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總體經濟-新聞 (4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為加強取締逃漏稅,美國政府打算要求美國銀行業者揭露美國公民海外帳戶的資料,以及非美國居民的銀行帳戶資料。此舉料將影響全球銀行多達數千億美元存款的流向。

 

 美國政府正在研擬這套新法,要求銀行揭露更多有關客戶海外帳戶所得的資料,揪出逃漏稅的人。這些法條中有一條正逐漸引入,其餘還沒定案。

 

在美國境外,有些銀行已提前警告顧客,年底將關閉銀行帳戶。

 

美國本土銀行試圖抗議這些研擬中的條款無效。根據提議中的法規,銀行須將美國居民的利息所得回報給美國國稅局(IRS),代表這些資料很可能也會通報到這些投資人的原籍國。

 

美國佛州、加州和德州的銀行表示,新法規將嚴重衝擊高度仰賴外國存款的銀行。

 

整體而言,新稅法將衝擊全球各地多達數千億美元的銀行存款帳戶。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顧客會如何處理受影響的資金,但當中有些人確實可能把錢轉存到存款利息所得規定較寬鬆的國家。

 

財政部國際稅務部說:「這個政策的目標是提高透明度,讓政府杜絕海外逃漏稅。」

這套新法已經影響到在海外銀行開戶的美國居民,因為這些銀行呈報顧客所得的規定很快就會變嚴格。這條法規將在未來幾年逐漸引入,但2013年起其中一部分的規定將生效。

 

這些條款來自2010年通過的「國外帳戶稅收遵從法」(字首縮寫FATCA,俗稱「肥咖法案」),主要對象是個人和金融機構。

 

目前部分銀行開始減少顧客。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Bank)分支、總部在慕尼黑的德國聯合抵押銀行(HypoVereinsbank)已致函給約莫2,000名客戶,告知年底將不再為美國居民和美國海外公民提供證券服務。

 

 

【2011/12/30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中華信評昨(29)日指出,銀行對DRAM、LED、面板、太陽能等四大「慘」業的總授信金額為6,000億元,占放款總額的3%多,一旦四大慘業違約,將吃掉銀行二至三年的獲利。

 

同時,中華信評也指出,依據標準普爾的評等準則,DRAM、面板等出問題的產業都已經符合逾放定義。台灣官方的逾放比,10月底僅0.46%,但中華信評認為台灣銀行業的逾放比,應該已達2%。

 

目前茂德的債權銀行,部分已將茂德的貸款列為逾放,但部分仍放在正常放款,作法不同調。

 

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表示,已經請台銀與合庫,詳細分析茂德逾放列報的處理方式,希望銀行業的作法一致。

 

張國銘表示,金管會內部估算,如果茂德債權全部列入逾放,國銀的整體逾放比將因此提高0.24個百分點。若以10月底逾放來看,加入茂德放款,逾放比上升到0.7%。

 

張國銘同時指出,銀行團是改變茂德的授信條件,茂德沒有積欠任何本金與利息,應算是正常放款。不過,實質面已像紓困,因此有銀行打入逾放。

 

張國銘說,因為茂德狀況不好,全體債權銀行平均提存已經高達72.83%,即使茂德出問題,對銀行財務衝擊不會很大。

 

中華信評昨日舉辦「2011年評等趨勢及2012年展望」,金融機構評等分析師范維華表示,銀行業對四大慘業的放款金額相當高,但因四大慘業狀況不佳,銀行已經積極增加提存,若茂德、力晶發生違約,應有足夠緩衝吸收。

 

范維華也說,銀行一年獲利,大約是資產乘以0.8個百分點。四大慘業若同時違約,會吃掉銀行二到三年的獲利。

 

【2011/12/30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中華信評昨(29)日指出,全球景氣疲軟,台灣受評企業明年的信用風險升高,尤其是出口導向的雙D(面板與DRAM)、航運、鋼鐵、化學等為四大最弱產業,展望都是負向。

 

中華信評表示,因為需求較預期弱、且經濟衰退期間拖長,對企業的信用品質帶來壓力。

 

尤其台灣的出口導向經濟型態,使企業高度仰賴外部需求,企業信用結構在未來幾季遭遇更大下降壓力。

 

部分企業面對景氣循環使得需求波動較大、本身財務槓桿比率偏高、且缺乏技術與規模競爭優勢,一旦遭遇全球總體經濟發生快速變化、或較預期嚴重的不景氣情勢時,受到衝擊非常大。

 

中華信評企業分析師許智清表示,明年最弱的有四大產業,首先是出口導向的科技業,像DRAM、面板等,主因這些產業倚賴歐美市場,在歐美市場景氣差時,受到衝擊最大。

 

