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總體經濟-新聞 (4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印度爆發多家國營銀行高級官員涉嫌收賄,對私人金融機構違法貸款和詐欺醜聞,而且如雪球越滾越大,不但多家被牽連的金融股股價在周四暴跌,甚至也波及投資相關涉案公司的外國金融機構,恐怕數千萬美元的投資有去無回。

 

 

印度醜聞不斷,股市迭受重擊,周四孟買指數下跌近1%,至2個多月來的低點。

 

 

印度中央調查局(CBI)日前大動作逮捕多家金融機構的高層,除了印度第2大房貸公司LIC住宅信貸的執行長,被控從中牽線的Money Matters金融服務公司3名行政高層外,還包括印度銀行(BOI)、中央印度銀行(CBOI)和旁遮普國家銀行(PNB)等國營銀行的高級官員等共8人被拘捕。

 

這是印度近期繼大英國協運動會貪腐案、房屋詐財騙局和涉及浪費400億美元公帑的電信執照銷售等連串醜聞後,最新一宗金融詐欺案。

 

涉案公司股價連日暴跌,LIC周三大跌逾18%後,周四盤中曾重挫11%;Money Matter線周三和周四分別大跌20%;國營的BOI也連續2天下跌逾4%。

 

最受市場關注的是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入股的Money Matters;該公司對高層被捕一事始終不對外回應。持有其6%股權的美國投資管理公司威靈頓管理(Wellington Management)對此拒作評論。

 

威靈頓管理日前因為美國金融監管機構擴大內線交易調查,而被美國司法當局列為傳喚對象之一。

 

根據Money Matters資料顯示,包括投資銀行摩根史丹利、投資機構富達、投資基金經理人葛蘭漢(Jeremy Grantham)的GMO資產管理公司跟威靈頓管理等外資,才剛在10月向Money Matters投資共約6,000萬美元,從事短期企業貸款、提供保證金與併購融資等業務之用。

 

Money Matters出事之後,這些入股的機構都沒有對外作出回應。CBI也沒有透露與案情相關的細節。

 

2010-11-26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印尼擁有豐富資源、人口紅利,經濟前景樂觀,近來包括末日博士羅比尼(Nouriel Roubini)、商業周刊和摩根士丹利證券等,皆倡導應由印尼取代俄羅斯,成為新的金磚四國成員。高盛是最先提出「金磚四國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投資概念的券商,在金融海嘯後,由於俄羅斯經濟過度仰賴石油,經濟表現相對其他金磚四國差,投資潛力引發市場質疑。

 

在最新一期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的報導,提出金磚四國應剔除「俄羅斯」、加入「印尼」的說法,過去在石油價格飛漲的時代,俄羅斯的經濟蒸蒸日上,但是過度仰賴石油出口的結果,也讓該國經濟在金融風暴後被打回原點。

 

相較之下,印尼的財政穩健,經濟成長率高達6%,政治與社會趨於穩定,特別是尤多諾總統連任成功後,致力改善當地的教育與醫療,國庫銀彈也非常充裕。

 

元大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李湘傑表示,印尼今年來股市表現一直維持強勢,也是今年以來全球股市最強的國家,支撐印尼股市的理由有三。

 

一是印尼擁有逾2.3億人口,是亞洲第三大人口國,也是全球第四大人口國,比俄羅斯約1.4億人高,且印尼人口結構年輕,人口紅利值得期待。

 

李湘傑表示,其次是印尼2010年GDP成長率可望逾6%,俄羅斯今年GDP估不到5%,印尼未來三至五年都可望保持約6%,甚至更高的成長速度。

 

此外,印尼擁有的天然資源,包含煤炭、棕櫚油、天然氣、橡膠等相當豐富,各方面條件都強過俄羅斯。

 

保誠印尼基金經理人周永堅指出,從股市漲幅來看,印尼股市短線有震盪壓力。

 

f_223652_2.gif 

【2010/11/24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印度爆發史上規模最大的電信弊案,雖然電信部長拉加已引咎辭職,但這股風暴仍持續在政壇延燒,不僅導致總理辛哈陷入空前政治 危機,也重創印度的經濟強權形象。

 

印度主計審計長公署(CAG)上周向國會提交報告,指責電信部2008年以過低價格拍賣2G手機頻譜,導致國庫損失約400億美元,電信部部長拉加(A. Raja)14日已被迫辭職負責。

 

這起醜聞很快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印度高等法院18日批評總理辛哈「無能」,一年多來都不回應當局的調查提議,要求他20日前用書面回應如何處理弊案的相 關指控。反對黨也連續七天阻撓國會議事,要求展開深入調查,拖累Sensex指數19日重挫345點,跌至兩個月新低。

 

電信弊案也讓辛哈帶領的印度國大黨捲入風暴中心,如今辛哈的廉潔形象被打上問號,觀察家甚至形容這是他執政六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針對外界指控,印度總理辦公室20日已向最高法院提出書面證詞,澄清已轉交反對黨議員史瓦米要求調查電信弊案的信件給司法部,但後者回應中央調查局 (CBI)正在調查此案,現在起訴拉加還「言之過早」。辛哈強調:「只要有人犯錯就得接受懲罰。我們必須有效地掃除貪腐威脅。」

 

