金險,未來即以各年度的5月宣告利率做當年度年金險宣告利率,並非跟著市場隨時波動,保戶可能是有所誤解。

最低稅負制實施後,因為保單受益人與要保人為同一人的年金給付,可享免稅優惠,使得利變年金成為壽險公司熱銷商品,尤其隸屬金控公司的壽險公司,更鼓勵高資產戶將銀行定存資金轉移購買年金險,有大型壽險公司便曾在一個月內賣出數十億元的利變年金。

有民眾發現三年前買的利變年金,投保首年度宣告利率有3%,相較當時的銀行定存利率的確相當吸引人,但投保第二年、第三年後卻發現宣告利率悄悄調降至2.9%,且宣告利率自此就沒再調整過。但同一家保險公司新推出的利變年金,宣告利率卻有3.2%,讓他對保險公司的誠信大打折扣。

壽險業者則表示,宣告利率是計算保單該年度保單價值準備金的重要依據,當宣告利率愈高,保單價值準備金的累積愈快,對保戶相當對有利,但保戶不宜只看宣告利率高低決定是否投保,而要看保單背後的保險公司未來支付年金或保險金的能力。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金信託 保險業可承辦
金管會開放承做 信託金比照理賠金免稅 銀行業大喊不公平
【記者李淑慧、陳芝艷/台北報導】

當保險事故發生時,很多受益人都是年幼孩童或智能不足者,無法妥善處理保險金,為了照顧這些無法自理的受益人,金管會昨(3)日宣布開放保險業承做保險金信託業務,信託金比照保險理賠金,一律免稅。

這項政策開放可望掀起購買保險金信託的風潮,讓保戶在投保時,順便簽下信託契約。保險局估計,共有20家壽險公司符合承做信託業務的資格。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財務、業務都符合資格的保險公司,金管會才會允許開辦保險金信託業務。若民眾購買保單時想要一併信託,必須先問一下保險公司有沒有做保險金信託業務。

所謂的「保險金信託」,是指保戶購買保單之後,向信託業者另外簽訂契約,一旦保戶身故,保險公司給付的保險金,將進到信託帳戶,分期給付給保險受益人。

保險金信託的目的,是要照顧無法自理的保險受益人。例如單親家庭、擁有身心障礙子女、或家庭成員複雜的大家族,都能透過保險金信託,事先規劃保險金的用途,確保子女在自己身故後可以受到照顧。

過去銀行業也可以作保險金信託,這項業務卻叫好不叫座。銀行業者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要課稅」。父母購買信託,信託受益人是子女,這屬於一種「他益信託」,必須要課贈與稅。

原本保險給付是免稅,簽下信託契約後竟要課稅,很多人因而卻步。現行做法都是由受益人自己去簽信託契約,變成「自益信託」,但要法定監護人一起簽名。一旦法定監護人要挪用這筆款項,只要和信託監察人講好,就可以共同更改信託契約,受益人還是沒有足夠的保障。

這次保險法修法,克服了上述問題。金管會昨天公布「保險業經營保險金信託業務審核及管理辦法」,壽險契約中只要是死亡或殘廢保險金的部分,要保人可以預先洽訂信託契約,信託受益人是未成年子女、心神喪失、精神耗弱者,雖屬於「他益信託」,但可以免稅。

鑑於保險金信託必須要保守運用,金管會也限定保險金信託的資金運用範圍,只限於現金、銀行存款、公債、金融債、短期票券等。

【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金管會昨(3)日宣布開放保險業承做保險金信託,信託給付可以免稅,銀行業者大喊不公平。據了解,銀行業者已經透過信託公會向金管會、財政部賦稅署表達立場,希望在相同的條件下,銀行承做的保險金信託也可以免稅。

銀行承做保險金信託上路七年以來,承作量僅僅新台幣7,000萬元,相較於信託業整個受託的資產規模已經逾2.5兆元,保險金信託根本做不起來。銀行業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課稅」。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部落格
台灣人的儲蓄險情結
【奈特】