6813545-2716132.gif  

 

【2011/12/30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 記者蘇秀慧、江睿智/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15)日表示,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全台每個地區都有機會,可以主動爭取,將依地方共識與準備程度,選定自由經濟示範區,逐步達成全台自由貿易島的最終目標。
 
 
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構想,有一個目標、四大內涵、四個面向、三個不變、分階推動。目標為要讓世界走進台灣,台灣走向世界。
 
 
為讓國內產業有足夠時間調整、轉型,經濟部長施顏祥強調,區內有三個不變,就是不改變對藍領外勞、大陸勞工的管制,以及不改變對農產品進口的管制。
四大內涵包括:深層加工加國際物流、創新研發、新農業、完善基礎建設加生活機能。
 
 
四個面向為鬆綁、效率、整合、加值,提供比區外更具吸引力的特殊誘因,採行措施包括鬆綁投資產業,以及外籍專業人士聘僱、單一窗口高效率服務、設立國際級研發中心。
 
 
示範區原本規劃第一個落腳高雄,不過,吳敦義指出,這是為2020年加入TPP,相當重要的一步,因此先以示範區為先行試點,再逐步推動到全台,北中南東都有很強的發展條件。
 
 
未來將以現有北中南東已有的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連結鄰近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等,形成一個「前店後廠」更大範圍的自由貿易區。
 
 
且有別目前自貿港區僅進行簡易加工,未來將進行深層加工和國際物流,做更好的加值服務、創新研發、投資鬆綁,提高海空聯運效能,並提供產業、資金和人員鬆綁等。
 
 
至於自由經濟示範區和韓國仁川經濟特區有何不同,施顏祥說,韓國仁川是全新區域,台灣情況與仁川不同,找不到全新、那麼大的區域規劃,「必須穿著衣服改衣服」,在既有基礎往前推動。
 

【2011/12/1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蘇秀慧/台北報導】

為拚馬英九總統的黃金十年計畫,經濟部雙管齊下全力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考慮鬆綁區內陸資投資產業,以及大陸白領勞工來台限制。為吸引外資,擬祭財稅優惠,不排除比照韓國給予「三免五減半」租稅優惠。

 

馬總統提出十年要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為第一步,行政院會昨(15)日通過「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構想」,將放寬區域,不侷限高雄,希望全台的自由貿易港區,都能升級開花。

 

行政院將成立跨部會規劃小組由經濟部擔任幕僚,一年內提出具體計畫,二年內完成立法工作。施顏祥強調,自由經濟示範區最快二年後上路,目前高雄自由貿易港區及桃園自由貿易港區,都是可能地點。

 

經濟部將提供各種「誘因」,落實示範區,施顏祥表示,示範區以全球做目標,但陸資鬆綁會持續進行,先要了解地方政府想要發展什麼樣的產業、示範區,才能規劃如何鬆綁,以及徵詢社會大眾意見,「陸資鬆綁一定會列入討論範圍」。

 

示範區內開放陸資項目,是否會採取區內與區外差別待遇?施顏祥說:「這部分的確有討論。」但還要再納入國安單位與陸委會意見,最終目標希望區內、區外沒有差別。

 

人員進出方面,施顏祥強調,一定會有所鬆綁,經濟部與勞委會討論過,未來示範區成立後,對外國白領階級來台工作,會有彈性處理方式,檢討面向包括引用白領勞工的行業別、待遇等。

 

目前全球都在搶人才,大陸白領勞工能否在示範區內工作,施顏祥說:「會納入檢討。」目前沒有要排除考慮在示範區引進大陸白領勞工來台可能性。租稅減免方面,施顏祥說為吸引外資,考慮比照韓國仁川自由經濟區提供「三免五減半」租稅優惠,即租稅前三年全免,後五年減半。另外,包括營所稅在內,不排除再降稅。施顏祥表示,示範區未來不只有製造業,也可適用服務業、農業。例如有些台商及地方政府計畫推動國際醫療村,讓外國人來台就診等。

 

6784782-2706644.gif  

 

【2011/12/16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歐盟高峰會最終同意嚴控成員國的支出,卻留下許多待解的問題,市場如今屏息關注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會否調降歐元區國家的債信評等。標普表示,數日內將公布評估結果。

 

在剛落幕的歐盟高峰會中,26國同意遵守更嚴謹的財政紀律;歐洲央行也承諾有限度收購各國政府公債,紓緩其舉債壓力。

 

然而,只要歐洲央行(ECB)或其他機構不承諾採取更積極的行動,解除政府違約的威脅,債券市場仍將驚恐不定。一旦周邊國家的借貸利率繼續攀高,信評就可能被調降。

 