雖然印度政府已緊急出面滅火,但分析師指出,電信醜聞勢必削弱執政當局的支持度,同時傷害印度市場開放的形象。德里大學歷史系教授、政治分析師拉加拉安 說:「這是嚴重的誠信危機,在解除經濟管制時也不能鬆懈管理。」這起弊案也是印度電信革命史上的一大汙點。CAG在報告中指出,電信部2008年把價值 1.5兆盧比的2G無線通訊頻譜,以1,239億盧比(27億美元)的價碼拍賣,導致政府損失慘重。CAG抨擊2G頻譜的分配流程缺乏透明度,且以任意而 不公平的方式進行。CAG指出,部分合格電信公司以「不可思議的低價」獲得頻譜資源,之後大量頻譜資源又以高價賣給外國公司。

 

CAG說,電信部核發的122張營業執照中,有85張發給資金水位不合競標規定的公司。這些公司「隱匿事實、披露不完整的資訊,還提交虛構文件」。此外, 電信部還擅自更改申請競標頻譜的截止日期,以圖利部分更早提出申請的公司。

 

【2010/11/2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受國際農產品和大宗商品價格超漲帶動,大陸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一如市場預期突破4%,高達4.4%,漲幅比9月擴大0.8個百分點,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25個月的新高;工業產品價格指數( PPI)則出現年內首度反彈。專家認為,隨著大豆、糖、棉花等價格再度彈升,大陸通膨的壓力將持續至明年上半年,升息的憂慮大幅提升。

 

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11日坦承,目前大陸物價上漲壓力加大,宏觀調控壓力也在加大,若要實現全年價格調控的預期目標,也就是CPI上漲3%,必須付出更大努力。今年1到10月大陸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漲幅是3%,比1到9月擴大0.1個百分點。

 

陸批美輸出通膨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11)日公布10月經濟數據,結果10月分CPI較去年同期成長4.4%,漲幅比9月分擴大0.8個百分點,漲幅創25個月來新高。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10月CPI的主要推手是新漲價因素,共計推動3個百分點,貢獻達68%。

 

盛來運指出,在新漲價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類價格和居住類價格,食品類價格上漲10.1%,為CPI貢獻了74%,居住類價格上漲4.9%,為CPI貢獻了16.6%。

 

10月是秋收時節,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但價格並未相應回落;盛來運解釋,一個原因是來自於國外農產品漲價以及大宗商品漲價對國內的影響,另一項則是因為10月分海南水災。

 

盛來運表示,國外貨幣寬鬆政策將釋放大量流動性,將對大陸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最直接的是加大通膨預期,若要實現全年價格調控目標,要付出更大努力。

 

PPI或加深通膨

 

作為CPI先行指標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10月年增率達5 %,增速高於9月的4.3%,出現今年以來首度反彈,並且高於市場預期的4.6%,估計將進一步加深通膨,並引發市場認為大陸年內或再次升息。

 

道瓊社報導,經濟學家預測10月PPI年增率平均值是4.6%;今年前 10個月PPI年增率達5.5%,與前9個月相同。

 

人民銀行近日在公開市場發行了320億元人民幣一年期央票,中標收益率調高5.24個基點至2.3437%。鋻於一年期央票利率是銀行利率調整的風向標,因此此舉進一步加劇市場憂慮。


 

專家:明年下半年通膨大爆炸

旺報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點也沒有回頭跡象,已讓「通貨膨脹」成為大陸的頭號大敵。大陸經濟學者馬光遠預測,明年上半年將成為物價集中爆發的階段,嚴重通膨將在明年下半年凸顯;澳新銀行(ANZ)中國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在升息之外,中國須加快人民幣升值幅度。

     

21世紀網報導,馬光遠表示,據歷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基本規律,明年上半年將成為物價集中爆發的階段;考慮到季節性因素和貨幣流動的滯後效應,嚴重通膨將在明年下半年凸顯。

     

馬光遠稱,大陸官方須旗幟鮮明地提高通膨在公共政策中的戰略級別,將防止通膨的政策及時轉變為防止惡性通膨集中爆發的政策,並將通膨視為未來影響中國經濟的頭號大敵。

     

劉利剛則表示,中國整體貨幣供應量和信貸增速仍然處於較高的水平,未來的通膨壓力仍將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此外,美國第2輪「量化寬鬆」也將推高大宗商品的價格,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持續遭受「輸入型」通膨的壓力。

     

劉利剛認為,中國的實質負利率已經達到200個基點,人行需要加快升息以解決實際負利率問題,人民幣加速升值則將有利於降低輸入型通膨的壓力;他預測,大陸年內會再次升息一次,人民幣也會再升值2%左右,升息的時點可能將早於市場預期,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達到6.50的水平。


 

反通膨戰爭 全面打響

旺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過去40天裡大陸二度提高準備金率,近日官方表態將直接干預價格,加上昨(11)日公布消費價格指數(CPI)年漲幅創2年來新高,因而有分析指出,未來幾個月貨幣政策將大動干戈,進入準備金與利率持續上調的新階段,並說明一場反通膨戰爭已經全面打響。大陸經濟觀察網報導,大陸的貨幣政策在未來幾個月,將可以看到如2007年準備金、利率持續上調的政策節奏。

 

報導還指出,此前大陸官方正在啟動階梯電價和水價、天然氣價格改革,包括資源稅也在醞釀擴大試點,不過估計未來幾個月或有進度放緩的可能;而上一輪反通膨中,曾經動用針對地方政府的限制物價段,也會再次動用。

 

不過,分析文章稱,這次通膨不同於過去因糧價或者肉價上漲主導,擺在第一位的原因是流動性過剩;既然如此,透過限價來遏制通脹,能夠收到的效果也許很有限,因為流動性過剩導致的通膨,釜底抽薪的做法就是收取流動性,因此貨幣政策能夠起到的作用顯然更大。

