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總體經濟-新聞 (4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康彰榮/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1)日公佈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連續下滑3個月後,8月PMI回升至51.7,較7月上升0.5百分點,也是連續第18個月保持在象徵擴張的50以上,顯示大陸製造業總體仍呈現增長趨勢。

 

稍後,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三公布8月製造業景氣指數,由前月的55.5上升至56.3,不僅為連續13個月上揚,亦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52.5。執行ISM這項調查的歐爾(Norbert Ore)表示,「製造業活動持續以正向速度成長。」

  

具前瞻作用的新訂單指數,由前月的53.5小跌至53.1,然而生產指數由前月的57揚升至59.9,另存貨指數由7月的50.2增加至51.4。

 

稍早時,人力機構ADP公佈,8月民間部門就業意外減少1萬人,市場原先猜測將增加1.7萬人。另外,美國商務部公佈,7月建築支出跌到10年最低水準,單月減少1.0%,高於6月跌幅0.8%。

 

另一方面,歐元區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終值降至6個月新低,凸顯歐洲的經濟可能失去部分復甦力道。

 

市調機構Markit週三公布,歐元區8月份PMI最終值由前月的56.7降至55.1,惟仍高於50的擴張臨界點,意味著該產業仍持續成長。8月23日公布的PMI初估值為55.0。

 

該月的數據亦顯示歐元區成員國間經濟成長表現互異,德國、法國和奧地利呈現穩健成長,而義大利、西班牙和荷蘭僅能維持溫和擴張,另希臘則較前月大幅衰退。

 

而對8月PMI的緩步回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今年以來外貿出口強勁恢復,消費增長大體平穩,投資增速有所回落,但增長水平仍然在20%以上,在這些因素的支撐下,中國經濟增長未來不會大幅度回落。

 

2010-09-02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柏南克27日預測下半年經濟成長會相當遲緩,聯準會將「盡一切努力」振興經濟,暗示將收購更多金融資產,擴大量化寬鬆。他保證會推出更積極的措施救經濟,激勵美股止跌回升,道瓊指數漲逾1%。

 

在聯準會主辦的傑克森洞央行首長研討會上,柏南克說:「陸續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與就業的復甦腳步都不如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預期。」主要是因為家庭信心復甦不足,儲蓄率回增的速度比預料高,消費與住房市場都難以快速恢復。

 

柏南克的發言一時震撼市場,道瓊工業指數跌破萬點至9,936點,日圓兌美元匯價衝上1美元兌84.38價位。但柏南克保證,聯準會至少還有三種政策工具可以支撐經濟,且今年下半年美國應仍能保住經濟增長,聯準會也依舊預期2011年時經濟會加速增長。市場在驚魂甫定後開始反攻,美股三大指數漲幅均逾1%。

 

柏南克說,聯準會可以繼續收購長期債務,在聯準會的短期基準放款利率已經降無可降下,用買長債壓低長期利率,以全面低利刺激借貸與經濟發展。在本月稍早的利率決策會議中,聯準會已經決定停止縮小資產規模,繼續收購債券與證券,維持向市場灑鈔票的「量化寬鬆」規模。觀察家認為,柏南克27日的發言恐怕暗示還要擴大量化寬鬆。

 

第二個工具是由聯準會保證超低利率將維持更久的時間。柏南克說,這是「改變溝通方式」。在零利率的狀況之下,聯準會已經逾一年在會後聲明中表示要維如此的低利率「一段時間」(extended time)。現在,柏南克顯然認為「一段時間」還不夠,下次的會後聲明可能考慮改用更強烈的用語,保證零利率會維持很久。

 

第三個工具是降低甚至取消銀行存放在聯準會帳戶所能領取的利息,逼迫銀行把游資拿去放款,而不是存在聯準會。

 

但最近熱烈討論的一項政策工具遭到柏南克否決。他說,許多經濟學家最近都疾呼聯準會應該調高通膨目標,高到讓外界相信把錢存起來反而會貶值。例如把通膨目標從2%提高到4%,但這樣會讓通膨預期變得更不穩定,反而使市場要求的風險溢價更高,大幅增加舉債成本,還會賠掉聯準會得來不易的控制通膨信譽。

 

【2010/08/28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王中一/台北報導】

電源供應器族群的半年報陸續公布,依照EPS表現來看,台達電(2308)的3.32元領先群雄,電源族群「龍頭」名號可說實至名歸,至於獲利「長青樹」海韻電(6203)居次、與大陸國企結盟的英格爾(8287)躍居第3,而專攻工業用電源的幸康(3332)和消費性電源廠商飛宏(2457)緊接在後,可說是大黑馬。

     

台達電的股本高達238億元,外資持股比例位居上市櫃股第1名,而該公司第2季的EPS高達2.05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加上長期推動環保節能的概念深植人心,確實無愧於電源族群獲利王的稱號。

     

專攻工業電源領域的幸康,第2季毛利率突破4成大關,比台達電的21-22%幾乎高出一倍,單季EPS達1.7元,累計上半年EPS已達2.37元,超乎市場預期。幸康跟同屬電源族群的博大,都成功卡位中國鐵路商機,加上客戶群都是屬於運輸、國防、航空和工業設備為主,因此全年的營收並無淡、旺季之分,法人評估幸康今年EPS,將可挑戰5元水準。

     