標普上周把歐元區15個國家的信評列入負向觀察名單,表示將視歐盟高峰會的結果決定是否降級。這意味著德、法和其他四國的AAA評等可能不保。

 

標普駐法國主管西羅(Carol Sirou)9日表示,正在評估這項決議對經濟和金融市場信心的影響程度,以及這項決議會否促使歐洲央行擴大收購債券。她說,標普在收集必要的資料和意見後,將在「數天內」公布是否調降歐元區會員國債信評等的決定。

 

倫敦Monument證券公司的路易士說,金融市場真正想知道的是,「歐元區政府與銀行業未來三個月要如何融資,度過難關」。

 

標普的決定一部分將視歐洲央行是否加碼收購主權債而定。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會後雖讚揚各國決議,卻沒有滿足市場對該行擴大收購公債的期待。義大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9日報6.55%,與7%相差不遠;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正是在公債殖利率衝上7%後不得不尋求紓困。義大利目前有1.9兆歐元的債務流通在外,明年須回購3,000億歐元債券,但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FSF)可貸資金僅4,400億歐元,且一部分已用來紓困希臘等國。

 

分析師認為,即使歐洲國家同意貸款2,000億歐元給國際貨幣基金(IMF),強化援助火力,仍不足以安撫投資人。

 

歐洲銀行業持有大量價值下滑的主權債,一些當地金融機構大受公債情況惡化拖累的國家,如法國,顯得最為脆弱。如果高負債國家被迫吸收銀行業損失,導致債務水準攀升,將形成惡性循環。

 

 6773840-2703165.gif  

 

【2011/12/11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歐債危機當頭,銀行原本就較難取得融資,如今許多全球性金融機構又面臨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調降評等的衝擊,金融市場的融資成本將更高,流動性勢必更加緊縮。


標普調整給評方式,導致15家歐美大型銀行的債信評等被降級,銀行融資成本必將攀高。Standard Life投資長佛瑞瑟說:「這很可能讓銀行短期融資的疑慮升高,因為傳統短期票券的買主--貨幣市場基金,將對銀行袖手旁觀。」

 

佛瑞瑟說,標普發布降評聲明的時機,或許比內容本身更具意義,因為此刻銀行正碰上流動性壓力。

 

商業銀行愈來愈不願放款給同業,銀行間融資大幅枯竭,如今只得仰賴歐洲央行提供大部分的短期融資。穆迪(Moody's)29日才宣布可能調降81家歐洲銀行的次順位債,擔心左支右絀的歐元區政府可能無力為陷困的銀行紓困。標普這波名單中,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是唯一短期信評被降的銀行(從A2降為A1),意味著該行融資成本將攀升。標普調降銀行信評,將啟動衍生交易的合約條款,迫使銀行拿出更多擔保品。投資銀行在衍生性市場(如利率交換或信用違約交換)上交易會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抑制這主要財源的收益。

 

2011/12/01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歐元區1711月通膨率初估維持在三年高點不變,10月失業率小增至10.3%,創19986月最高,對已飽受債務危機蹂躪的歐元區無疑是雪上加霜。

 

歐盟統計局30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歐元區11月通膨率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在3%的三年高點,符合預期,但遠高於歐洲央行(ECB)所設低於2%的目標。這恐怕會讓ECB官員相當為難,歐元區經濟擴張速度顯然已因債務危機惡化而驟減,但通膨率仍居高不下,ECB降息提振景氣的空間可能受限。

 

ECB128舉行決策會議,市場多預期該行會繼續降息。ECB今年4月和7月各升息11.5%,但新總裁德拉基11月上台後政策大轉彎,基準利率調降11.25%

 

但隨著歐洲整體經濟大幅趨緩,預料物價漲幅也有限,甚至可能大幅滑落,讓通膨問題降溫。歐盟執委會11月上旬時預估,歐元區今年通膨率平均為2.6%,明年1.7%

 

統計局30日還公布10月失業率數據,結果顯示歐元區失業率從9月的10.2%升到10.3%,比市場預期的10.2%還糟,是1998 6月來最高。

 

就業報告顯示,歐元區10月失業人數達1,629萬人,比9月還多12.6萬人,其中西班牙失業率最高,達22.8%,去年10月失業率為20.5%。失業率最低的是奧地利,僅4.1%,其次是盧森堡的4.7%。歐盟27國失業率從9.7%升到9.8%

 

德國卻顯然無懼於債務風暴,11月失業率出乎市場預期的好,從10月的7%降至6.9%,重回20年低點;10月工廠和機械訂單受強勁內需帶動,年增1%;零售銷售成長0.7%,也優於預期。