2010/11/12 旺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旺報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啟動第2輪量化寬鬆大印鈔票,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警告這是「2012版世界末日」。他認為,FED大印鈔票操作美元貶值,同時意圖增加其他國家貨幣的升值壓力,此舉不僅無法解決美國當前的經濟困境,更可能造成難以收拾的通貨膨脹;美元和國債市場將崩潰,投資者將大舉逃亡,2012年將再爆發全球性危機。

  

除了謝國忠發出「末日警語」外,全球知名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也抨擊FED主席伯南克說:「不幸地,伯南克不懂經濟、不懂貨幣,也不懂財務,他只懂印鈔票。」

  

他還嘲諷稱:「只要給伯南克一台印鈔機,他會盡其所能狂印鈔票。讓自身貨幣貶值,向來行不通。」羅傑斯建議投資人,應該將資金投入「實體」資産,例如金屬及農産品。

  

謝國忠則指出,世界經濟不穩定的病因,就是美國大印鈔票。他說,美國已將利率降到零,讓財政赤字達GDP的10%,這是一個頗具震懾力的「凱因斯式政策」。但經過數季後,經濟又掉了下來,失業率也未改善,刺激政策已經失敗了。

  

他認為,美國希望讓美元貶值,並迫使人民幣、日圓、歐元等貨幣升值,以解決目前自身的經濟難題。但問題是,世界各國在經濟復甦脆弱的節骨眼上,紛紛選擇出手阻升本幣;如果美元貶值仍救不了出口,量化寬鬆就只會導致通膨,造成石油價格飆升,整個國家將失去穩定,所以美國貨幣寬鬆是一招「死棋」。

  

上述窘境若成真,謝國忠警告,世界將在2012年再次進入另一場危機,美國國債市場將率先崩潰,美元的價值將隨着飆升的貨幣供應量和通膨蒸發掉,也難逃崩潰命運。

 

2010-11-06 旺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G20日前達成協議,將國際貨幣基金(IMF)逾6%投票權轉給新興國家,新興國家所占全球比重將增加到42.29%。中國成為第三大成員國,印度躍升為第八大成員,中、印兩國的高經濟成長率,更是帶動全球經濟向上提升的領頭羊。

 

不僅全球金融勢力逐漸移轉新興市場,隨著新興國家對全球經濟貢獻度提高,新興國家經濟勢力也持續提升。根據IMF預估,新興市場2011年經濟成長率將達6.4%,是成熟市場三倍。

 

就股市表現而言,根據Bloomberg統計,MSCI金磚四國指數自5月底反彈向上,至10月22日止,反彈幅度高達28.10%。今年以來,MSCI印度指數漲幅達19.41%,表現最佳;MSCI 巴西、俄羅斯、中國今年的漲幅,分別為0.89%、6.95%、7.17%,尚有落後補漲的空間。

 

摩根富林明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今年9月高盛證券發表的204號報告,除了提高新興市場經濟增長預期外,更預測新興市場股市規模,將在2030年超越成熟市場,新興股市市值將從14兆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80兆美元。

 

德盛金磚四國基金經理人康邁可(Michael Konstantinov)表示,金磚四國是2010年的投資要角,而選股將是金磚的決勝關鍵,其中又以內需消費類股最為看好。

 

從資金面來看,外資自10月14日至10月20日起,已轉為買超1.16億美元,根據EPFR統計,今年以來累計買超9.38億美元。

 

康邁可表示,MSCI金磚四國指數中,市值最大的中國權重近四成,巴西占三成,依據指數配置的基金,將會投資大量部位在中國與巴西,俄羅斯與印度布局受到侷限。金磚四國中,中國權重占近四成,中國卻是2009年表現最差的市場,也影響金磚四國基金今年的表現。

 

康邁可分析,2010年以來,金磚四國股市呈現震盪走勢,權值大的中國與巴西股市表現相對落後,第四季可望有所表現。

 

【2010/10/2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外電】
中國掌控稀土供應的隱憂已刺激小型礦業公司股價飆漲,但業界主管和分析師警告,稀土類股熱可能以泡沫破滅收場。

 

稀土是可用於從個人電腦和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的礦物,中國的生產占全球約97%。近來中國減少稀土出口已推升價格上漲,並促使全球急於尋找替代來源。

 

由研究業者Kaiser Bottom-Fish線上公司編製的稀土類股指數,自2008年底迄今已飆漲12倍,光過去一個月漲幅即達35%。

 

礦業分析師凱瑟(John Kaiser)說,這種市況類似1990年代的網路泡沫,這些公司的股價隨時可能反轉暴跌。這與2006-08年的鈾礦泡沫也有相同點,當時市場對鈾供應的歇斯底里式恐慌,導致鈾價和鈾礦公司股價暴漲,但那些公司股價現在大多跌到一文不值。

 

在中國有兩座稀土工廠的加拿大新材料科技公司(Neo Material)執行長卡拉揚諾波洛斯說:「我擔心和所有泡沫一樣,當稀土泡沫破滅時,許多人會欲哭無淚。」

 

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六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礦業公司,現在總市值接近70億美元,但沒有一家已開始開採稀土。全球一年的稀土交易值約20億美元。

 

總部設在紐約的稀有元素資源公司(RER)2009年時只有兩名全職員工,股價過去四周上漲135%,今年來漲幅則接近300%。該公司希望2015年開始生產。

 

RER財務長兼大股東布朗指出,公司股價大幅波動主要因為股權集中,他說:「股價確實漲得太瘋狂,但我們開發懷俄明礦場已有十年之久,公司的淨現值遠高於今日的市值。」

 