來台灣履新的一年時間裡,我多半在持續拜訪重要的合作伙伴,以便深入了解台灣保險市場的真正需求。在馬不停蹄的行程中,我對台灣保險市場逐漸有了一些不一樣的觀察與認識。

首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台灣人對儲蓄險的偏好。事實上,不論保險附加了什麼,純保障的功能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因為當一家之主不在時,保險可以代替他照顧家人,不會因為一家之主不存在,而讓他們生活不下去,或是沒有房子可以住。

根據我個人在不同國家保險市場的比較,儘管西方國家民眾也認為儲蓄很重要,但是純保障的保單,仍然占了很大的比重〈保額至少會維持在年收入的十倍水準〉。

然而這一年我看到的現象是:台灣人比較喜歡購買儲蓄險。事實上,不僅僅是台灣,在我走訪過的亞洲其他國家也普遍是如此。我觀察的理由如下:

首先,亞洲人本來就很喜歡儲蓄。

因為在世界各國的儲蓄率排名中,亞洲國家總是名列前矛。而且亞洲人過去總避諱談到死亡,因為亞洲人總認為一旦談到死亡,厄運似乎就很有可能發生。

第二個原因,我猜測是市場供需的因素。保險公司銷售保障型保單時,所需要的時間與精力,往往都比單純賣儲蓄險要多,在銷售純保障保單上頭自然就顯得不夠積極。

再加上保險公司要求高額投保人體檢,讓一般大眾在購買時因程序麻煩而卻步等問題,逐漸形成一個「保險公司喜歡推,一般民眾愛買儲蓄險」的循環。對此,我想不論是一般民眾或是保險公司,兩邊都同樣有責任共同改善這個現象。

另一個原因,我想是與亞洲社會文化有關。因為在這些國家,當家族中的某一個人不存在的時候,其他的成員都會伸出援手。

不過,聽說台灣社會也逐漸走向小家庭的趨勢,我想,未來台灣人很有可能會跟西方國家一樣,加強購買純保障型的保單。

還有,與西方國家相比,亞洲人的一般負債並不多,所以也不必購買很高金額的保障型保單,以免家人在自己身後,還必須揹負龐大債務。

但是近來台灣年輕人的負債問題時有所聞,根據我在其他國家所觀察到的經驗,未來台灣人購買保障型保險的比重,應該也會提高才是。

(作者是Aviva英傑華集團台灣區總裁)

奈特簡介

奈特(Christopher James Knight)是Aviva英傑華集團台灣區總裁,Aviva英傑華集團正與第一金控合作,以第一英傑華人壽進軍台灣市場。

奈特1989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經濟系,其後在1993年取得英國正精算師F.I.A.(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Actuaries)資格。

為進軍台灣市場,奈特、妻子與兩個兒子在2006年8月,全家搬到台灣定居,妻子在台北歐洲學校教授芭蕾舞。奈特對台灣各地風景非常有興趣,常常帶著全家四處旅行。在台灣時間雖然不長,卻已經攀登過台灣的第一高峰玉山。

此外,奈特也非常喜歡寫文章,隨時記錄自己在台灣工作時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同時,他也在公司內部架設部落格,作為與員工溝通觀念及想法的管道。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產險公司健康險開賣啦! 保費低一成 適合社會新鮮人
文/許瀞文

產險業者開賣健康險,保單預計最快今年第一季上市,包含住院日 額險、重大疾病險保單等,保險內容與壽險業者類似,採一年一約, 保費約是壽險保單的九折,保險業者指出,健康險需求廣、這項保單 保費便宜,最適合剛出社會、沒經濟基礎的社會新鮮人。

近幾年來經濟不景氣、產業外移、新車銷售量逐年下滑,產險業另 拓生路,賣起健康險,要銷售的保單計畫有住院日額險、重大疾病險 、癌症險等,因為商品及銷售的細節還在跟主管機關商議中,最快要 等到今年第一季,消費者才能在產險各地的經銷商、保經、保代、銀 行通路中買到。