 

6753010-2696399.jpg  

 

2011/12/01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Robert Zoellick)於本月18日表示,中國的人均收入只有歐洲的十分之一,中國不應該出手救助歐洲,但如果歐洲各國能就債務危機達成一致,美中兩國或許願意透過IMF來金援歐洲。

 

佐立克認為,歐洲人均年收入約為4萬美元,中國人均收入約為4,000美元,如果要歐洲人伸手向中國求助,是行不通的,歐洲也不應該尋求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他更強調,中國國內的政治局勢也不會允許中國輕易援助歐洲。

 

據了解,中國目前外匯儲備總量高達3.2兆美元,驚人財力,使得中國成為當前飽受債務危機所苦的歐洲各國眼中的救星,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執行長日前更親自前往北京,請求中國對歐洲施以援手,中方雖然給予正面善意回應,但是卻遲遲未提出具體的援助方案。

 

佐立克認為,他日前在G20峰會上曾與中國官員就歐債問題進行交流,而中方對於歐債危機的態度很清楚,「如果連德國都不是很在意,我們為什麼要急著救歐洲呢?」

 

而在中國對於援歐舉棋不定的同時,佐立克認為,如果歐洲能夠合作提出解決方案,發展中經濟體、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就會願意透過IMF來幫助歐洲。

 

先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就曾提到,只要歐盟能夠提出穩定的擔保,中國出資1,000億美元援助歐洲「並非不可想像」。

 

據了解,中國與歐洲兩地經貿關係密切,光是去年雙方外貿總額就高達4,797.1億美元,歐洲更是中國的第1大外貿夥伴,而歐債危機爆發之後,來自歐洲的需求銳減,更使得中國的出口產業受到嚴重波及。

 

此外,中歐之間高度的新互相依賴性,更成為中國幫助歐洲的主因,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與法國總統薩科吉會面時就曾表示,中國將繼續把歐洲做為主要投資市場之一,希望歐洲採取措施,保障中方在歐洲的投資安全。

 

2011-11-20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信評機構惠譽(Fitch)警告,如果歐債危機擴大到歐豬五國以外,美國銀行業將面臨信用惡化的「嚴峻風險」。穆迪(Moody's)則調降十家德國公部門銀行的信評,理由是國家援助的可能性降低。

 

惠譽指出,美國銀行業一年多來不斷降低歐洲地區風險,拋售財務體質虛弱國家的債券而從事放款,不過,這些銀行仍暴露在更大的歐盟成員國與大型銀行的風險中,就算有避險,只要歐元區信心持續下滑,仍可能付出嚴重代價。

 

惠譽說,如果危機持續蔓延至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歐洲市場以外,美國銀行業恐怕會受到嚴重影響。

 

惠譽特別強調法國的風險,法國銀行業正因為暴露在歐元區的風險而衰弱,法國政府也在刪減開支,避免外界憂心的降評成真。

 

惠譽警告,由於歐元區市場衍生的問題,可能會調降美國銀行「穩定」的債信展望。除非歐元區債務危機及時且有秩序地解決,美國銀行業整體的展望會變黑暗,負向衝擊的風險正在升高。

 

惠譽指出,美國銀行業尚未明確公布所持有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與西班牙主權債務的部位。美國前五大銀行第二季結束時,法國曝險部位達1,880億美元,其中1,140億美元和法國銀行業有關,而法國銀行持有大量希臘及義大利債券。

 

穆迪同日宣布調降十家德國公部門銀行的信評,當中的四家被降評一到兩級,剩下六家--包括巴伐利亞銀行(Bayerische Landesbank)和巴登符騰堡銀行(Landesbank Baden-Wurttemberg),被連降三級。

 

穆迪降評,主要因為德國政府提出一套新的銀行對策,未來得以把債務清償後的損失加諸在債權人身上,讓穆迪假設政府可能減少對這些銀行的支持。降評的另一個理由是歐盟對國家紓困設限。

 

【2011/11/18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外電】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剛出爐的歐盟經濟體檢報告指出,歐盟債務危機持續擴大,債券殖利率上升已讓法國淪陷機率升高,而奧地利、芬蘭與荷蘭等AAA級國家,也不能高枕無憂。

 

歐元區債券市場最近頻遭毒手,許多過去還算健康的經濟體,現在似乎也一步步陷入險境。法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如今升到3.803%,與德國借貸成本的差距已升到1999年歐元推出以來的最高水準。

 

每日郵報引述里斯本理事會智庫與德國貝倫伯格銀行(Berenberg Bank)的報告指出,法國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但健康狀況在17個會員國中卻排第13,比義大利高一名,但還比西班牙低一名。