加拿大的奎斯特稀礦公司(QRM)計劃開採更稀有的重稀土,公司執行長凱辛說:「我認為沒有多少輕稀土開採商能夠存活。」

 

近來中國與日本的稀土供應爭議,引發全球憂慮中國掌控稀土生產;北京否認對日本禁運,但承認為保護資源而削減出口配額。

 

然而,中國官員和西方業界主管透露,削減配額的部分目的在於希望「用資源交換技術」,以鼓勵國內稀土製造業發展。

 

5933498-2446171.gif  

 

【2010/10/2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新加坡經濟在今年前兩季呈現亮麗的強勁成長後,第3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前季巨幅衰退,創下史上最大衰幅,反映全球經濟復甦無力。不過星國政府重申,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13%至15%的目標不變。

     

據新加坡貿工部周四報告顯示,第3季GDP經季節調整的年率,較前季大幅衰退19.8%,低於道瓊斯社訪問經濟學家所預期的下滑17.5%,寫下新加坡自1975年開始追蹤該項數據以來的最大衰幅。

     

受到製藥產品生產下滑所累,第3季製造業經季節性調整後陡降57%,前兩季分別創下200%和67%的爆炸性成長。此外,營建業也告下滑12%,服務業小幅成長1.6%。

     

新加坡今年快速的擺脫全球景氣衰退,第1季經濟暴衝達45.9%(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年率),第2季也創下27.3%的成長幅度。新加坡倚重工業製造、金融和觀光產業,推動國家經濟成長,隨著全球經濟復甦,對於星國的出口品需求揚升,且觀光客人數大幅成長,星國人民也因而受惠。

     

與去年同期相比,第3季GDP經季節調整後的年率成長10.3%,不如第2季19.6%的升幅。製造業較去年同期成長12.1%,大幅遜於前季的成長46.1%,服務業較去年同期上升10.2%,營建業則小幅成長6.7%。

     

瑞士信貸經濟學家旺德斯佛德(Robert Prior-Wandesforde)表示,「雖然生物醫藥產出大跌是造成該季GDP銳減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產業的表現也不理想。」

     

瑞士信貸預期,新加坡明年的經濟將有4.2%的升幅,而摩根士丹利則預估,星國明年可望成長6%。

 

2010-10-15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中國的十一黃金周在昨(7)天結束,今年消費強勁增長,這期間,全中國零售和餐飲行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達5,925億元人民幣(下同),日均銷售年增率達18.7%。除了餐飲、酒店、休閒業生意大好外,家電、3C消費品成為熱銷商品。

 

中國每年的「十一」黃金周長假,為各大內需行業力拚業績的重要時刻,也是衡量中國第4季至明年春節前夕市場景氣的重要指標,特別是當前中國政府強調擴大內需的此刻,今年黃金周的表現具有特別的指標意義。

 

中國商務部昨日晚間發布的監測顯示,2010年10月1日至7日,全中國零售和餐飲行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約5,925億元,日均同比增長18.7%,比2009年的十一黃金周日均增幅提高0.7個百分點(去年十一黃金周共有8天)。

 

新華網報導,十一黃金周期間,河南、四川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2%、21.5%;廣東、安徽分別增長20%和19%;上海、重慶、山東重點監測企業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4.4%、22.1%、21%。

 

家電與3C產品是黃金周最搶手的商品。深圳國美電器表示,僅10月1日1天,銷售額即創下3.1億元新高,同比增長120%;蘇寧電器的彩電銷售也一路長紅。

 

台商IT通路賣場百腦匯買氣同樣興旺,今年20家商場的總人流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50%,單10月1日一天的人流就達75萬人次,其中百腦匯面積最大的廣州店更在10月1日創下單店單日13萬人流量的表現,且各IT品牌回報銷售也都有近1倍的成長。

 

以NB銷售為例,前5名分別為聯想(36%),2、3名分別是華碩(11.5%)和戴爾(11.3%)、第4名為HP(8.3%),第5名宏碁(7%)。

 

台商百貨業者同樣大有斬獲,在秋冬服裝銷售上,重慶太平洋百貨增長40.8%,山東統一銀座商城增長34.2%。北京新光天地總體營業額同比成長逾50%;至於台商經營的大潤發賣場,十一期間同樣是人潮如織。

 

另外,根據中國各地監測資料顯示,黃金周旅遊熱潮不減,杭州接待旅客人次突破去年紀錄,達1,026.12萬人次。

 

上海世博會在黃金周期間,參觀人次突破百萬。特別是9月12日到10月6日的「上海旅遊節」拜世博會所賜,本屆遊客人數達90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龐大人流也帶動消費力,其中銀聯上海旅遊卡交易金額達到12億元。

 

從機票、酒店、旅遊產品的預訂出發等綜合情況來看,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中國民眾出遊意願高漲,呈現「出境遊快速增長、入境遊持續回暖、國內遊平穩增長、短途旅遊火爆」的態勢,遊客人數相比往年平穩上升。

 

其中,世博遊和黃金周旅遊疊加形成客流高峰,世博會的帶動效應在黃金周充分體現出來,華東旅遊市場表現優異。而根據中國交通運輸部昨(7)天的統計,黃金週期間,全中國有4.8億人次外出旅遊。

 

2010-10-08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已開發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造成全球游資大增,形成以黃金為主的貴金屬、全球債券市場、亞洲房地產3大資產泡沫。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周二更是警告,會導致「世界經濟大亂」。