從手機電源一戰成名的飛宏,股本也不小,因此規劃在10月1日減資,意味著該公司現金流無虞,而且對未來的發展相當有把握。受惠於智慧型手機、LED燈具等需求提升,第2季單季稅後純益達5.44億元,季增率67.9%,EPS為1.46元,是近年來單季新高,累計上半年EPS為2.33元,也是另一匹大黑馬,獲利與第4名幸康差距極微。

     

英格爾今年的獲利成長關鍵因素,還是來自於與大陸國企普天集團的合作,雙方先從採購開始,進一步擴及其他領域,因此獲利多少還是要看主導者的「臉色」。該公司上半年稅後純益1.31億元,年增4.6倍,EPS為2.51元。

 

工商時報2010-08-28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坦承經濟復甦正失去動能,除了承諾長期維持即將邁入第22個月的空前零利率政策,還重啟收購公債的計畫,希望維持「量化寬鬆」來撐持經濟局面。美債與日圓匯價應聲暴漲。

 

分析師認為,這顯示聯準會恐怕要到明年中甚至2012年,才有可能考慮升息。聯準會的態度也顯示,除非經濟大幅改善,聯準還可能再大舉增購金融資產,「印更多鈔票」刺激經濟動能。

 

美國「量化寬鬆」與復甦減速的消息讓美元匯價下挫。日圓對美元匯價11日盤中飆破15年新高,大漲0.8%至1美元兌84.73美元。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在11日盤中銳減至0.501%,也創空前新低。10年期美債殖利率滑落至2.717%,是近16個月最低。

 

聯準會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集會後聲明說:「在近期內,經濟復甦的節奏可能比原先預料得還要溫和。」經濟復甦「已經在近幾個月放慢」。

 

因此,聯準會決議將維持目前約2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當表上持有的各種債券、房貸證券到期,聯準會收回本金之後,這些錢將再投入收購長期美國公債,以2年期與10年期債券為主。

 

分析師指出,投資人雖然多沒料到聯準會居然會重新開始收購公債的,但是作法仍相當溫和。聯準會每月估計將因此收購逾100億美元美債,但相較於已經持有的7,000億美元公債資產相比,幅度相當輕微。

 

由於美國基準利率已經減至0%到0.25%,降無可降。聯準會從去年1月到今年3月之間,收購了1.7兆美元的房貸證券與政府公債,把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變成對經濟額外注入鉅資的政策工具。這使聯準會的資產暴增至5月的2.334兆美元空前高點,在8月4日時約位於2.054兆美元。

 

原本聯準會在3月停止收購計畫後,希望能以每月200億到100億美元的速度讓債券到期,逐步縮小注資規模。現在這種漸進的「退場機制」被迫叫停,短期內可能無法再浮出議題。

 

分析師指出,這顯示聯準會現在擔心物價下跌的通縮風險,更甚於物價飆漲的通膨風險。路透訪調的分析師認為,美國在明年有20%機率出現通縮危險。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日圓狂飆,亞洲其他貨幣包括韓元、新台幣昨(11)日則反向貶值,匯銀主管認為,日圓升值主要是具有避險貨幣的特性,未來若美國經濟復甦遇到瓶頸,可能影響亞洲出口國經濟表現,新台幣走貶可能性較高。

 

匯銀主管說,新台幣月初才升破32元關卡,受國際匯市變化影響,昨天1個月期NDF(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已經從折價(報價低於零,指市場預期新台幣升值)轉為溢價(報價高於零),顯示市場開始看空新台幣,短線可注意32元關卡是否跌破,並作為新台幣多空分水嶺。

 

日圓強勁升值,昨天1日圓為新台幣0.3734元,創下去年11月底以來新高。

 

【2010/08/1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外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重啟收購公債,繼續承諾長期維持零利率。管理全球最大債市基金的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認為,這對失業與實體經濟沒什麼幫助,但是對資產走勢有利,接下來跟著美國政府買就對了。

 

Pimco市場策略師克瑞岑茲(Tony Crescenzi)說,利率市場的波動變數降低,讓投資人更願意投入股市等風險資產市場,因此聯準會利率長期不動對於風險資產是好消息。

 

Pimco創辦人兼共同投資長葛洛斯說,Pimco會想要收購美國政府持有股權的企業債,例如美國國際集團(AIG)、花旗集團與聯盟銀行(Ally Bank)。而根據Pimco網站,葛洛斯管理的總回報債券基金在6月時持有的美國公債金額,已經達到八個月來最高點。

 

葛洛斯接受CNBC電視台訪問時說:「你會想要持有政府持有的資產。」

 

聯準會表示,當前的0%到0.25%基準利率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for an extended period)。分析師預估聯準會最快要到明年中才考慮升息,甚至很可能明年全年都繼續維持零利率。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在7月連續第二個月流失工作,民間就業疲軟不振。克瑞岑茲說:「這些工作無法輕易救回來,對銀行體系注資幾千億美元對就業沒幫助。」

 

Pimco執行長兼共同投資長埃里恩也說,聯準會對美國實體經濟已經沒有什麼著力點。美國面臨的是結構性問題,不是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所能解決。他說:「只把焦點放在聯準會,就像是派接球員去當四分衛。接球員也是優異的運動員,但他不能代替四分衛。」

 

【2010/08/1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隨著國際間對美國經濟陷入二次衰退的憂慮加深,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可能在今後3年內間發生通貨緊縮,甚至有人指出,美國遭遇所謂「失落的十年」之日式通貨緊縮的機會增大。

     