 

這份經濟健檢報告令人憂慮法國將陷入席捲歐豬五國(PIIGS)的危機中。這五國分別指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貝倫伯格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許密汀說:「該為法國敲響警鐘了。」

 

不只法國,享有AAA最高債信的奧地利、芬蘭與荷蘭等三國殖利率也攀升,引人擔憂。

 

法國外貿銀行集團(Natixis)專家阿爾圖斯說,法國自10月以來,公債殖利率就不斷飄離歐洲核心國,轉向南歐國家靠攏。他說,對大型投資法人而言,法國信評已降至AA。

 

【2011/11/18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許多歐洲銀行面臨融資壓力,正採用複雜且高風險的交易創造流動性,以順利取得歐洲央行(ECB)的融資。在此同時,德、法兩國對ECB的救援角色歧見卻逐漸加深。

 

部分金融界人士和監管單位官員表示,銀行的作法可能使原已脆弱的歐洲金融體系風險升高,也顯示業者打算長期仰賴ECB取得融資。歐洲地區的債信危機已使許多銀行難以在傳統公開市場取得資金。

 

據了解,銀行利用流動性交換合約(liquidity swap)把垃圾級貸款等非流動性資產(無法做為ECB貸款的擔保品),轉移給投資銀行或保險公司,後兩者再提供政府公債或其他流動性資產給原始銀行,讓他們向ECB取得貸款。內情人士透露,最近許多法國和義大利銀行都進行這類交易。

 

但業界人士和主管機關對此憂心忡忡。英國金融管理局(FSA)先前警告,把高風險資產轉移到各個金融機構可能形成傳導機制,使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更加惡化。

 

歐債危機如野火般蔓延,導致市場信心潰散,即使ECB 16日出手收購義大利公債也無法阻擋歐元區公債拋售潮,外界要求ECB臨採取非常手段化解歐債危機的呼聲也愈來愈高。

 

包括法國和愛爾蘭16日都疾呼,ECB應更果斷採取干預手段,以支撐公債價格並恢復市場信心。包括經濟學家、投資人和決策官員也說,現在只剩ECB擁有足夠銀彈防止歐洲金融崩盤。

 

不過,德國官員始終反對ECB大開印鈔機與擴大收購公債,宣稱只要各國政府進行財政改革,就能解決債務危機。ECB在德國力挺下,也拒絕當歐元區政府的最後放款人,並堅持公債收購計畫只是暫時且規模有限的作法。

 

德法兩國歧見加深,主因是法國近來逐漸深陷債務危機泥淖。德法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17日擴增至兩個百分點,創1990 年來最大,這意味法國要融資債務將承受更大壓力。

 

目前法國正面臨兩難,一方面得協助落難的鄰國,同時得削減本國的債務和赤字。在歐元區的頂級信評的國家中,法國赤字比率最高,去年占GDP的7.1%,而德國只占4.3%。

 

6725661-2687747.gif  

 

【2011/11/18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股神巴菲特14日接受CNBC專訪時說,不清楚歐洲是否有意願或能力,盡一切所能解決債務危機。他預測,歐洲十年後會變得更強盛,他對希臘和義大利更有信心,但此刻對歐洲銀行股沒興趣。

  

巴菲特表示,他每天都會注意歐洲債務風暴的發展,擔心各界對歐洲大陸失去信心,但他對歐元區的信心增強,因為希臘和義大利正要進行改革。巴菲特說,歐洲不會消失,十年後經濟會更壯大,但接下來的路可能不好走。

  

每當市場傳出有家歐洲大型銀行要籌資,巴菲特總是會被點名。但巴菲特說,他職掌的波克夏並未持有歐元區銀行股,他也還看不到什麼進場的好機會,投資前要更透徹地了解這些銀行。

  

向來不碰科技股的巴菲特也透露,波克夏從3月至今共砸下107億美元,買進6,400萬股IBM普通股,相當於該公司5.5%股權。波克夏進場時間大多為第三季,打算就此停手。巴菲從未對IBM或該公司執行長帕米沙諾提及買股票的事,但他認為IBM做得很棒,貫徹長期策略,又尊重股東。

  

巴菲特也對IBM​​前執行長葛斯納(Lou Gerstner)讚賞有加,後悔沒在葛斯納的時代就投資IBM。他說自己看IBM的年報看了大概50年之久。

  

巴菲特不碰科技股是因為通常不太「了解」這些公司究竟在做什麼,但他卻對IBM尋找和留住客戶的方式印象深刻,「IBM是一家協助資訊科技部門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公司,對一家大公司而言,更換審計員、法律顧問、或資訊科技支援是件大事,當中充滿商機。」這是巴菲特對科技股歷來最大的押注。