     

史蒂格利茲指出,Fed與ECB的「大筆流動資金」已經開始造成國際金融市場的不安,包括匯市的混亂以及資產泡沫風險升高。

     

對於日本周二發動新一波量化寬鬆措施,史蒂格利茲則表示,此舉「顯然」無濟於事,因為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於全球市場需求不足。他重申:「我們需要的是財政刺激」。

     

歐美量化寬鬆政策所形成的超額流動性,已在全球市場發酵,至少已造成3大資產泡沫,一是黃金為主的貴金屬市場,近來迭創新高,周三紐約黃金12月期貨甚至突破每英兩1,350美元,銀也持續創下今年的高點,紐約12月期貨上揚1.6%,是1980年月以來最高。

     

第2個泡沫在全球債市,據EPFR Global的統計,今年前3季美債基金瘋狂吸金583億美元,以本國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吸金224億美元,已是去年全年的6倍。

     

日本公債價格周三創下11個月來單日最大漲幅,盤中一度創下0.82%的7年新低。德國10年公債、美國國庫券及10年期、5年期券殖利率都 改寫歷史新低。

     

投資大師巴菲特昨天說:「在利率處於歷史低點時大買債券的操作並不對,股票明顯比債券便宜,我無法想像為何投資人在可以進場買股時卻反而熱衷於債券投資。」

     

第3大泡沫則是亞洲房市,尤其是中國、新加坡與台灣,儘管政府一再企圖打壓房市過熱買氣,但成效不如預期。

     

房地產研究公司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表示,新加坡房價於過去一年已勁揚38.1%,其次為香港,同期房價躍升24.5%,台灣過去一年漲幅則為20%,中國8.6%。

 20101007110215_0.jpg 

債市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

 

 20101007110205_0.jpg

房市 標普亞洲房地產40種指數

 

20101007110154_0.jpg  

金市 國際金價走勢

 

2010-10-07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景氣復甦力道日漸衰弱,加以通貨緊縮陰影蔓延,日本、美國與英國等主要國家央行紛紛計畫祭出大規模資產收購,成為金融海嘯爆發2年來啟動第2輪量化寬鬆(QE2)的前奏曲;昨天,日本意外宣佈降息至零利率,並大規模擴大買進資產,全球新一輪量化寬鬆自此鳴槍起跑。

     

聯準會(Fed)預計於11月初接棒,英格蘭銀行已在場邊熱身,唯獨歐洲央行尚未表態。

     

先前在2008年9月中雷曼兄弟倒閉後,全球主要央行於2009年初祭出第1輪量化寬鬆,使全球利率跌近零利率。

     

日本銀行周二新設立一筆5兆日圓(600億美元)基金,以買進公債、商業本票和公司債等資產。雖然日銀總裁白川方明周二表示,這是「大規模貨幣寬鬆」,但仍未達到一些政治大老要求的程度,因此東京RBS證券首席經濟師西岡認為,日銀未來還有有更多寬鬆措施。

     

英格蘭銀行(央行)本周決策會議預料將不致立即採取行動,但決策理事波森(Adam Posen)9月底演說時,呼籲英國央行重啟收購資產計畫以支撐經濟。

     

美國Fed主席柏南克周一談話則是明確肯定收購資產對於支撐經濟的作用,因此金融市場強烈預期,Fed將於11月初的決策會議展開第2波收購資產行動。

     

金融市場預估,聯準會可能在12個月的期間內挹注1兆美元資金,使聯準會資產擴增40%,以融資明年美國的預算赤字。

     

至於歐洲,歐洲央行目前無意跟進,但在歐元逆勢走強之下,歐洲央行能否堅持立場還是個問題。周二紐約盤中,歐元升值到兌1.3778美元,遠高於周一收盤的1.3683美元。

     

在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後,日圓、美元和英鎊勢將承受貶值壓力,這也是新興市場對於工業國家量化寬鬆感受最為強烈的領域。近月以來,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將進一步寬鬆,已造成美元加速貶值。若果聯準會於11月祭出QE2,美元預計將跌跌不休,亞洲等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力道也將更難以阻擋。

 

2010-10-06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由於市場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 )將擴大寬鬆政策以支撐經濟,加上美國製造業景氣持續降溫,美元持續走軟,美元兌歐元1日跌至半年來新低,而美元貶值刺激國際油價漲到七周高點,國際金價續創新高,漲破每英兩1,320美元大關。

 

美元兌歐元1日在紐約早盤最低下跌1.06%至1.3778美元,創六個月新低。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1日也跌到八個月來的低點,觸及78.246。

 

美元走弱也帶動油價走高,紐約西德州輕原油11月期貨1日早盤最高上漲1.88%至81.47美元,是七周來最高價位;倫敦布侖特原油11月期貨盤中最高上漲1.62%至83.64美元,創近五個月新高。國際油價這四個交易日來勁漲逾6%,主要是受經濟數據改善,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意外減少的影響。

 

紐約黃金12月期貨價格最高上漲0.95%至每英兩1,322美元,現貨價格上漲0.94%報1,320.7美元,雙雙再破歷史紀錄。

 

市場預期Fed將擴大寬鬆政策,分析師認為這樣一來有助推升商品價格。美國銀行美林公司預估,國際油價可能因Fed的行動再漲26%,金價還有3%的上漲空間。

 

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杜雷(William Dudley)1日表示,就業市場的展望令人無法接受,Fed勢必會有進一步的行動,除非經濟前景以較讓人放心的方向發展,不久後就會見到就業市場和通膨有所改善。