施羅德投資管理日本分公司的固定收益主管塚谷巖治指出,美國不再是全球經濟成長的引擎,由於信用泡沫後遺症加上人口高齡化,美國恐於今後3年間發生通縮。

     

美國聯準會(Fed)周二表示,美國經濟復甦將比原先預期的來得溫和。這番話使當日美國10年期國庫券(公債)殖利率滑落至16個月來新低,美國10年期公債與日本10年期公債的利差因此寫下2009年5月後新低。

     

太平洋投資管理的全球投資組合管理主管梅瑟(Scott Mather)本周也發表1篇文章指出,美國步日本通縮後塵的風險增高。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上個月發表的1份報告中寫道,美國更加接近日式通縮,距離之小為近代史上首見。

     

日本從1990年代起經歷逾10年的經濟成長停滯和消費者物價跌跌不休,這段時間被稱做「失落的十年」。

     

根據彭博社匯整的資料,美國實質利率周二降至1.82%,為1月29日以來新低,低於日本同日實質利率(2.51%),日本核心消費者物價已連續18個月下跌。

     

另根據華爾街日報最新調查,53位受訪的華爾街經濟學家有將近三分之二認為,今後3年間美國發生通縮的可能性大於發生通膨。4月調查結果則是,5成認為通縮、5成認為通膨。

     

受訪者之一的野村証券經濟學家瑞斯勒表示,美國與通縮間的距離已接近到危險的程度。Decisions Economics的希奈表示,高失業率、欠佳的經濟成長率與通縮風險增大,將使得美國聯邦基金處於接近零利率水準的時間延長。

2010-08-12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彭博資訊十日電】

波克夏公司董事長巴菲特曾警告,美國的赤字預算終將推升通貨膨脹,他不是說說而已,波克夏公司已縮短所持債券的平均到期期間,意味著巴菲特預期利率可能攀升。

 

波克夏公司8月6日的申報文件中顯示,至6月底止,波克夏持有的美國公債、美國公司債與外國政府債券與公司債中,有21%將在一年內到期,比率遠高於第一季末的18%與去年底的16%。

 

巴爾的摩Stifel Nicolaus公司分析師許爾茲說:「這可能代表著巴菲特預期利率將開始攀升,或許比一般人預期來得早。」

 

波克夏的做法正好和債券天王葛洛斯相反,葛洛斯建議投資人買進長天期美國公債。美國通貨膨脹率已降到44年來最低,而上周出爐的美國非農業就業人口報告顯示,民間企業7月間聘僱的人數不如預期,促使投資人搶進美國公債,導致兩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降到歷史谷底。

 

巴菲特去年曾力勸國會要預防通膨復熾;紐約時報在去年8月也刊出巴菲特的評論,文中力主政府應該面對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所下的「貨幣猛藥」。他說:「美國正朝經濟體噴出可能有害的物質-美元。毫無節制地注入美元肯定會削弱美元的購買力。」

 

歐巴馬政府今年預算赤字估計將達到1.47兆美元,是歷來最高。美國為支撐經濟,發行的公債已使在外流通的公債餘額達到8.18兆美元,比2007年底時大增80%。

 

申報文件顯示,波克夏公司6月底持有的固定收益資產價值約320億美元,這些是作為波克夏旗下保險公司理賠的準備金之用,其中將在一年內到期者達60.8億美元,比3月底止的一季增加8.5%;超過一年才到期的債券減少8.6%,總計227億美元。

 

T2合夥公司合夥人童格說:「巴菲特很可能傾向認為最終還是會爆發通膨,他可能希望逐漸縮短持有債券的到期期間,因為在通膨環境下,長天期債券受害最深。」

 

美國十年期公債與美國抗通膨公債(TIPS)殖利率差顯示,基金經理人預期未來十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平均為1.8%,低於過去十年平均的2.2%。

 

2010-08-11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怡均/綜合外電報導

彭博社周一報導,印尼和土耳其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閃亮新星,即便兩國經濟規模未足以加入「金磚四國」,但其股市等財經指標亮眼的表現,皆已優於這4大新興市場。

印尼與土耳其兩國股市牛氣沖天,前者今年已累漲21%,後者同期勁揚13%,並且分別創下新高。同時據摩根大通EMBI Global資料顯示,兩國外匯債券殖利率都已降至歷史低點。反觀MSCI金磚四國(BRIC)指數在2010年跌落1.2%,較上次歷史高峰低了42%。

投資人看好印、土兩國負債降低、企業獲利增長,所帶動的經濟成長力道強勁,將如同高盛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2001年所提出的「金磚四國」。

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土耳其與印尼合計的4.2倍,歐尼爾表示,成長潛力最大的土耳其和印尼將帶領「新鑽11國(Next 11)」等其他較小新興國家強勁成長,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生力軍。

前任國際貨幣基金資深經濟學家、現任對沖基金Traxis Partners經理人畢薩特(Amer Bisat)表示,「目前市場正以不同的目光看待這兩個國家。」

EPFR Global以及摩根大通資料顯示,由於看好印尼和土耳其股市漲勢可望持續,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於6月將兩國股市調升至最高的「加碼」位置。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坦伯頓資產管理董事長墨比爾斯(Mark Mobius)上個月也指出,計劃增持土耳其股市,坦伯頓已投注其中逾10億美元。

新興市場管理公司(EMM)董事長范艾格特梅爾(Antoine van Agtmael)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印尼是東南亞最具吸引力的國家。