 

【2011/11/15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負債逾40億美元的美國阿拉巴馬州傑佛森郡9日由向法院聲請破產,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市政破產案,超越1994年轟動一時的加州橘郡破產案。

 

這將使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等債權銀行、散戶投資人,以及債券保險公司Syncora Guarantee和Financial Guaranty Insurance面臨鉅額損失,也可能導致該郡居民和企業承擔的稅負進一步提高。

 

傑佛森郡在與債權人協商逾30億美元的下水道工程債務破局之後,政務委員以4比1表決通過聲請破產的決議,不到1個小時提出申請。該郡人口約65.8萬人,是阿拉巴馬州最大城伯明罕市的所在地。

 

傑佛森郡在決議書中說:「經過三年重振金融穩定的努力後,本郡已經沒有別的選擇。更多延誤解決金融危機的情況,將進一步挫傷本郡經濟復甦的展望。」

 

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地方政府很少出現破產或違約。然而過去一年在抵禦這波經濟衰退之中,愈來愈多地方政府出現破產的疑慮,終於在今年初爆發一波市政債券拋售潮,重創州和地方政府的融資管道。

 

傑佛森郡總計負債逾40億美元,是美國史上以流通在外債務計算,最大規模的市政破產案,超越1994年加州橘郡因負債17億美元聲請破產一案。

 

在傑佛郡森之前,今年來已有三個地方政府聲請破產,分別為賓州首府哈里斯堡市、羅德島中央瀑布市,以及愛達荷州博伊西郡。

 

傑佛森郡債台高築,是市政債券殖利率上揚,衍生性商品市場劇烈波動,以及地方官員貪汙加總的結果。該郡債務中,有31.36億美元來自失敗的下水道更新計畫,除了過度貸款,傑佛森郡本身債務組合複雜,且大量運用衍生性商品,遇上金融海嘯就引爆危機,擔保這些交易的債券發行人因為同時擔保風險過高的房貸,紛紛倒閉。

 

不僅如此,這項工程還爆發地方官員共謀收賄,至少有21人犯案或已認罪。

 

最大債主摩根大通等債權人,9月初曾與傑佛森郡達成整頓債務的協議,以避免該郡破產,條件是大幅削減赤字。然而由於傑佛森郡承諾償還20.5億美元,與債主的目標相差1.4億美元,最後協商破裂,該郡只得聲請破產。



2011/11/11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商品大王」羅傑斯周三指出,歐債問題糾纏不清下,全球有百分之百機率再爆金融危機,且嚴重性更甚2008年。另據英國智庫推測,如果希臘倒債與義大利銀行爆發擠兌潮,歐洲有65%的機率在11月底前引爆銀行危機。

 

羅傑斯控股公司(Rogers Holdings)執行長兼董事長羅傑斯(Jim Rogers)周三接受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我們確實因歐美問題連環爆而面臨重重危機,全世界都陷入麻煩,超支消費已讓我們自食其果。」

 

羅傑斯還提到,由於目前許多國家負債過高,全球若爆二次金融危機,其嚴重程度恐怕更甚2008當年。

 

而英國風險諮詢公司Exclusive Analysis周二晚間公布的報告,針對歐元區何時爆發重大金融危機,大膽提出確切的時間表,時間點可能落在11月23至26日,並且假設是在希臘違約脫離歐元區之後,發生機率達65%。

 

Exclusive Analysis分析師擔心,歐元區亟可能因美國、英國及金磚四國拒絕透過國際貨幣基金(IMF)提供金援而頓時陷入危機。

 

該家專門從事全球風險評估機構所做的最壞預測是,希臘與葡萄牙在處理債務危機上欠缺共識,引發社會動盪不安,終導致執政黨垮台。而德國國會恐在反對黨的杯葛下,縮減挹注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銀彈規模。

 

報告指出,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歐豬國家主權違約的疑慮升高,恐怕引發希臘與葡萄牙銀行擠兌風潮,法國的3A主權債信評等不保,進而拖累EFSF債券自最高等級降評到AA+。

 

報告還說,義大利國債殖利率一旦飆抵7.3%,歐豬5國公債殖利率與德國間利差也會隨之擴大。西班牙及義大利存戶擔心存款損失,勢將引爆銀行擠兌潮,銀行間信貸市場亦因拒絕借款同業而崩盤。

 

2011-11-10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報╱記者邵心杰、李青霖/連線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天到成功大學演講,他告訴學生不要學賈伯斯(蘋果電腦創辦人之一),「因為天才是學不到的;可以(向他)學到的東西,對你不好」,學生聽了會心一笑。他並稱許成大學生人際關係好,去年台積電就用了五百名成大生。