 

外匯交易公司Faros Trading則認為,亞洲和南美各國央行拋售美元買歐元,將導致美元兌歐元到年底前再跌10%。該公司預估,這兩區央行一天約買進120億美元,以阻升其本國貨幣、支援出口商。但這些央行又拋售買進的美元,買進歐元、日圓和英鎊等貨幣。Faros 7月正確預估歐元兩個月內會升值6%。

 5884721-2429596.jpg 

 

【2010/10/0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高佳菁/台北報導】

日圓今年以來強勢走升,為全球18種主要貨幣中,兌美元升值幅度最強的貨幣。並在本月一度升破1美元兌83日圓,匯率創下15年來的新高,影響所及,除了拖累日股表現,也讓同樣為出口導向的台灣、南韓因兌美元匯率升值幅度不如日圓,台股、韓股基金反而看漲;消費面則以日系化妝品、飾品和汽車等調漲售價影響最大。

 

日圓9月中一度來到83.04日圓兌一美元高點,再創今年新高,也相當接近1995年的80.63日圓兌一美元的歷史高點。因為日圓今年不斷走高,導致以出口為主的日本股市今年欲振乏力,以日經225指數為例,今年迄今(統計至9/27)跌幅逾8%,為亞太地區跌幅僅次於中國的股市。

 

摩根富林明投信日本產品經理吳美燕表示,日圓強勢升值,可能帶動鄰近亞洲貨幣跟著升值,這是多數亞洲國家不願意見到的狀況。不過,同樣為出口導向的台灣和南韓,反而有可能受惠日圓升值,尤其今年日圓升值超過10%,新台幣僅小升1.91%、韓元升值1.36%,藉此日圓升值的機會,台灣和南韓出口業者的報價就相對有競爭力,建議投資人可留意台灣和南韓的出口類股。

 

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石永平認為,日圓升值不利日本出口企業,且對台灣、韓國的出口企業則可望因此有轉單效應,相較之下,台股、韓股基金或科技基金都較有表現空間。

 

至於日本基金,法人多持保守的態度。根據券商Toyo Keizai預估,今年東證一部的企業獲利可望成長38.8%,預估本益比約12.7倍,低於10年平均值的19.6倍,日股下檔風險應屬有限。摩根富林明JF絕對日本基金經理人高仰遠指出,由於目前日圓匯價已高於日本大型企業所預估的90~120日圓兌1美元的區間,這將成為全球景氣變動之外,未來幾季影響日本企業海外獲利的最大風險,亦將影響日股未來走勢能否走強的關鍵。

 

日圓強漲不僅影響投資方向,更衝擊民生消費。包括日系化妝品、日本進口飾品和汽車也都陸續調漲售價反映成本,消費者買日本進口貨的成本增加不少。

 

2010-09-29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華爾街日報報導,為防止2008年糧食危機重演,貧窮國家曾力圖提振農業投資,然而這些計畫迄今不是被迫中斷就是延宕,可能使近期的食品價格飆漲持續,並導致開發中國家的通膨竄升。

 

亞洲協會(Asian Society)和國際稻米研究中心(IRRI)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08年爆發糧食危機之初就有提高亞洲農業投資的計畫,內容包括發展菲律賓、柬埔寨和印尼的未開發或低度開發地,以及提升印度的農用道路和儲存穀物的基礎建設等。

 

雖然美國等農業市場高度發展的國家都已大幅提高糧產,但在糧食需求大的亞洲地區,部份增產計畫卻因金融危機而中斷或延後,其他投資也往往因地權糾紛、資金和環保因素而卻步。

 

俄羅斯今夏遭逢罕見乾旱,並禁止小麥出口,使小麥和玉米價格自6月底來飆漲逾40%;米價也同步上揚。市場憂心兩年前的糧食危機將捲土重來,但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全球糧食儲備較充足,而且全球經濟疲軟使通膨率仍低,糧價不至於失控。

 

但這仍無法消除部份貧窮國家心中的疑慮,因為食品占去當地消費者絕大部分的預算。在高食品價格的刺激下,越南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攀升至8.92%,其他亞洲國家的通膨也見升溫。

 

分析師說,雖然糧價有所回落,但目前全球景氣低迷、今年穀物產量將創史上第三高,這波凌厲的漲勢凸顯生產者提高亞洲糧產的努力仍嫌不足。IRRI估計,開發中國家對農業年投資金額需達2,090億美元,亦即比1997年至2007年平均值增加47%,才能滿足需求。

 

IRRI執行董事齊格勒認為,今年糧價飆升顯示「2008年不是突發情形,而是必然的走向」,而且這些衝擊未來幾年「還會重演」。

 

在全球稻米進口量第三大的菲律賓,政治人物高呼要糧食自給,卻一直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諷刺的是,菲國有一大片荒廢的沃土,其中不乏伐木工早年清理林地所得農地。

 

近幾個月來當地糧價緩步上揚,格外凸顯低薪族的無奈。育有四子、年薪70美元的公務員敏奈說:「我們靠不吃早餐來省錢。」

 

【2010/09/28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董事陳淑敏指出,中國充沛的資金及快速城鎮化,將帶動內需消費成長,中國官方即將在10月公布的第12個五年計畫,也會鼓勵民眾消費,增加行業員工人數,將促使中國的經濟結構改變。

 

陳淑敏昨(15)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就產業別來看,滙豐投資團隊給予以消費、食品餐飲、資本財、保險等產業,給予「加碼」的投資評等;對部分商品如取消電費補貼的鋼鐵業,給予「減碼」的投資評等;至於金融及電信產業,則是「微幅減碼」。