歐尼爾強調,土耳其與印尼「毫無疑問是新鑽11國的領先者。」不過他指出,「我並未視他們為『類似金磚四國』的情況,因他們起跑點本就在較低的水準。」

據CMA資料顯示,印尼公債信用違約交換(CDS)較2008年的高峰下降1,101基點,反觀俄羅斯公債CDS同期僅滑落961基點至155.51。

 

2010-08-10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劉純佑/綜合外電報導】

7月份美國就業市場工作減少情況較外界預期的還要嚴重1倍,對原本就已堪憂的美國經濟前景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元大受打擊,上周五兌日圓一度跌至85.03日圓,進逼15年低點。美元指數更已連9周下跌,瀕臨熊市邊緣。

     

上周五紐約匯市尾盤,美元兌日圓較周四貶值0.4%,報85.42日圓;兌歐元貶值0.7%,報1.3283美元,盤中一度跌至1.33美元的3個月低點。歐元兌日圓升值0.3%,報113.43日圓。

     

美元指數跌到80.37,較2個月前創下的波段高點下挫9%。一般理論是,距離前波高點10%,即為進入下修波段。這也是美元指數連9周下跌,成為2004年12月以來的最長連跌紀錄。6月時,美元還保持在兌92日圓及1歐元兌1.18美元的高檔。

     

分析師表示,就業數據疲軟和一連串不佳的經濟數據,可能促使聯準會重啟資產購買計畫以拉抬經濟。當日美國的2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也續挫至近期新低,進一步削弱美元吸引力。

     

Faros Trading公司的首席交易員波斯維克(Douglas Borthwick)說:「當量化寬鬆政策重新浮上檯面後,手上抱著美元實在不是個明智之舉。」

     

分析師認為在聯準會下周二的會議之前,美元的情勢都很不樂觀。此外,外界認為,一旦美元兌日圓跌破85日圓,日本官方便可能出面干預。

     

英鎊當日兌美元收1.5962美元,逼近1.6美元的6個月高點,分師指出,若英鎊回檔,在1.5910美元附近將有支撐。

 

2010-08-08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聯社週一報導,儘管二次衰退論者依然屬於少數,不過像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非理性繁榮」一書作者席勒(Robert Shiller)等都相繼加入該空頭陣營,也讓主張二次衰退的分貝持續拉高,成為籠罩美國經濟前景的烏雲。

     

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克魯曼日前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撰文警告,美國可能已經步入類似日本「失落的十年」長期衰退初期。他指出總統歐巴馬與國會並沒有成功對美國經濟提供足夠刺激支出。

     

馬里蘭大學商學教授莫瑞西(Peter Morici)也認為,「太多跡象顯示經濟復甦正在搖搖欲墜」。華盛頓金融顧問畢曼在他每週廣播節目上向他的聽眾表示,二次衰退的機率目前高達75%。

     

房市專家並曾在「非理性繁榮」一書預言科技泡沫破裂的作者席勒則持悲觀論調,認為二次衰退機會已經超過一半。

     

連向來謹言慎行的前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也對CNBC表示,二次衰退的機會無法排除,他說,「當然有發生的機會」。

     

IHS Global Insight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高爾特認為,心有疑慮的消費者,如果聽到經濟利空消息接踵而來,將讓他們更不願打開荷包消費。

     

根據洛克菲勒基金會與耶魯大學聯手做的一份調查顯示,美國家庭目前處在25年來最不確定的金融情勢。

     

負責該調查的耶魯大學教授海克指出,美國家庭對經濟的不安全感,明顯呈現長期上升趨勢。

     

然而美國政治極右派與極左派也都看摔經濟前景。眾議院共和黨領袖貝納(John Boehner)表示,民主黨的振興措施「已經創造出侵蝕經濟、動搖國家信心與減少美國數千萬工作機會的不確定性」。

     

此外政治左派的美國勞工聯盟(AFL-CIO)總裁托曼卡警告,「我們的經濟依然瀕臨二次衰退邊緣」。他呼籲應該立即創造工作機會與投資未來,而不是給予有錢人更多的賦稅優惠。

 

2010-08-03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在美國、歐元區與日本等主要工業國家經濟前景令人擔憂之際,美元與日圓的吸引力也告減少,投資人開始轉向其他貨幣尋求避險,而專家認為,加拿大元,澳元與瑞典克朗可望成為新的避險貨幣。

     

路透指出,根據日本野村證券最近一份分析報告指出,全球央行正在引領把資金轉入所謂「新避險貨幣」的風潮。在今年首季,全球央行的外匯存底中增添了245億美元的其他貨幣。這些所謂的其他貨幣今年首季在全球外匯存底中的比重達到3.7%,明顯高於2000年時的1.5%。報告指出,根據了解,這些貨幣主要包括加拿大元、澳元、瑞典克朗與紐西蘭元以及挪威幣。

     

野村旗下10大工業國(G10)外匯策略師諾威克表示,這種資金流入「新避險天堂」的趨勢目前才剛起步,而隨著各國央行持續調整其外匯存底的部位分配,此一趨勢也將持續,而對新避險貨幣帶來支撐。

     

他表示,即使在外匯存底的比重不高,但是任何的改變都代表會有大批資金投入這些貨幣。

     