產險健康險跟壽險業賣的哪裡不同?國泰產險表示,保單內容大致 相同,差別就在於法令規定,產險不能賣長年期保單,所以不能像壽 險一樣,賣二十年一約的壽險,產險要賣的住院日額險、重大疾病險 ,都是一年一約,且保費較壽險便宜,約是壽險業保費再打九折。

產險採一年一約方式,對保戶來說,最大風險就是第一年出險次數 太過頻繁,第二年可能會被拒保,不過泰安產險副總陳嘉文表示,如 果保戶都是正當理由出險,被拒保機率不高。

國泰產險說,新推出的健康險,最適合剛出社會工作、沒什麼經濟 基礎的新鮮人購買,因為保障內容差不多、保費又便宜,等到自己有 一定經濟能力後,再買壽險保單,把保障一次都買齊,雖然壽險保費 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貴,但對沒能力負擔的年輕族群來說,確實是可 以考慮的選擇。

至於投保是否也需要體檢?國泰產險說,目前擬定是以保戶告知事 項為主,投保時會詢問有無家族病史、是否有開刀、遺傳疾病等,除 非保戶過胖、過瘦,才必須到醫院體檢。

國泰產險表示,保戶若沒有誠實告知,出了險才東窗事發,當初契 約就算不成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保險增資不及 金管會關切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金管會下令風險資本適足率(RBC)未達標準的保險公司須在年底前增資,包括國華、國寶、興農、幸福和華山產都在名單內。但因找不到新股東或是大股東不願出錢增資,五家公司都已確定,來不及在年底前完成增資。據了解,金管會保險局也密切注意五家公司增資狀況,必要時會進行處置。

為強化保險公司財務體質,金管會要求風險資本適足率低於200%的五家保險公司必須增資,其中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和幸福人壽,已於9月底前完成第一階段增資,國華增資20億元、國寶5億元、幸福6億元。不過,保險局官員仍希望這些公司可儘快辦理第二階段增資,以提升風險資本適足率。

至於興農人壽與華山產險,因為引資作業一再延宕,遲未辦理。華山產原本傳出有歐系保險公司有意入股,後來卻沒下文;興農人壽從年初就傳出梧桐亞太投資公司有興趣入股,但一整年下來也沒有明確進度。從引資進度看來,兩家公司的增資時間表似乎難以敲定。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台股動盪,不少保險公司操作失利,將使增資缺口擴大,也連帶會讓財務較弱的保險公司的「賣相」變差。

國寶人壽9月時初估,第二階段增資金額約10億元,當時與美系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已進入最後階段協議,卻因故告吹。國寶人壽副總經理陳啟崇表示,台股近期表現不佳,連帶影響外資機構入股台灣壽險公司的意願,已向金管會回報進度,請求暫延增資期限,目前仍積極透過顧問公司引介適合的投資者。

對於第二階段預計增資金額,陳啟祟說,近期將重新估算。

國華人壽主管則表示,9月已辦過一次增資,後來又處分中山北路大樓,公司淨值負數狀況已明顯改善,希望等到年底財報出爐後,再視情況辦理增資或是引資。

【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華山產險限期增資,只剩下最後不到三天,華山產表示,下周一(31日)將如期召開臨時股東會,與外資的談判目前也仍持續努力中,對於結果仍感樂觀。

據了解,華山產與英系保險公司針對持股和價格幾乎已取得共識。但昨(28)日市場又傳出,華山產與外資因「責任」、「入股方式」喬不攏,使得談判已破局。

萬一臨時股東會召開當天,英系保險公司決定不參與增資,消息人士透露,股東會當天將以原先減資10億元、增資10億元的議案為原則。

對於華山產增資進度,保險局也相當關切。消息來源指出,保險局近日密切關心各保險公司增資進度,萬一增資不順,不排除於明年1月間進一步處分。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