 

張忠謀以「年輕人應具備的能力及國際觀」為題演講,他指出,賈伯斯的創新,有一部分來自於天賦,這是學不來的;賈念了幾個月的大學就跑了,這很容易學,學了之後會找不到工作;賈跑到印度去靈修,這也容易學,回來後也找不到工作。他認為賈伯斯不是廿世紀中最高的創新者。

 

張忠謀這次到成大演講,他說原因之一是「去年台積電用了五百名成大學生」,再加上他喜歡接近年輕人,而且成大學生人際關係比他校好。他表示,台積電是功能性組織,生產、行銷等部門做的東西不一樣,最需要團隊合作,不主張、不贊成、也不鼓勵各部門互相競爭。

 

「年輕人是創意的來源」,張忠謀說,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年輕一代不如他們,「這統統是幻覺」,因此,他也奉勸成大學生「一生接近年輕人」。

 

他鼓勵成大學生要有邏輯思考,不是人云亦云,「至少得有推銷自己的行銷能力」,他認為行銷能力是必備的高等能力,不在工程能力之下,卻往往被低估,「對未來配偶也得推銷自己才行,否則你不會快樂的」。

 

成大EMBA、財經系所等同學透過書面提問,有人問「立志成為CEO(執行長)須具備的特質及條件?」張忠謀說,他卅、四十歲時,立志要成為德州儀器CEO,但沒有實現,這也是他的挫折,「但如何成為CEO,答案要自己去找」。

 

成大電機所研二生黎俊廷說,相關科系學生也以進入台積電為首選。政治系大三生張琬絹說,「張忠謀的這番話,給了成大學生很大的信心及鼓舞」。

 

【2011/11/05 聯合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根據Morgan Stanley最新研究報告,新興市場本益比現約10.7,相較於5年平均水準約折價24%,尤其以俄羅斯和大陸折價50%最多,投信業者認為,第4季反彈契機,兩大金磚準備起跑。

 

ING金磚七國基金經理人陳信嘉表示,金磚國家有機會第4季重振雄風,市場預期10月大陸CPI有機會低於6%,最緊縮的貨幣政策期間將過,屆時陸股將隨宏觀政策進行適度微調,而有所表現。

 

至於折價幅度也高的俄股,受惠原物料價格走高和俄羅斯企業面訊息偏向正面,一舉突破1,600點的季線水位,第4季旺季來臨和總統大選題材逐漸發酵,中長期投資人可分批進場布局。

 

富蘭克林坦伯頓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認為,相較於歐美債務負擔沉重,大陸債務占GDP比重相對低,財政體質良好,加上未來經濟成長潛力較為雄厚,就長期評價面而言,陸股具投資價值。

 

另外,大陸較高的經濟成長率伴隨人口成長速度減緩,意味每人平均所得持續成長,消費與商品等內需市場可望持續發展,有利消費類股表現。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大陸第3季GDP成長率9.1%,創下兩年來最小成長速度,但大陸已連9季GDP年增率都保持9%以上,且今年以來經濟成長完全來自內需支撐,顯示歐美外在環境不佳,但大陸內部需求依舊強勁。他指出,由於第4季是傳統消費旺季,對大陸內需消費類股持續看好。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俄羅斯推動基礎建設有助經濟成長,將帶來投資機會。

 

Morgan Stanley指出,俄羅斯正處基礎建設的蓬勃發展期,對基礎建設的投資在去年約1,110億美元,約7.4%的GDP。

 

以俄羅斯持續進行的大型投資案來看,2011~2015年至少還需每年投入600~650億美元資金,隨基礎建設開展,將有助俄羅斯長期經濟發展。

 

 
A38A00_T_01_02.jpg  

 

2011-11-03 工商時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張瑞益/台北報導】

寶來曼氏期貨的第二大股東明富環球控股公司(MF Global)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寶來曼氏表示,對公司營運沒有任何影響,此事應可望在短時間內落幕,不致對國內期貨市場有明顯影響。

 

MF Global持有寶來曼氏期貨股權19.5%,約2萬5,600張持股,明年元大證和寶來證合併之後,MF Global持股寶曼比重將降為11.02%。寶來曼氏表示,MF Global在聲請破產保護情況下,暫時凍結處分資產動作,持有寶曼部分不可能在市場賣出,就算要處分也須向主管機申報,不致對寶曼股價產生不利於籌碼面的影響。

 

至於未來MF Global持有的19.5%寶來曼氏股權的可能發展,寶來曼氏期貨發言人郭育生副總經理表示,只有二種可能,第一種是整個MF Global或期貨部門遭到收購,如此則持股寶曼19.5%的大股東只是換人而已,對公司影響不大;另一種就是最後正式宣告破產,清算財產,屆時也只能看如何處分寶曼股權。