事實上,此一趨勢已對若干貨幣造成影響,而加強了他們的避險功能。例如加拿大元。近幾月來在經濟前堪慮,商品與股市價格下跌的大中即展現出其韌性。自4月中旬以來,摩根士丹利世界股價指數下跌10%,油價下跌8%,不過加拿大元兌美元匯價卻僅下跌2.6%,跌勢相對較輕。Gluskin Sheff的首席經濟學家羅森伯格表示,加拿大元應是投資人所希望持有的貨幣,因為在當前這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中,加拿大元相對穩定。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顯示,加拿大政府淨債務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今年只有32%,是7大工業國中最低,反觀日本為122%,美國則為66%。

     

野村的報告指出,在G10中較小國家的貨幣流動性較高,財政體質也相對強健,是良好的避險貨幣候選人。

2010-07-26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7-02 工商時報 / 記者李書良、王曉伯/台北報導

昨日公布的6月份大陸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走跌,為連續第2個月下滑,從53.9下跌至52.1,而同日稍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6月製造業景氣指數則是由前月的59.7點降到56.2點,是今年來最低水準。而歐元區公布的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是4個月來最低,顯示全球景氣在相互影響下,景氣復甦腳步走緩。中國國務院專家更指出,大陸經濟已進入「由升轉穩」,中國經濟放緩大局已定 RBC Capital Market資深外匯策略師Matthew Strauss表示,中國大陸作為全球復甦的主要驅動力,其經濟增長的減緩是市場的主要風險之一。

 

就在同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6月製造業景氣指數,在新訂單與生產兩大部門重挫下,跌到56.2點,遠不及原先預測的59點,儘管仍是在50點之景氣擴張臨界點之上,但是由於跌幅超過預期,使人擔心美國經濟復甦力道會持續減弱。

 

受此衝擊,全球市場也趨於混亂,週四歐美股早盤都告大跌,跌幅在1%到3%之間,美股道瓊指數下跌逾百點。美元也告走低,兌歐元匯價跌破1.24美元,兌日圓也跌破87日圓,為86.99日圓。另一方面,國際油價也在市場擔心原油需求將告減退下大跌,西德州中級原油由每桶75美元一路跌到72美元。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PMI下滑與中國政府持續進行資金緊縮、打壓房價等措施有關;不過,相較於其他國家,大陸經濟基本面表現不錯,今年也可望維持較強增長,因此PMI在50上下應有較強支撐。

 

同時,美國也公布上週初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增加13,000人,至47.2萬人。此一數據也使人擔心美國就業市場復甦情況可能不如原先順利。華爾街目前是預測美國周五公布的6月失業率會由5月的9.7%升至9.8%,然而現今已有若干分析師將此一指標修正到9.9%。

 

歐元區製造業復甦腳步也告減緩,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月55.8點降至55.6點,其中兩大經濟體德國6月指數由前月持平,在58.4點,但法國指數則是降到6個月最低,在54.8點。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夏淑賢/台北報導】

大陸銀聯公司發行的銀聯卡,30日起可在全台18家銀行共1.6萬台自動櫃員機(ATM)提領現金,換算平均每10台ATM就有六台提供銀聯卡提款服務。

 

包括兩大連鎖超商系統7-11與全家共6,000多個據點,店內ATM統統可用,持卡人只要認明貼有銀聯標誌的ATM即可提款。預期陸客來台提現消費力將進一步增加,台灣銀行業也可多賺手續費。

 

銀聯公司、財金公司及銀行公會今天將共同舉行銀聯卡在台提款開通儀式,銀聯公司總裁許羅德、銀行公會理事長張秀蓮及財金公司董事長趙揚清將共同主持,包括金管會、財政部高層及國內多家銀行董事長、總經理也將與會。

 

國內已有18家拿到金管會的許可函,可以辦理銀聯卡提現業務,包括中信銀、一銀、華銀、台北富邦、國泰世華、兆豐、永豐、玉山、台新、新光銀行、台銀、土銀、合庫、上海商銀、台企銀、彰銀、高雄銀及台中商銀。

 

各金融機構中,以中信銀的ATM最多,達4,382台,其中有3,950台都在7-11便利商店內,成為最容易接觸陸客的據點。

 

銀行公會指出,陸客持銀聯卡到台灣的銀行ATM提領現金,要支付銀聯公司手續費,然後銀聯公司再與台灣的銀行業拆帳,各家手續費高低可能視銀行訂價不同。銀行業者表示,由於銀聯卡提現屬於跨國提款,就像台灣人到海外領現金一樣,手續費比國內跨行提款單筆手續費約6元或7元更高。

 

政府去年7月已開放銀聯卡在國內刷卡消費,今日起開放銀聯卡可在國內ATM提款、預借現金及查詢餘額。

 

行業者表示,雖然銀聯卡在海外的刷卡比例高於提款,但以VISA國際組織在台灣有12萬處刷卡機,對照銀聯卡目前僅有1萬台,現階段在台ATM提款的商機應大於刷卡。

2010-06-30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投資組合分析:

近期利多與利空消息紛雜,中國大陸放寬人民幣匯改,激起亞股與 全球股市上演激情走勢,但美國新公佈的5月份新屋開工較4月份衰退 3.7%,近期經濟數據不佳,道瓊工業指數在挑戰季線10,625點失利 後連續壓回,歐洲債務問題也仍在惡化,又讓新興股市反彈受挫。

 

在不看淡後市下,此次100萬美元的虛擬金投資比重達80%,剩餘 20%為現金;在投資組合中,有一半比重為債券ETF,包括投資於20 年期美國公債的安碩巴克萊20年美國公債ETF(TLT US)與投資於新 興市場債券的安碩摩根美元新興市場債券ETF(EMB US)。

 