 

陳淑敏是滙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股票投資團隊基金經理人,鑽研中國市場研究與投資時間長達15年。目前她掌管的基金包括滙豐中國A股基金、滙豐中國翔龍基金、滙豐中國動力基金,以及滙豐金磚四國股票基金在中國的投資組合,規模達20億美元。

 

陳淑敏表示,中國股市本益比目前是13倍,研究機構分析中國企業今、明兩年獲利,國企股2010年的獲利可成長24.1%,2011年則可望成長18.7%;明年中國股市本益比預估是11倍,長期來看,下檔有限,現在是長期投資買點。

 

中國政策對中國股市影響甚大,陳淑敏認為,中國政府將持續打房,包括緊縮建商資金融通、停止第二套、第三套房貸核撥等,以期使房價能跌下來;但房市不振,同時也會影響20幾個相關產業的獲利,中國政府在經濟使用房的供給上,將持續擴大供給量,選擇投資標到經濟使用房建案的建商,預期會有較好的回報。

 

陳淑敏特別看好醫療業在中國的發展,由於中國健保給付占GDP比重甚低,中國人民買藥費用甚高,未來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後,納入繳付的藥品將增加,中國政府也鼓勵藥品分銷商、藥廠整併,加上推動醫療設備本土化政策,將有不少值得投資的標的。她也看好人民幣每年將以3%-5%增速升值,航空業的購機貸款,將可以少減支付美元利息,而成為人民幣升值的最大受惠者。

 

【2010/09/1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中秋節將至,今年中國中秋節將有五天長假,緊接著還有七天的十一長假,預估中國今年在人民幣升值、平均加薪20%的所得成長效應,中國內需將進入黃金成長時代,引領資金進駐推升股市上漲動能。

 

根據第一大消費國美國過去的消費成長經驗,當人均GDP在1973年超越6,000美元時,正好是美股展開20至30年的長多行情,漲幅高達十倍。

 

中國人口數是美國的六倍,人民幣長期看升,中國政策也以擴大內需為主軸,中國未來的消費成長力道將遠遠超過美國,股市漲升動能不容小覷。

 

元大華夏中小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中國內需消費崛起是既定方向也是未來趨勢,不但消費總量會增加,對品質要求也將提升,未來中國消費將產生由量到質的新興消費轉變,預期將造就很多中國新興企業與中小企業崛起。

 

盧正穎認為,明年開始是中國十二五計畫的第一年,由於中國股市受政策主導的影響性相當高,當政策偏多時,股市就容易有好的表現,未來布局中國的方向就是跟著政策走。

 

中國今年大幅調升薪資後,全球消費力的投資機會,多半都聚焦在中國。

 

ING投信認為,當歐美成熟市場失業高漲、需求疲弱,精選相對具內需消費動能優勢的國家投資,是第四季重要的投資策略。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指出,中國喊出要擴大消費,9月正好迎接中秋節及十一長假,內需消費的動能將一湧而出,消費類股將是未來一季最佳的投資趨勢,消費相關產業也是長線看好的核心主軸。

 

JF東方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郭為熹認為,從中國最新公布的零售銷售數據持續二位數的成長,就可以看出內需消費力道強勁。而且中國經濟邁入內需擴張期,就業增溫帶動薪資成長,通膨與利率也將回升,國內投資與消費支撐經濟穩健上揚,內需景氣股表現看好,其中,以消費、零售、百貨等產業,都將是政策受惠標的。

untitled.bmp 

 

【2010/09/13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鴻海昨(10)日公布8月非合併營收2,148.05億元,較7月成長9.35%,除改寫單月營收新高,也是國內第一家月營收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民營企業,相當於國內電信龍頭中華電一年的營業額;9月營收還有機會向上,朝年營收2兆元的目標繼續邁進。

 

法人預期,第三季進入電子業的傳統旺季,鴻海訂單來自電腦、通訊和消費性電子產業,9月營收還會進一步攀高,第三季營運績效可期。不過,鴻海10月1日將展開大陸廠員工第二波調薪,對獲利衝擊將自第四季起陸續浮現。

 

鴻海副總暨發言人丁祈安透露,以3C產業為例,8月消費性電子表現非常好;電腦、通訊表現也不差,推升鴻海營收走高。

 

法人圈對於鴻海9月營收走勢樂觀,預期仍可持續竄高,但認為鴻海10月1日將展開大陸廠員工的第二波調薪,短線對於鴻海的獲利衝擊難免。長線來看,郭台銘日前下修營收年成長目標,透露鴻海成長已逐漸步入高原期。鴻海的獲利能否同步跟進,為另一觀察重點。

 

【2010/09/11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慧芳/台北報導】

未來20年將有8億窮人晉升為消費產業支柱的中產階級,其中又以開發中亞洲的中產階級人口數成長最快,新興亞洲股市表現想像空間大增!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最新報告顯示,未來20年開發中亞洲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將成長8倍至32兆美元,占全球消費的43%,取代歐美中產階級的角色。

 

投信法人指出,全球當中以新興亞洲的中產階級人口數增加最快,而中產階級人口快速增加,最有利內需消費產業,因此,內需消費產業後市在消費內需的帶動下,新興亞洲股市看漲,尤其是未來20年,中產階級對GDP貢獻度增加最劇的,將是中、印度及印尼三大國。

 