 

寶來曼氏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周筱玲表示,寶來曼氏最近五年來,每股的每股稅後純益都在3元以上,業績穩健,先前就不只一次有外資機構希望能持有寶曼股權,此次MF Global的狀況,不排除有外資可能藉此收購MF Global對寶來曼氏的持股;寶來曼氏目前則無買回股權的規劃。

 

【編譯范振光/綜合外電】明富環球控股在萬聖節前夕聲請破產保護,嚇得美國股市大跌,令人想起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挑起的金融風暴,但金融業界人士認為,明富環球規模小得多,局面應該不致失控。

 

和雷曼兄弟一樣,明富環球倒閉引發信心危機,最壞的情況是震盪信用市場,使金融業者不願互相融資,不過,衝擊應該沒有雷曼事件那麼大。

 
【2011/11/0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台北報導】

美國期貨商明富環球控股公司聲請破產,金管會昨(1)日指出,已經要求其在台分公司不准接新單,同時凍結在台的「客戶保證金」,避免它匯回母公司。

 

金管會還在清查明富環球在台分公司的客戶保證金額度多少,金管會表示,會密切注意明富環球控股破產後續發展。

 

明富環球是歐債風暴下第一家倒閉的華爾街上市公司,投資人擔心是否像雷曼兄弟倒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說,目前看起來應該只是個案,應不至於引發系統性風險。

 

金管會表示,初步瞭解國內銀行、保險業應無投資明富環球控股公司,但進一步資料要再一、二天會更明朗。

 

美國明富環球公司在台共有三家關係企業,包括一家分公司、轉投資寶來曼氏期貨,以及寶富期貨信託公司,分別持股19%以及60%。

 

金管會官員表示,台灣明富環球期貨分公司,母公司在新加坡,這家新加坡公司是美國明富環球控股轉投資子公司。

 

台灣明富環球期貨只做「複委託」業務,客戶都是國內的期貨商,主要是投資人委託國內期貨商投資國外期貨市場,國內期貨商再委託明富環球期貨來投資,目前委託量僅10幾億元,業務量不大,且該公司本身並未在國內期貨市場下單。

 

寶富期貨信託公司,旗下只有一檔期信基金,規模約9億多元。金管會官員說,基金的錢都放在保管銀行,與公司本身財務切割得很清楚,基金投資人不必擔心受影響。

 

【2011/11/02 經濟日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擁有200年歷史的美國期貨券商明富環球控股公司(MF Global),在公布創紀錄的巨幅虧損一周之後,在31日美國破產法庭聲請破產保護,使得這家歷史悠久的券商,成為歐洲債務風暴擴散下,遭到波及的第一家華爾街大型上市機構。

 

明富環球的倒閉引發很多市場質疑,認為這是否跟棄商從政的該公司執行長寇辛,一直追求高風險交易的本性密切相關。去年年初上任的寇辛計劃將明富環球改型成為投資銀行,除了傳統期貨及商品交易之外,開始將自身的資本用以自營交易。過去12個季度中,該公司僅獲利三次,上周更公布虧損1億8660萬美元的巨額虧損,導致股價大跌近3分之2。

 

根據聯邦破產法院的資料,明富環球目前擁有資產淨值約410億美元,債務為397億美元,破產波及最大的受害者為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代表公司債券所有人,高達12億美元,德意志銀行代表6億9000萬美元的債權人。

 

明富環球持有大量歐洲主權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擔保,希臘出現債務金融危機後,股價在上周大跌67%,公司債券被信用評級公司打入垃圾級。明富環球上周末邀集多家買主,談判出售旗下公司資產,但仍逃不過破產的命運。

 

出身華爾街的明富環球執行長寇辛橫跨政商兩界,曾任參議員、新澤西州長及高盛集團董事,是民主黨在華爾街的主要支持者。寇辛全力支持柯林頓競選,後離開華爾街轉進政壇。

 

明富環球除了在華爾街進行衍生性金融商品擔保及承銷外,業務廣泛涉及全球資產管理與投資借貸擔保,投資人擔心明富現值不夠應付,表面上看來持有63億美元的歐洲主權債券如果繼續惡化,衍生性商品能否提供足夠擔保引發疑慮,上周開始大量拋售明富股票與債券。明富環球是華爾街主要的歐債衍生金融商品交易商,提供期貨期權市場與店頭交易等各項工具,業務十分廣泛,並涉及外匯,利率交易等。

 

【2011/11/01 聯合晚報】

劉劉阿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