其餘的一半投資比重放在股票型ETF,在看好新興股市較具成長空 間下,這次股票型ETF以新興市場為主,在美國掛牌的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EEM US)為投資於整體新興市場,可佈局 15%;印尼為第五塊金磚,也可酌量佈局。

 

此外,近期油價緩步上揚,通膨可能先出現於新興市場,然後擴散 到歐美國家,對抗通膨最好的辦法便是投資通膨,尤其是與國際油價 連動相關的投資標的,俄羅斯股市有50%以上市值是與原油相關的公 司為主,因此可率先佈局俄羅斯股市ETF。

 

中國股市仍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標的,在勞工薪資調漲與人民 幣升值兩項利多下,大陸人民購買力大幅提升,有助於刺激內需消費 市場活絡,因此其餘三檔ETF均與大陸市場相關,包括鎖定消費產業 的Global X中國消費產業ETF(CHIQ US)、在台灣掛牌的寶來標智滬 深300ETF(0061TT),及已經在大陸市場耕耘有成且獲利穩健的寶來 台商收成ETF(0054 TT),在陸股於去年底領先國際股市回檔整理下 ,隨著房市降溫措施接近尾聲,陸股本益比處於歷史低檔水準,此時 進場可投資於相對便宜價位,坐收陸股上揚與內需消費市場增溫的投 資契機。

2010-06-27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彭博資訊二十五日電】

羅傑斯控股公司董事長、投資大師羅傑斯(Jim Rogers25日說,通貨膨脹的威脅「極其嚴重」,全球資產市場持續走空。他看空美國股市,但看好商品、歐元及美元後市。 

 

曾準確預測全球商品市場會在1999年大漲的羅傑斯,現在預測股市將下跌,商品市場將攀升。

 

他在孟買接受彭博UTV訪問時表示,他現在看好歐元和美元,並認為以歷史水準來看,農產商品的價格「極便宜」。

 

羅傑斯說:「我仍然擔心世界各國的債務問題。我對世界經濟不敢樂觀,主要因為各國累積了龐大的債務。」

 

羅傑斯說:「世界經濟仍然問題重重,尚未解決。我認為現在的股市不是投資的好地方。」他指出,現在投資股市首重挑選個股,而不能只買某個股市,即使是投資指數,也要注重構成指數的個股。他看空的股市主要是美國。他說:「我預期匯市的問題會更多。

 

過去三年匯市有許多問題,未來也會如此,我不知道會持續多久,可能是三年,而這將為全球股市帶來更多問題。

 

我的看法是,全球金融資產市場處於持續走空。」

 

羅傑斯看多商品後市,他說:「如果以歷史水準看,大部分農產商品極為便宜。

 

糖近來上漲很多,但糖價仍比36年前便宜75%。黃金正在刷新歷史新高,而白銀價格卻比歷史高價低70%

 

比較一下,天然氣也比石油便宜許多。」

 

在匯市方面,羅傑斯說:「目前我看多歐元;我也看多美元。我預期歐元至少會漲一陣子,因為近來它受到打擊太深。但長期來看,我對這兩種貨幣並不樂觀,雖然目前我都作多。」

 

如果未來十年印度盧比開放自由兌換,他寧可持有盧比而非美元。

2010/06/2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一的報導指出,長期而言,中國人民幣升值將對 許多外商造成影響,以中國消費者為對象的企業將見淨利增長,而依 賴低成本中國產品的進口商則可能受傷害。

 

報導指出,長期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實質增加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有利於可口可樂、通用汽車、摩托羅拉等以中國消費者為經營重心 的公司,供應中國所需的工業設備與原料廠商也會受益,比如營造設 備廠商卡特彼勒、小松以及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力拓。

 

餐飲業者Yum Brands在中國有約3,500家肯德基、必勝客及其他餐 廳,並且持續以平均每天約開1家新門市的速度展店,該公司今年第 1季中國營收占總營收的約3成,像這樣的公司也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 獲益,因為中國營收若兌換成美元就會產生匯兌利得。

 

美國今年1至4月對中國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42%,若人民幣兌美元 升值,中國購買力將會增強,美國對中國出口可能進一步增長。

 

顧問公司HIS Automotive的上海分析師張豫表示,人民幣升值有利 於在中國生產和販售汽車的跨國車商。通用汽車、福斯汽車、BMW等 多家車商因應中國需求昂揚,正在中國興建車廠。

 

這些車商的中國車廠組裝汽車,自國外進口的零組件上看5成,尤 其是在開始營運的頭幾年。張豫指出,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車商進口零 組件的成本,也會降低中國製成汽車的成本,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前述 跨國車商是一大好消息。

 

沃爾瑪等大量自中國採購產品的零售商則會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害 ,儘管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零售商也是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的受惠 者。

 

瑞士信貸分析師在4月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人民幣升值意味財富 將從中國出口商轉移至中國消費者,摩托羅拉、可口可樂、思科等可 能因此受益。

 

此外,人民幣升值將帶動其他亞洲貨幣升值,因為投資人視人民幣 升值為宣示對亞洲經濟成長的信心,如此一來將有利於奢侈品製造商 ,業者輸往亞洲的商品會變得較為便宜,另一方面,亞洲人的財富增 加,也比較買得起奢侈品。


《人民幣看升效應2》商品價格有靠山 油、金雙雙勁揚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受到中國人民銀行上周末宣布恢復人民 幣匯率彈性後,專家看好人民幣升值,可望對商品價格造成支撐。受 人民幣利多提振,黃金與油價格周一雙雙勁揚,前者再創歷史新高, 後者則達6周最高。