若以亞銀的報告來看,新興亞洲主要國家的中產階級,2010年對該國GDP貢獻度約38%~77%不等,預計2030年,這些新興亞洲主要國家的中產階級,對於該國GDP貢獻度將提升至68%~80%。其中又以人口數眾多的「雙印」(印度、印尼)的成長空間最大。

 

德盛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潘宇明(Yu Ming Pan)表示,全球當中,以新興亞洲的中產階級人口數增加最快,而中產階級人口快速增加,最有利內需消費產業,因此,在消費內需的帶動下,新興亞洲股市看漲。

 

潘宇明表示,亞洲區國家已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當中又以新興亞洲市場可產生的經濟成長爆發力最令人期待,亞洲區域內整合達成的自給自足市場,充滿豐富的軟硬資源以及豐富的年輕勞動力,這代表有更多的時間儲蓄財富,而財富即代表的未來消費力,皆是新興亞洲的目前所擁有的本錢。

 

永豐新興向榮基金經理人賴學緯也表示,新興市場掌握全球最多勞動力與消費力,勞動力至少占個別國家全體人口50%以上,中國的人口紅利可持續到2015年,印度可以到2025年。

 

除亞洲之外,巴西和拉美卻可以到2030年,中東非洲更可以持續到2050年。此外,巴西、印度、南非、墨西哥、馬來西亞、印尼與土耳其平均年齡皆低於30歲,亦是延續新興市場成長動力的來源。

 

資產管理業者就建議,想參與新興國家的人口紅利,可藉由亞洲區域型基金或是新興市場、新興亞洲等基金介入,一方面降低單一國家的風險,又可參與亞洲各國不同的經濟成長契機!

 

2010-09-06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家短評】

 

這篇專訪慶龍觀察到三個重點:

(一) 蘋果iPhone與iPad的需求,無法彌補全球電腦的銷售量下降。

(二)考慮在美國興建一座全自動化工廠,擴大美國產能及降低富士康公司對勞力依賴的程度。

(三)郭台銘表示過去犯了一個錯誤,就是「花太多錢併購某家企業」;揣測,該公司應該就是鴻海在2006年斥資282.2億元收購的光學廠普立爾。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接受彭博專訪時,表示將把長期營收年增率目標減半,外資分析師昨(5)日認為「不意外」,因為鴻海已非當年低價搶市占率的地區型企業,即使未來鴻海只要每年能穩定維持15%的營收年增率,對全球代工龍頭來說,已屬不易。外資主管強調,郭台銘調降長期營收年增率的宣示雖偏空,但不至於令人太意外,對股價衝擊有限。

 

外資反而特別關心郭台銘的接班問題。外資比較台積電與鴻海,雖然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年紀較長,但台積電制度化已行之多年,加上蔡力行「曾經」接班過,對台積電交班問題較不擔心。

 

鴻海搶下蘋果大單,確認未來一至兩年的營運動能無虞,但長期而言,仍有成長動能下滑的隱憂。以高盛亞洲科技產業主管金文衡設定的財務預估模型為例,預估鴻海今、明與後年的營收,分別為2.8兆元、3.69兆元與4.26兆元,營收年增率分別為43%、31%、15%。

 

金文衡預估,鴻海後年營收年增率減緩至15%,瑞銀亞太下游硬體科技產業分析師謝宗文也預估,後年鴻海營收年增率為13%。外資主管說,郭台銘迄今還是鴻海的靈魂人物,許多訂單都由郭台銘親自搞定,加上內部事務十分多元龐雜,接班人能否順利從郭台銘手上接棒,維持軍令如山的文化,並不容易。

 

【2010/09/0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經濟前勢未卜為金價帶來有力支撐,然而「新末日博士」盧比尼(Nouriel Roubini)卻表示,即便全球經濟重陷衰退,美元、人民幣以及瑞士法郎的投資價值也可能勝過黃金。而哈佛教授佛格森(Niall Ferguson)則悲觀看壞美國民間消費復甦。

 

盧比尼周五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出,假使二次衰退出現,投資人在趨吉避凶之下將偏向特定資產,而黃金勢必是其中之一。

 

不過盧比尼更強調:「美元、人民幣以及瑞士法郎等資產在風險規避需求上升的情況下,會擁有更多優勢,因為其流動性遠高於黃金市場。」

 

對於外界一再預測金價可能續創新高的言論,盧比尼則直言:「我認為金價大約會維持在當前的交易價位。」今年以來國際金價已累漲14%,目前約為每英兩1,250美元左右。

 

他分析指出,黃金高價是受到兩個極端現象牽引,一是通膨,不過已開發經濟體現今並無通膨疑慮,反倒是有通縮的可能。另一個因素則為全球經濟垮台的風險,對此他認為由於金融體系獲得政府支撐,因此相關風險也已降低。

 

儘管如此,盧比尼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仍談不上樂觀。他預測美國下半年經濟將會放緩,因為諸如財政刺激以及庫存調整等原本屬於「有利」的因素,會開始轉為「不利」。

 

盧比尼指出,已開發經濟體的債務問題是一大隱患,解決此一問題不僅曠時廢日,且會再拉長復甦週期。他強調預防二次衰退尚有可為,但要令已開發經濟體加速復甦則是不可能的任務。

 

同日接受彭博訪問的佛格森也大抵贊同盧比尼的看法,但更悲觀地表示,全球交易失衡的情形依然存在,繼續困擾著世界經濟,然而美國消費者短期之內卻無法重新扮演經濟成長引擎的角色。

 

佛格森直指美國的經濟問題正逐漸聚集為「一場政治大風暴」,這對於歐巴馬而言是個「非常壞的消息」。

 

2010-09-04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