 

金價周一在倫敦市場飆升至1英兩為1,265.3美元,再度改寫歷史高 價紀錄。至於油價也告揚升,倫敦北海布蘭特油價早盤升破每桶79美 元,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也達到78.8美元,是5月6日以來最高。交易 商預期人民幣走強,將讓大陸進口石油成本較以前便宜,進而提升需 求。

 

同時,銅品等基本金屬行情周一也告挺升,倫敦銅3個月期貨價達 每噸6,729.75美元,鉛價則達每噸1,820美元,日下6月1日以來最高 。。

 

如果以去年數目估算,人民幣升值3.3%至1美元兌6.6人民幣,將 可為大陸省下28億美元的鐵礦砂與銅進口成本,該金額可讓大陸額外 購買約3,500萬噸的鐵礦砂。大陸去年進口的鐵礦砂為6.28億噸。

 

以過去歷史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支撐商品價格長期走高。自從 大陸在2005年調高人民幣匯率後,全球商品價格就出現穩步上揚格局 。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最近記者會上表示,「人民 幣匯率重估,以進口觀點來看,是有利消息」。他說大陸是焦煤以及 鐵礦砂的主要進口國,這兩者是製造鋼鐵的主要原料。

 

不過人民幣升值對農產品進口的影響就相形小很多。根據大陸主要 黃豆進口商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的交易員指出,以黃豆而言,人民 幣逐步升值不太可能增加黃豆進口,因為企業是根據預期需求,來擬 定生產計畫。所以匯率短期間不太可能影響黃豆交易。

 

大陸期貨公司商品分析師高嚴榮說,大陸向來買進規模龐大的黃豆 ,人民幣升值不至於讓他們購買量大增。

 

另一名分析師胡凱(音譯)補充,決定黃豆進口的因素不只是匯率 。供需與季節性因素反而是更關鍵因素。

2010-06-22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林佳誼/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四數項指標呈現經濟復甦疲弱,包括最近一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出乎預料不降反升,費城6月製造業指數也意外大跌,拖累美股盤中小跌。

 

據美國勞工部周四報告,上周(至6月12日止)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1.2萬人,達47.2萬人。專家原平均預估會減少6千人。

 

不過更能準確反映勞動市場概況的首度請領人數的4周平均數,則在上周略減500人,降至463,500人,傳遞出正面訊息。

 

美國勞工部經濟學家表示,雖然請領失業救濟人數在假期後突然增加是常有的事,不過此次增幅仍超出預期。5月31日為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專家擔心,美國失業人數遲遲不降是代表資方普遍有維持既有人力、避免增聘的心態。然而勞動市場若不改善,美國經濟也難真正復甦。

 

同時費城聯邦準備銀行6月製造業指數也意外由5月的21.4點,暴跌至8點。道瓊社向經濟學家調查原僅預估微降至21點。該指數0點以上即代表成長。

 

5月諮商理事會的領先指標僅增0.4%,亦低於專家預期。該會首席經濟學家范亞克(Bart van Ark)指出,「數據指出今年內美國經濟可持續成長,只是速度較慢」。

 

不過5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下滑0.2%,創下2008年底來最大降幅。而排除波動劇烈的能源與鮮食價格後的核心CPI,也只微揚0.1%,皆與經濟學家預期相符。

 

相較之下,4月未經修正的CPI數據為月減0.1%,核心CPI持平。連續2月物價下滑顯示美國仍可繼續維持低利。

 

投資顧問機購Ameriprise的資深經濟學家派思(Russell Price)指出:「目前企業沒有任何漲價的權力」,「這也讓聯準會有更大的空間」。

 

 工商時報 2010-06-18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呂雪彗/台北報導

存款全額保障極可能年底退場,金管會已開始緊盯10多家民營銀行 ,擔心第三季出現存款大移動時,恐有流動性風險,因此發函要求, 若郵匯局存款到期,不要再續存,且可以不高於同業最高存款利率的 方式,儘可能吸收更多的小額存款。

 

行政院副院長陳(沖)昨天表示,明年制度是否改變,是否保障金 額有所調整,或對法人、自然人採取差別保障新措施,存保公司正在 進行專案研究,預計第3季會作出政策決定,不論要延長或取消,都 會有配套措施。

 

對此,金管會有所研議,由於景氣好轉,各國存款全額保障措施也 都將於年底退場,傾向今年底取消存款全保制度,不過研議配套措施 ,對存款保障將從15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仍待財金跨部會討論。

 

目前本國銀行共37家,扣除8家公營行庫及2家工業銀行後,等於有 50%的民營銀行屬「高危險名單」,金管會官員透露,這是依據檢查 局金檢結果,找出第一,即財務狀況不佳,可能發生擠兌;第二則是 大額存款比率過高,一旦大額存款抽離,即可能發生流動性風險,這 二類加起來共有10多家民營銀行,都在嚴密監控中。

 

金管會表示,依金融海嘯時的經驗,大額存款抽離速度,最快的就 是郵匯局的轉存款,這部分約有4兆多元,第二名是4大基金的存款, 也有5到6兆元,第三名是保險公司及投信的存款,大概有上兆元的規 模,第四名才是企業戶,最慢抽走存款的就是一般散戶、小額存款人 。

 

因此已發函通知這些高危險銀行,若大額存款今年到期,尤其是郵 匯局的轉存款,最好不要再續存,逐步降低大額存款的比重,其次就 是可以較高的利率,吸收小額存款人,但由於有些銀行可能財務指標 不佳,因此其高利率上限,不得超過市場上最高的存款利率,例如某 家優質或公股銀行,祭出一年期定存利率1.2%,則高危險銀行可以 1.199%之類的利率,來吸收小額存款。

 

金管會表示,金融海嘯後,各銀行「學乖」了,目前存放在央行及 流動準備都很高,但資金流動時,任憑哪家銀行也都承受不起擠兌風 險,因此要求部分銀行要調整存款結構。金管會指出,目前因應流動 性風險有4道防線,第一道即是銀行自己的流動準備、央行NCD,第二 道就是資產結構改變,儘可能提高流動性資產,放款期間縮短等,第 三道是先商談同業拆借額度,提供同業擔保品等,第四道才是央行的 後援。

2010-06-16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存款全額保障制度年底將退場,中小型銀行擔心存款出現大搬風,新台幣爭奪戰提前開打,除重新推出新台幣定存加碼專案,更有銀行讓存款戶「預領利息」,只要開辦定存,不必等存款到期,銀行就先給利息。

 

華泰銀行本起推出新的存款專案,只要民眾申辦13或15個月期的固定利率定存,銀行就會先把存款到期時該給的利息,提前交給客戶,到期時再把本金還給客戶,這種先領利息的方式,創下國內銀行首例。這項作法也已呈報給金管會,並獲同意。

 

大型行庫主管表示,銀行收進存款後還未放款產生收益就先付利息給客戶,等於是壓縮銀行獲利空間,大型銀行應該不會跟進。但據了解,已有部分存款淨流出的中小型銀行考慮跟進,以避免存款全保額障到期引發的年底資金移動潮傷到自己。

 

至於客戶先領利息後,如果沒存滿約定期間就解約定存,華泰銀行指出,銀行也會「追討」多付出去的利息,從存戶的存款本金扣除。

 

華泰銀主管指出,該專案的利率為13個月期固定利率1.13%,15個月期固定利率1.18%,高於一般定存利率,單筆存款金額限制則為3,000萬元。推出相關商品,主要是考慮股市行情一旦明顯好轉,客戶可拿利息先轉進投資市場。由於是採專案申請,初期僅受理新台幣30億元存款額度。

 

華泰銀則強調,推出專案和存款餘額變化沒有關係,且據金管會統計,華泰銀今年前四月存款不但沒有流出,還淨增加13.5億元。到4月底為止,存款餘額是964億元。

 

安泰銀最近則推出定存加碼方案,單筆最少只要存入1萬元,就可適用1個月期至3個月期0.06至0.25個百分點不等的優惠;星展銀行存款戶首筆定存超過30萬元,3個月期、6個月期及1年期定存利率分別達1%、1.1%和1.2%。

 

渣打銀行則提供長天期高利定存,1年期到3年期利率介於1%到2%,而且不用搭配投資保險、基金等其他商品,也沒有最低存款金額限制;若本月底前存款,6個月期存款利率也可提高至1%計息。

【2010/06/1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自高盛於2003年提出「金磚四國(BRIC)」概念後,巴西、俄羅斯、 印度與中國四國股市自2003~2007年平均漲幅高達2.8至5.3倍,隨歐 美成熟國家近年身陷債務泥沼,全球經濟重心逐漸移轉新興市場,南 非、印尼兩國更被外界視為最有機會成為第五大金磚的國家。

 

不過,究竟誰是金磚第五國?法人認為,南非、印尼確實「伯仲之 間」! 從2007年開始,VISTA等五國(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 廷)就是市場上所謂的「下一個金磚」的候選者,而經過2008年金融 海嘯的考驗,印尼明顯而出色的經濟表現與股市表現,使之成為第五 金磚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甚至連「金磚四國」一詞的發明人高盛,也 認為印尼是第五塊金磚(BRIIC)。

 

摩根富林明投信表示,與印尼相較,南非擁有人均所得高、股市市 值大、佔MSCI新興市場權重與所在區域MSCI指數權重均較高等優勢, 加上債信評級較優、整體商業活動環境與資本巿場更加發達,整體表 現較印尼更勝一籌。看好南非在世足光環帶動,且股價偏低,投資價 值浮現。

 

不過,保誠趨勢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蕭世昀認為,如以金磚標準看 待印尼跟南非,現階段要以印尼較具「資格」擔任第五金磚,無論人 口規模、經濟成長、出口貿易、還是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相較於南 非,印尼在上述各方面都顯示相當優勢。

 

而摩根富林明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則指出,南非與印尼均 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印尼優勢在人口多、幅員廣闊、GDP規模較大、 經濟成長強勁;但南非不但人均所得較高,已破1萬美元,整體內需 消費實力更強勁,且南非年輕人口比重更高,平均年齡僅24.7歲,均 優於印尼。

 

法人強調,無論是金磚四國還是金磚五國,投資人要特別注意的是 ,這五國在景氣循環中所處的位子大不相同,經濟成長的模式也都不 一樣,譬如中國仰賴出口製造、印度則是仰賴軟體服務、巴西仰賴原 料內需、俄羅斯仰賴靠原油出口、印尼是靠棕櫚油出口、南非則靠貴 金屬出口,換句話說,在特定的景氣時間點下,金磚五國股市反而會 有相反表現,投資人要特別注意,還是要以定期定額操作方式為宜。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